愛伊米

李白詩歌中,酒頻繁出現並賦予多重含義,這一點深深影響後代文人

弘正四傑的詩歌作品中,許多詩歌題材與李白相同或相近,詩歌內容與情感更為相近。同時,筆者發現四傑詩歌中諸多意象的表達與李白式表達頗為相仿,且所代表的含義,與李詩筆下意象含義大同小異。弘正四傑的詩歌之中,“酒”、“月”、“劍”等意象頻繁出現,現以李夢陽為例來看他們詩中意象:“為問酒狂客,金尊開對誰”(《春日柬王相國》),“和風欲動千門月,醉殺東西南北人”(《汴中元夕五首》其五),“此生杯酒任西東”(《穀日酬鄭屠二省使攜酒見訪》),“呼兒暖餘酒,酌罷一鴻聞”(《丙戍十六夜月》),“酒酣撫長劍,極目盡重湖”(《芝山望》)等等,這意象在詩歌中出現的頻率相當高,與李白意象使用極為相似。這些高頻出現在四傑詩中的意象,唯“酒”意象的使用,更受到李白的影響,頗有李白的風格。

李白詩歌中,酒頻繁出現並賦予多重含義,這一點深深影響後代文人

李白詩歌作品中,隨處可見“酒”,在酒中賦予多重含義,“酒”這個意象已成為李白詩歌中不可或缺的事物。此與李白出生在產酒的蜀地有著密切關係,李白自稱“酒仙”,曾在《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後署名“酒仙翁李白辭”。其他人也十分認同李白“酒仙”這個稱號,並在詩歌中有所提及,崔成甫《贈李十二白》亦云:“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鄭谷曾曰:“何事文星與酒星,一時鐘在李先生?”(《讀李白集》)正因李白對酒如此喜愛,在其詩歌,有關“酒”的意象比比皆是,喝酒解愁,借酒抒情,在太白的筆下不是小酌怡情式飲酒,而是狂飲痛飲式喝酒,進而傳達出一種豪邁曠達的精神,正如杜甫所云:“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贈李白》)。

李白詩歌中,酒頻繁出現並賦予多重含義,這一點深深影響後代文人

弘正四傑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有許多酒意象的運用,例如,李夢陽運用“酒”意象約223條,徐禎卿詩歌中約有84條。他們詩歌中運用“酒”意象,也有表達也是李白式的狂飲痛飲。李白和徐禎卿都運用樂府古題,內容都是飲酒放歌,藉此抒懷,進而表達自己的志趣。李詩在其詩歌使用三次“酒”意象,喝酒的數量之多“三百杯”,進而達到“長醉”的狀態,展現出李白式的喝酒方式,獨特李白式“酒”意象的運用。李詩連用兩個“君不見”起筆,氣勢宏大。“黃河之水”來自於天上,意境何其高遠,奠定開闊的基調。全詩傳達出光陰無幾,朝青絲暮成雪,人生需及時行樂,快盡付“三百杯”酒之中,肆意歡暢。醉後吐露真言,“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李白詩歌中,酒頻繁出現並賦予多重含義,這一點深深影響後代文人

整首詩太白採用誇張的藝術手法,運用陳王的典故等,氣勢磅礴,感情充沛,如火山爆發,一瀉而出,奔放逸宕,如嚴羽評此詩:“一往豪情,使不能句字賞摘。蓋他人作詩用筆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噴即是,此其所長”。又如沈德潛《唐詩別裁》稱:“讀李詩者於雄快之中,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此篇足以當之。”徐詩中直接提及“酒”五次,喝酒“一石”,數量較大。人生不得意事之多,“快飲”酒,喝醉才能消除煩惱,這與李白詩歌意象的運用極為相似。再從詩歌情感上看,徐詩《將進酒》亦表達“人生遇酒且快飲”的豪爽之情,與李詩“人生得意須盡歡”的心態一脈相通。從詩歌形式來看,錯落有致的句式,七言為主,摻雜三言五言,節奏緊湊,富於變化,使詩歌表達更加自由。

李白詩歌中,酒頻繁出現並賦予多重含義,這一點深深影響後代文人

詩中有些句子從李詩中的詩句脫胎而來,如“婦人之言不足聽”化用“鐘鼓饌玉不足貴”;“人生遇酒且快歡,當場為樂須少年”化用“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拉君髯,勸君酒,人間得失那復有”仿寫李詩中“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透過飲酒放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徐詩也對飲酒的場面進行了描繪,場面是熱鬧、歡騰的,講述的內容是自適、快樂的,作者這時想到了以前,想到自己不被賞識,並運用“屈原漁父”、“高漸離擊築”等大量的典故,聊以自慰。詩歌結尾亦表達豁達豪邁之情。據以上對比分析來看,徐詩多有模仿李詩的痕跡,透過“酒”意象的描摹,狂飲痛飲式的喝酒方式,展現狂放不羈的性格,塑造不被禮法所拘、恃才傲物的形象。徐詩中充滿李白的影子,筆酣墨飽,情極憤懣而狂放,語極豪放而豁達,如德啟雲:“昌谷規仿太白,多潔其精華。”

李白詩歌中,酒頻繁出現並賦予多重含義,這一點深深影響後代文人

同時,李白名篇《將進酒》也影響到了何景明,何景明的一首七言歌行,提及“酒”三次,多次描寫陶公具有“奇氣”的特徵。陶公平生帶有非凡的才華,但是他不願意“事權貴”,把做官看得很不重要,兼具一種“棄官如棄土”的精神。陶公的歸來亦是何景明自我的迴歸,詩中一個不畏權貴,不看重金錢名利的形象正是詩人何景明的寫照。詩中寫還是“五花換酒”來招待我的賓客們吧,人生很快就過去,還不如及時行樂。此詩讓我們不禁想到李白的《將進酒》,表達的思想主題類似,意象和詩意均規仿李白。此外,酒意象與題材在李夢陽和邊貢的詩作中也多次運用。李夢陽《客有笑餘霜發者,走筆戲之》也深受李白《將進酒》的影響,“又不見黃河水,萬古滔滔向東海”簡直由李詩脫胎而來,直言歲月不居,人生易老,不如及時行樂之意。

李白詩歌中,酒頻繁出現並賦予多重含義,這一點深深影響後代文人

《章氏芳園餞朱應登》:“細雨林塘花可憐,況有美酒鬥十錢。見日玄蟬元嘒嘒,含風綠篠自娟娟。朝廷豈料更新主,塵世難逢感昔年。縱倒芳尊不成醉,別杯憂緒兩悽然”餞別之作,飲酒送別,飲則希醉,與李白式的狂飲相較稍遜一層,但是也是一種痛飲的方式,以期望達到一種喝醉狀態,從而擺脫愁緒。《夏都給勘鄴潞之戰,惠見憶之作寄答四首》(其一):“狂歌見月時呼酒,懶性臨風欲棄瓢”月下舉杯痛飲,放聲高歌,藉以抒懷。邊貢對酒有著獨特的情懷,格外喜愛,因其深受齊魯文化的浸染,具有俠義精神,一生憂懷天下,為人豪爽樸實,與酒有著奇特的緣分,無不展現出山東人豪邁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