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哪吒之魔童降世》—每個反抗宿命的人都有一部《哪吒鬧海》

《哪吒之魔童降世》—每個反抗宿命的人都有一部《哪吒鬧海》

上映僅僅9天,《哪吒之魔童降世》即創下了18。10億票房的佳績,正在向20億衝刺,成為了國漫電影有史以來的巔峰之作。打破了2015年上映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創造的國漫電影票房記錄,其總票房9。56億元。

香港著名導演王晶曾說,不賣座的電影不是好電影。從這個角度上說,《哪吒》得到了觀眾的廣泛認可,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無疑是一部好電影。對於好的電影,自然有口皆碑,其故事情節、人物設計、技術特效、音樂、美術等方面早已被眾影評人交口稱讚。

據說這部電影從創作到誕生耗時5年,光劇本就打磨了2年,改了66稿。不過依然有些許瑕疵。比如太乙真人這個角色,一口川普,聽著確實好笑,但其喝酒誤事,事後也無絲毫愧疚之情,實在不像一個神仙所為,感覺侮辱了神仙的智商。靈珠和魔丸被調包的劇情顯得牽強。這個環節的處理有些兒戲,設計了不少笑料,對於兒童觀眾來說比較有趣味性,但是從整個神話故事整體表現力來看,欠缺了一些神秘感。另一個不足就是敖丙的行為轉變有點兒突兀。前一秒還視哪吒為唯一的朋友,後一秒為了龍族重見天日就要水淹陳塘關,對於這一心態上的轉變雖有鋪墊,但是心理鬥爭表現得並不充分。

《哪吒之魔童降世》—每個反抗宿命的人都有一部《哪吒鬧海》

電影的美術效果精美絕倫、細緻入微。為哪吒慶生的場景不是晴空萬里,而是烏雲密佈,表現了此時劇情的悲劇意味。人物形象設計符合當代觀眾審美口味。最出彩的不是哪吒,而是靈珠敖丙。當敖丙的斗篷被掀翻,露出真容,影院裡的觀眾直呼“哇,好帥啊!”其形象十分符合當下人們對小鮮肉的審美品味——年輕、俊朗、稚氣、柔美。至於哪吒的形象,則略顯意外,不過也合乎情理。1歲的哪吒穿著小肚兜被小朋友追打時,看上去還是個平常的可愛小孩。在遭到誤會之後,他故意為非作歹,被畫上了黑眼圈,牙齒也參差不齊,一副痞子形象,顯現了其從善到惡這一心理轉變。

《哪吒之魔童降世》—每個反抗宿命的人都有一部《哪吒鬧海》

本片最突出的主旨即是哪吒對自身宿命的反叛。哪吒在激戰時怒吼的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全劇的點睛之筆。

所謂宿命,指的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命運。你的前世、現世、來世都是冥冥之中註定了的。它是佛教對於人生命運、因緣際會的詮釋。它代表著一種神秘的、無法抗拒的力量。

中國的神話故事都有非常濃重的宿命色彩。比如說孫悟空被關押在五指山下500年後,註定由唐僧解救他。他與生俱來的使命就是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斬妖除魔。再比如說葫蘆娃,先有蠍子精、蛇精危害人間,後才有老漢種出七彩葫蘆娃。七個葫蘆娃各具奇賦異稟,為的就是消滅這兩個妖精。還有白蛇傳,白素貞為報答許仙救命之恩,遂化作人形,在西湖邊巧遇許仙,約定終生。儘管許仙是個懦弱膽小的凡夫俗子,但因他曾救過她的性命,她始終都對他痴情守護。

在哪吒這個神話人物身上也有宿命的影子。原《哪吒鬧海》中哪吒的宿命在其父陳塘關總兵李靖看來是一個妖孽。其母殷夫人懷胎三年零六個月,生出一個肉滾滾的圓球,嚇壞了李靖,說他是個妖孽。李靖拔劍欲劈砍肉球,不料跳出個穿肚兜的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夫妻倆看到孩子如此可愛,都很喜歡。第二天,太乙真人來訪。太乙真人給孩子取名為哪吒,並收他為徒,送他兩樣法寶——乾坤圈和混天綾。

哪吒長到七歲那年,普天干旱。四海龍王要百姓進貢童男童女,否則滴雨不下。一天,哪吒到大海洗澡,他拿著混天綾在海里一晃,掀起大浪,把東海龍王的水晶宮攪得天搖地晃。東海龍王先後派出夜叉和三太子討伐哪吒,都被哪吒打死了。東海龍王痛失愛子,聯合西海、南海、北海三個龍王來找李靖要人,威脅他要水淹陳塘關。為了保全陳塘關和父母,哪吒一人做事一人當,拔劍自刎,以命抵償。

哪吒原本孝順、正直、勇敢,殺死夜叉和三太子,也算為民除害,卻因此惹怒了東海龍王。李靖膽小怕事,擔心龍王告到天庭,於是不分青紅皂白,遷怒於哪吒,註定了哪吒的悲劇。然而,太乙真人救了哪吒。哪吒再次轉世,懲治了邪惡的龍王,拯救了蒼生。看似異類的哪吒,實則懲惡揚善的英雄。

《哪吒之魔童降世》—每個反抗宿命的人都有一部《哪吒鬧海》

宿命論是中國神話故事的一條脈線。泱泱中國幾千年,佛教、道教思想影響深遠。這兩個宗教核心的一個思想就是“因果輪迴”——有因必有果,有什麼樣的因就註定什麼樣的果,且因與果相互轉換,稱為輪迴。“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這些都是因果輪迴思想的體現,深深紮根在中國文化中,人們不自覺地被宿命“統治”著。

中國人痴迷於宿命論,因此有了緣分說。人與人相遇是緣分。因緣際會乃上天註定。偶然發生的事件中有必然的因素。這樣就可以解釋生命的無常、人生的巧合,還有一些不可言說的神秘力量。英雄、天才或是悲劇人物都有一種彷彿是上天註定的命運,從而才具有了超越凡人的能力和特殊命運。

新版的《哪吒》——《哪吒之魔童降世》則力圖打破宿命的裹挾。

原本是魔丸降世的哪吒,生性頑劣,具有極強的摧毀性,被眾人視為妖怪。

他外表桀驁不馴,內在卻十分孤獨,渴望被眾人接納。

當天劫降臨,要摧毀陳塘關之時,哪吒向天怒吼——“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強烈地展現了他對宿命的反抗。

《哪吒之魔童降世》—每個反抗宿命的人都有一部《哪吒鬧海》

影片裡把這種宿命還解釋為人們的“成見”、“偏見”。因為是妖,人們懼怕哪吒。因為是妖,龍族生活在暗無天日的海底鎮壓怪獸。因為是獸,申公豹不被師傅天尊看中,無緣十二金仙。非常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我們人類未必像童話中人物一樣與生俱來被賦予某種特殊的命運,但我們的生命或多或少都在受社會環境、輿論氛圍的影響,這也決定了我們的命運。從出生,即被定義男孩兒應該怎麼樣(比如堅強、勇敢,不能哭鼻子,男兒膝下有黃金),女孩兒應該怎麼樣(比如溫柔、懂事,不能像男孩子一樣淘氣)。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性格。社會這個大群體無意識地給每個社會角色貼標籤。你要做個好媽媽、好媳婦、好兒女就要無私、要奉獻。作為男人你要像個男子漢,有出息。你不能離經叛道。我們雖為自己而活,但同時又活在別人期盼的目光中。你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選擇什麼樣的伴侶,要不要結婚,做哪些工作體面、能賺錢,很大程度是受整個社會氛圍的影響。這決定了我們的思考和行為方式。

現在的社會要比過去寬容得多。女人的工作能力被認可,離婚不再被看成是丟臉的事,唱搖滾、跳街舞也不被看成是不務正業,電玩打好了都能贏冠軍……但依然有很多人對不理解的事抱有成見,比如說剩男剩女性格古怪,單親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性格有缺陷,認為某個地區的人就是怎麼怎麼樣……小到對個人的形象、能力、性格抱有成見,大到對國家、政治存有偏見。近日發生在香港地區的暴亂,抗議者把香港經濟衰退問題、生活、就業壓力等方面的問題都歸罪於中央政府,採取暴力、激進的方式發洩不滿情緒,也是始於對中央政府的成見。有成見在,就有不公。如同電影中申公豹說的那樣——“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無法搬動它”。

《哪吒之魔童降世》—每個反抗宿命的人都有一部《哪吒鬧海》

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對成見的一種拷問。憑什麼中國的動畫電影不可能比美國迪士尼、皮克斯製作的好?!憑什麼中國的動畫電影不能走向國際化,受到國際觀眾的認可?!憑什麼中國的動畫電影不能創造票房奇蹟?!這部電影從人物形象、劇情設計、美術色彩、動畫特效、音樂、臺詞等方面無疑都是上乘之作。其中包含明顯的中國民族特色,如八卦、太極、蓮花、古代服飾、童謠,這些中國文化符號,都得到了恰到好處的展現。

除了收穫觀眾追捧,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更重要的意義是它藉由童話故事引發了人們對於宿命、成見的思考。在觀影之後,你是不是為小哪吒頑強抵抗命運的精神打動了呢?你是不是又燃起了心中的火焰,引發了關於自身命運的思考呢?

《哪吒之魔童降世》—每個反抗宿命的人都有一部《哪吒鬧海》

這部電影是另一突破是對陳塘關總兵李靖的人物形象改寫上。原故事中李靖膽小怕事,是一個堅硬的父親形象,擔心龍王告到天庭,“大義滅親”,打算殺了哪吒。新版故事中的李靖則不然,他愛護孩子,求天神拿自己的命換哪吒的命,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是壞孩子,告訴哪吒,“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算”。

讀了導演餃子的傳記,我才知道新版李靖的身上有著導演本人父親的影子。棄醫從影,餃子得到了父親的支援。雖然家庭並不寬裕,但餃子的父親依然相信自己的兒子,鼓勵他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新舊兩版李靖人物性格的變化上,體現的不僅僅是餃子對父親形象的理解,也體現了新舊兩代父親與子女在親子關係方面的進步。1979年出品的《哪吒鬧海》中的李靖很像中國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波人,他們生長在新中國初期,那個時代過分講政治,政治大於人性,因此在教育子女這個問題上就如同舊版的李靖,生冷、直接、強硬,不講人情。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李靖性格比較像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中國父親,他們成長的環境已大有不同,社會更加人性化,親情和人情更加濃厚,這一波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高,在對待子女這方面就如同新版李靖更加通情達理,更有溫情,也更加註重孩子個性的發展。李靖這個人物的形象變化是時代進步的體現。

對於靠電影為生的商人來說,賣座的電影可能就是好電影。但是賣座的電影如果只圖觀眾一樂,僅僅是靠光怪陸離吸引觀眾的眼球,則談不上任何價值。好的電影應該既是人類文明的展示,也應是人類文明的推動力。導演餃子團隊透過動畫電影這種表現形式,一方面製造了商業奇蹟,另一方面觸發人們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小小的瑕疵可以忽略不計,不得不說是一部有價值的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