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智氏與中行氏的關係

智氏與中行氏的關係

荀息(?-前651):因為獻計假虞滅虢,打通了晉國向中原發展的通道,晉獻公臨終前,任命荀息為相國,是春秋晉國有史記錄的第一位相國。

荀息的兒子:荀逝敖

荀逝敖的兒子:

①荀林父:中行氏

晉文公設三軍三行,城濮之戰,荀林父為晉文公御,一年後,晉文公作三行以備胡,以荀林父為中行將,從此,荀姓產生了新的支系:中行氏。

②荀騅:程氏

③荀首:智氏

智氏始祖:智莊子荀首(約公元前635年—公元前583年),在邲之戰中,俘虜了公子轂臣,射殺連尹襄老,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晉軍大敗之局。在晉成公時,受封於智邑(今山西省永濟市西北),所以,被稱為智氏,荀首也稱為智首。

智首之子:智武子荀瑩,在晉悼公時,備受器重,稱為晉國霸業復興之最大功臣。

智武子暮年,兒子智朔英年早逝。智朔只留下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智盈——智武子的孫子。

智武子的孫子:智盈三十多歲也不幸去世,留下了尚未成年的:智躒。

晉平公曾經想取消智氏的世卿之位,幸虧中行吳(荀吳)念及同宗之情——智躒的堂伯父,對智躒無微不至的照顧,才使智躒於公元前501年,成為晉國正卿。

智氏熬過了智武子之後長達60年的斷層期,度過了危機。

公元前497年,中行氏、範氏與趙氏旁支邯鄲氏,圍攻晉陽的趙氏,晉公宣佈:中行氏、範氏為叛黨,並下令讓智氏率領韓氏、魏氏兩家,協助趙氏,反攻中行氏、範氏。

於是,晉國陷入了一場長達8年的內戰。

因為中行氏始祖荀林父和智氏始祖荀首和是親兄弟,智氏多次承蒙中行氏的護佑,智躒也正是在中行吳的照顧下,未成年時就擔任下軍佐。所以在平定內亂過程中,智氏並未出兵,智躒以晉國執政的身份坐鎮朝中,趙鞅掛帥出征,趙氏逐漸在軍中的權力甚至超越了位列正卿的智氏。

前493年,智躒走完了他的一生,趙鞅無可爭議地繼智躒之後,成為晉國新一任執政。

智躒兒子智申成為四卿之一,擔任下軍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