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黃承彥擇婿,有才無貌的黃氏送上門,諸葛亮為何娶醜妻?

黃承彥擇婿,有才無貌的黃氏送上門,諸葛亮為何娶醜妻?

諸葛武侯,諱亮,字孔明,生於徐州琅琊陽都,即今天的山東沂南。幼年即喪父母,不得已只有隨兄長投奔叔父諸葛玄。興平元年,曹操再次東征當時的徐州牧陶謙並將戰火波及到武侯的家鄉琅琊,致使當地一時水深火熱,民不聊生。

曹操的前一次東征徐州在一年前(當時武侯12週歲),意在為死於陶謙手中的父親曹嵩復仇。故而戰事激烈,死傷者達萬人之餘,屍體幾乎阻塞住了泗水。而後一次東征,即興平元年,再一次將戰火蔓延到了徐州州治外的琅琊、東海諸縣,並且大肆殺戮,致使後來武侯之兄諸葛子瑜在回憶往事時,用上了“本州傾覆,生類殮盡”的語句。

黃承彥擇婿,有才無貌的黃氏送上門,諸葛亮為何娶醜妻?

生於亂世,並親眼目睹家鄉毀於曹軍之手的諸葛武侯相比起自幼便生長於太平後方的龐士元,恐怕內心當中對天下統一的渴望更為熾烈。同時,由於曹操而導致的兵連禍結,家鄉敗毀的慘況,亦是在當時分別僅有21歲和14歲的子瑜、孔明心間留下了深重的陰影,終這兩者一世,都分別在各自的戰線中不懈的與曹軍奮戰,以求護衛天下。

興平東征過後,為了躲避戰亂,亦是為了尋找到更適於生活的地方,諸葛武侯與自己的姐姐、幼弟於興平二年,跟隨當時已經受任成為與章太守(今南昌附近)的叔父諸葛玄前往豫章上任,而他的長兄諸葛子瑜則陪伴著繼母轉而去往江東。由此,他們兄弟二人的人生道路亦開始了逐漸的遠離。

黃承彥擇婿,有才無貌的黃氏送上門,諸葛亮為何娶醜妻?

若干年之後,當四十一歲的諸葛武侯受命成為漢朝丞相,他的兄長諸葛子瑜亦在江東集團如日中天。而劉玄德緊接著的伐吳之舉,也使他們的立場由遠離徹底轉向了對立。所幸的是,當後主劉禪繼位之後,再度恢復與東吳建交的武侯收養了子瑜的第二個兒子諸葛仲慎為自己的嫡子,並屢屢與兄長書信往來。在政治道路上,他們註定遠離彼此,但在親情之路中,卻始終並肩齊行,感情深厚,值得為後世之人所借鑑。

建安二年,在諸葛武侯十六歲時(實為15週歲),叔父諸葛玄病逝。再度失去依靠的諸葛武侯遂與弟弟諸葛均一道躬耕於南陽,過著兄弟相依,不廢讀書的清苦生活。至此,徹底沒落於鄉野之間。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諸葛武侯在前出師表中提及自己身世時,用上了“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的語句來形容。但他到底不是正宗的布衣出身。他有高遠的志向,有不俗的談吐,有經天緯地之才。所以,無論他與徐元直、崔州平為友,還是娶黃氏女為妻,其先決條件都是在雙方個人涵養相對等的條件下。黃承彥是名士不錯,他也的確娶了劉表後妻的姐姐,社會地位確實高於當時躬耕田壠的武侯。但,這樁親事是武侯主動去提親的嗎?是武侯聽說他家有個醜女兒嫁不出去而自動送上門的嗎?

黃承彥擇婿,有才無貌的黃氏送上門,諸葛亮為何娶醜妻?

武侯擇婦,是他到婚齡需要擇婦在先。但卻是老丈人黃承彥搶先一步挑上他。黃承彥為什麼要挑選武侯呢?他只是一個無名小卒,一個家徒四壁,每日不得不以躬耕為生計的異鄉年輕人。莫非荊州沒人了?以黃承彥當時與劉表之關係,他的女兒就是再醜上十倍、百倍、千倍,也還是會有大批想攀附權門的才俊爭相迎娶。亂世之中,最不缺的就是美女,而最缺的就是權力。

可黃承彥偏偏就看上了孔明,為什麼?難道是孔明長得帥,有益於美化基因?當然不可能。最關鍵的原因是因為孔明有才能,足以配得起自己的女兒。黃氏女丑歸醜,但並非一無是處。事實上,除了醜以外,她還真是沒什麼缺點。才華出眾,氣質過人。從小家教良好,性格溫順。這兩人的才能正相匹配,這才是黃承彥為何選擇武侯為婿的重要原因。

黃承彥擇婿,有才無貌的黃氏送上門,諸葛亮為何娶醜妻?

嫁女兒可不是丟包袱,再醜也是自己的骨肉,要切切實實的考慮到女兒出嫁後的未來,這才是為人父母所注重的。黃承彥是名士,他的女兒自然也不是平凡女子,而是一位才女。如若隨便嫁給一個才能不相配的人,豈不是斷送自己女兒的一生幸福?

“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這是黃承彥在向武侯提親時所說的話。

一般前來為女兒定親的人都希望此事可成,故而會專門去針對對方所關注的重點來回答,例如長相如何如何,脾氣如何如何之類的。而在黃承彥向武侯提親時,他只說了“我家有個醜女兒,頭髮黃,面板黑但是才能卻與你相配。”

黃承彥擇婿,有才無貌的黃氏送上門,諸葛亮為何娶醜妻?

在黃承彥的話裡,女兒的長相其實並不是他所想說的重點。他之所以一再強調女兒的醜貌,當中其實是有考驗武侯,瞧瞧其究竟是不是真的重才不重貌的意思。而他話語的重點並不是“女兒醜”而是“才堪相配”,足以證明在武侯擇婦時,第一關注的重點是才能而不是其他什麼東西。

在得到武侯的答應後,黃承彥便將有才無貌的黃氏女送到了武侯的家中。然後這個人便在歷史上失去了蹤影。既沒有他在仕途在幫助武侯的記載,也沒有任何武侯因此裙帶關係而得到劉表委以官職的史實。武侯依舊躬耕於南陽,清貧度日。就連後來的出山還是有賴朋友徐元直的推薦之功,此人與武侯一樣,並不是土生土長的荊襄人士,而是逃難於此。在政治上,武侯的婚姻並沒有為他帶來任何好處,黃氏女與荊州牧劉表的姻親關係也沒有使劉表與後妻蔡氏親近武侯。相反,倒是劉表的長子,並非與黃氏有姻親關係,為劉表前妻所生的公子劉琦很看重武侯。

黃承彥擇婿,有才無貌的黃氏送上門,諸葛亮為何娶醜妻?

公子劉琦是劉景升的長子,後母蔡氏是黃氏女的姨母。蔡氏一直偏愛小兒子劉琮而對劉琦防備有加。按理來說,和蔡氏有著千絲萬縷聯絡的武侯應該為長子劉琦所避諱才是,怎麼反而看重他,後來居然向他討要保命之策?難道不怕武侯向蔡氏告密?

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武侯有才能,當得起這一重任。第二也直接說明武侯確實沒有因為自己的婚姻而去刻意攀附劉景升與蔡氏,甚至可以說他壓根就沒打算和這兩人攀什麼關係。這才使公子劉琦能夠放心將武侯視若自己人,而不擔心他前腳剛獻計,後腳就向蔡氏告密的情況發生。足可見武侯此人確實是心性磊落,不願靠裙帶關係去聞達於諸侯。

黃承彥擇婿,有才無貌的黃氏送上門,諸葛亮為何娶醜妻?

至於武侯與黃氏女夫妻關係不和而導致其中年無子的說法則更是無稽之談。且不說武侯一直倡導“夫妻以和為貴”,退一步說,東吳大都督魯子敬也是一直沒有兒子,直到四十六歲病逝之後才留下一個遺腹子繼承家業,莫非他也如世人評說武侯一樣,因為娶了個醜媳婦而導致夫妻關係不和,中年無子?武侯之主劉玄德亦是在四十六歲時才得長子劉阿斗,也是因為娶了醜媳婦的緣故?

至於人家未出山之前有沒有孩子,這實在超出了史官的記載範圍。那麼,從這場“政治婚姻“中,武侯又得到了什麼好處?任用?升遷?財富?如果非要說武侯從這場婚姻中得到什麼好處的話,那就是藉由他夫人黃氏過人才華所帶來的知識交流和學習,這才是武侯於這場婚姻中唯一收益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