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波西米亞狂想曲》:它的平庸波瀾不起,他的搖滾心潮澎湃

它平庸的浪漫主義和他的搖滾樂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這部電影由 BrianSingh導演的音樂傳記作品《波西米亞狂想曲》,由拉米·馬雷克主演,於2018年11月2日在美國上映,2019年3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波西米亞狂想曲》:它的平庸波瀾不起,他的搖滾心潮澎湃

情節簡介

影片講述女王樂隊“一百個最偉大的英國人”的故事。弗雷迪的傳奇生涯。24歲的毛頭小子 Freddy和三個朋友組成地下樂隊,被經紀公司挖掘出來後,以“Queen”的名字聞名國際。但是就在樂隊大行其道的時候, Freddy在經紀人 Paul的煽動下,選擇離開樂隊,沉迷於亂交、酗酒、吸毒等短暫的狂歡之中。隨後,他再次回到樂團,帶領樂隊登上歷史上最大的公益搖滾音樂會的舞臺,在激昂的歌聲中度過自己傳奇的一生。

Freddy去世還不到30年,他的網上資料到處可見,他的至交好友“Queen”樂隊至今仍在堅持演出,全世界數以千萬的樂迷仍然可以跟唱他的音樂。要拍出這樣一個傳奇而非“神秘”的人物傳記,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這部電影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

有些時候,人們能親眼目睹 MikJagel, DavidBaey, ErtonJohn, PaulMcCartney, The Who, LedZeppelin, BobDylan,等等。Queen也是在這樣一個年代誕生的。

剛剛在倫敦定居下來的那個年輕人,也叫法羅赫·布薩拉,並不知道他會成為 Queen的靈魂人物。混在倫敦肯辛頓的他羞澀敏感,為了擺脫移民身份帶來的自卑感,改名為 FreddieMercury。父親與父親的關係一直不融洽,“思想高尚,語言好,有意義”都被視為人們應該去追求的東西,而他卻認為這些對生活沒有用。

《波西米亞狂想曲》:它的平庸波瀾不起,他的搖滾心潮澎湃

傑出的人物塑造

影片不只侷限於塑造弗雷迪的角色,更重要的是用音樂喚起大家的情感記憶。這些回憶也許是關於 Freddy,或者是80年代搖滾的黃金時代,或者是每一位風華正茂的年輕人:關於冒險,關於勇氣,關於叛逆,關於愛和自由。

《波西米亞狂想曲》:它的平庸波瀾不起,他的搖滾心潮澎湃

末尾

影片最後20分鐘高度還原了“昆恩”樂隊1985年《拯救生命》公益音樂會的現場,用現代技術完美再現弗雷迪的瀟灑神韻,九萬觀眾的激情狂歡。

很多觀眾在看電影前,以為最後20分鐘只是混沌拼湊時間,但直到電影結束,才突然明白,這一刻才是電影真正的高潮。不必去細數弗雷德的音樂成就,只要他站在舞臺上,雙手振臂一呼,世界就會相信他。

其歌永不消逝,即使少年難留,少年亦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