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因為我說得讓你開心,你也會把我放在你心上

在《奇葩說》一期“該不該向父母承認出櫃”的辯題中,所有人都認為蔡康永會支援,可是他說“我想攔一攔”。

因為我說得讓你開心,你也會把我放在你心上

因為自從他出櫃之後,很多圈內人想出櫃時都會先來問他的意見。雖然經常調侃自己是娛樂圈“唯一一個出櫃後還健在的人”,但從理性考慮又不想他們再走自己的路,因為自己沒有把握在輿論之下他們能否挺得住。

蔡康永在陳述自己觀點時,他永遠像在溫水煮青蛙,明明要把你往反面拉,但卻會很溫柔地說,“你都對啦,可是……”,就把你“可是”走了,然後你還信以為真。

他總是把很犀利的問題化解成很得“體面”的方式講出來,:支援個人主義、保護隱私、承認人類的弱點……

他能把一切犀利的問題,都化成自己口中的道理,然後娓娓道來,讓人聽得舒服且易接受。

真正深刻了解蔡康永,是在《奇葩說》的舞臺上,《奇葩說》節目主持人馬東說過,蔡康永說話的武器就像是一杯暖茶,去溫暖你,把你變成他的朋友,從而接受他說的話,而這暖茶不是一來就滾燙潑在你的身上,而是在你身上滿滿升溫。

其實,這些都不得不歸功於他的講話之道,講話是需要技巧的,是需要長時間有意識地練習的,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成的。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是知名主持人蔡康永最好玩、最幽默的說話之道第二冊,全新的內容展現和更直接生動的聊天方法。

書中包括40篇精彩聊天秘方,每篇都是讓談話變得生動有趣,讓你與他人相處也開始變得有趣,並配以兔斯基繪製的令人狂笑插畫,如同蔡康永的主持風格一樣俏皮 機智,饒有情趣。

繼百萬銷量《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後,時隔五年,蔡康永新領悟到的說話之道,就是“對你好”;因為我說得讓你開心,你也會把我放在你心上。

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就會越快樂。

說話,就是這麼一件“你快來,所以我快樂”的事啊!

演練說話就是演練“如何和別人相處”,越能體會和別人的說話之樂,你就能過得越好!

蔡康永認為:“把話說好是我們的責任:沒有別人能替我們把話說好,而把話說好,收穫最大的,當然也是我們自己。”

人總是喜歡聽好話的,不要以為“直來直往”的說話方式是有個性,那是招人厭!有句話叫“能讓人高興為什麼要讓人哭”,會不會聊天真是十分重要。

前兩天看了金星主持的一檔真人秀節目《你好!另一半》,節目中她給一位美麗的單身母親介紹男朋友,這位女子已經快四十歲了,十足的文藝青年範兒,打扮大膽新潮,說話直來直去,天馬行空,嚇得好幾位新約會男友都招架不住,直呼不可能再次約會。

所以,就算女孩再漂亮,再時尚,可是不懂說話之道,照樣讓人無法接受。

一,朋友之間

在生活中,未必有人看的外表,我們卻很重視,而必定有人聽的說話,我們卻不加修飾、很少檢點,這很奇怪!

一個真正注重個人形象的人決不能僅僅收拾自己的衣著妝容,更需要經常看看自己說話的樣子、聽聽自己講話的聲音。

平時可以找那些聽過你講話、跟你聊過天的熟人,讓TA們坦率地告訴你,平常聽你說話,會有什麼樣的感受。這不就是一種更好的鏡子嗎?

儘管我們不是整天面對鏡頭的電視主持人、政壇人物,但是話是說給別人聽的,有時候你不可以那麼隨心所欲的,否則會有被冷落、被開除、被拋棄等種種可怕後果哦。

所以,請大家從說話方面開始照鏡子吧!

二,師生之間

聯想到了中國式的學校裡,老師和學生的微妙關係。老師固然是受人尊敬的,但有時也是令人敬畏膽怯的,學生有了什麼問題,反而不敢去向老師提問,怕被老師嘲笑。

其實這樣想是大可不必了!老師也好,評審也好,都和我輩一樣,會疲倦,會想回家,會期待一點有趣的想法和對話,也喜歡被溫暖地對待。

隨時向老師大膽提問,與尊敬的人大方交談吧,把對方也當作是平凡人,人生也許能有更多收穫吧。

把任何神壇上的人物當成平常人來對待,絕對不是不敬,而是會讓彼此都擁有輕鬆說人話的好心態。

三,夫妻之間

夫妻吵架時,不要否定對方存在的根本立場,更不要攻擊對方的人生立足點。

麗麗的孩子摔了一跤,她丈夫很生氣,隨口就責備妻子:“你這個媽媽怎麼當的!”

她的丈夫輕信人言,拿錢投資不可靠的生意,一下子賠光了,麗麗憤然責備丈夫:“男人做到你這個地步,根本就是窩囊廢。”

結果這種家庭關係可想而知,搖搖欲墜了…

人常常會犯錯,可以責備,但不要否定存在的根本立場,罵出這種話來,那就是把對方罵道懸崖邊了,後面就沒有路了。

很多吵架沒內容,沒啟發,就只是製造一大堆言語的垃圾。這些垃圾堆在你心裡,只可能令你心裡越來越臭,而不是越來越清爽。

無論是在家庭生活還是工作中,一個說話技術過關者會讓人感覺輕鬆愉快,與這種人搭檔過日子或做事真是極大的幸運!

但願我們說的話,能溫潤如珍珠、閃亮如鑽石、悅耳如鈴鐺、好玩如皮球,而不是發臭如垃圾啊!

透過研究說話,你會搞清楚自己和別人的關係,搞清楚自己在想什麼、別人在想什麼,以及最重要的,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為什麼說認識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蔡康永真正認識了自己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他逐漸發現自己是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在意別人的看法,害怕別人會不喜歡自己,總是想讓所有人滿意,不希望大家不開心;

第二個階段,他厭惡自己的這種性格,他想要變成小S,只顧自己說話爽快就好,於是他故意說話尖銳,橫衝直撞,自然也掌握不好那個度;

第三個階段,他確定了做別人是不能讓自己更開心的,學會說話之前要先學會的是和自己和解,接納自己。

儘管說話一定會涉及別人,就像路上開車一樣,而我們遇到的別人可能很粗魯,可能很詭異,有可能不可理喻。

但不能因為別人亂開車,我們也跟著豁出去亂開車,因為事關自己的人生幸福。

別人也許橫衝直撞不當一回事,但我們還是會在自己做得到的範圍內,把這件事做好。

我們必須把說話歸到我們自己的責任範圍,沒有別人能替我們把話說好。

如果有一天,你讀懂了蔡康永的優雅,讀懂了他的溫柔其實是他的鎧甲,你就會明白:他言語中那些對“人性”的剖析,竟然是如此的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