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曹魏儒將李典:很晚才追隨曹操,英年早逝卻有長者之風

《三國演義》中,曹操手下猛將如雲,但要數其中有勇有謀的,除了張遼、徐晃外,要推李典李曼成。在《三國演義》中,李典出場很早。公元190年曹操回老家募兵準備討伐董卓時,李典便出場了:

一日,有一個陽平衛國人,姓樂,名進,字文謙,來投曹操。又有一個山陽鉅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來投曹操。操皆留為帳前吏。

演義中,按時間順序,李典是曹操手下第二個來投奔的將領,僅次於樂進,甚至早於曹操自家親戚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這六人也構成了曹操最基礎的人馬,跟隨曹操一起討伐過董卓,平定過黃巾軍。

此後李典跟隨曹操攻過徐州,圍過呂布,鏖戰官渡,酣鬥赤壁,直到在合肥與張遼共同大破孫權,成就一番威名。他論武藝,勇冠三軍,曾與趙雲十餘合不落下風;論智謀,更是曾看穿徐庶、諸葛亮的計策,勸諫曹仁、夏侯惇,是曹營綜合實力很高的一個將領。

曹魏儒將李典:很晚才追隨曹操,英年早逝卻有長者之風

不過,歷史上的李典,是沒有演義中這麼多神奇的。不僅如此,歷史上的李典,其活躍時間也比演義上少了幾乎十年。演義實際上讓李典提前出場了。不光演義弄錯了,林漢達老先生的《三國故事》也弄錯了。

史書並沒有記載李典的生卒年,但是卻記載了他的去世年齡:36歲(虛歲)。而李典最著名的一次戰例是215年的威震逍遙津。以此反推,就算李典在逍遙津之戰後立刻去世,那麼李典最早的出生也是在180年,比諸葛亮大1歲。就是說,曹操190年募兵時,李典最多隻有虛歲11,這麼個小娃娃,當然不可能去投奔曹操,擔任帳前吏的。

歷史上曹操最初起兵時,確實得到了鉅鹿李氏家族的支援。那時候李氏家族的領頭人,是李典的叔父(也可能是伯父)李乾。

史書記載,李乾為人有雄氣。他在兗州乘氏縣(今山東菏澤鉅野縣一帶)聚集了數千家賓客,在初平年間(190-193)就跟隨曹操,參加過曹操平定青州黃巾之戰(192年)和擊敗袁術之戰(193年)、征討徐州之戰(193年)。從這個記載來看,李乾跟隨曹操,大致應該在青州黃巾軍入侵兗州,曹操受命抵抗之時。擁有數千家賓客,在亂世意味著可以聚集數千壯丁的軍隊,這對於當時尚且弱小的曹操來說,還是相當有分量的。

194年,正在圍攻徐州的曹操,卻忽聞呂布勾結張邈,偷襲了自己的老巢兗州。情急之下,曹操派李整前去乘氏縣一帶,安撫附近的民眾。當時呂布的部下薛蘭、李封招降李乾,被李乾拒絕。於是,他們便殺掉了李乾。這一年,李典最多虛歲15歲,依然是個懵懂少年。

李乾雖然死了,但擁有數千家賓客的李氏家族,依然還有強大的實力。於是曹操任命李乾的兒子,李典的堂兄李整帶領李氏家族的武裝,繼續進攻李封、薛蘭。

曹魏儒將李典:很晚才追隨曹操,英年早逝卻有長者之風

195年,曹軍擊殺李封、薛蘭,為李乾報仇雪恨。此後,曹軍更打敗呂布,殺張邈,完全奪回兗州。曹操從此擁有了穩定的根據地。這場戰役中,李乾、李整父子和鉅鹿李家軍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之後,李整被任命為青州刺史。但李整的壽命也不長,沒多久就去世了。李整擔任青州刺史和去世的時間,最早為196年,即曹操控制漢獻帝后,最晚為199年,即曹操和袁紹正式決裂之時。

李整也死了,曹操還要繼續仰仗鉅鹿李家軍。這次他選中的是李乾的侄兒,李整的堂弟李典。此刻的李典,年齡也不過在虛歲16-19之間,大致相當於今天一個高中生的水平。據魏書記載,少年李典喜歡學習,而不太專研軍事。他和關二爺一樣,喜歡讀春秋左傳,專門拜了師傅。而曹操同樣是個文化人,因此對李典頗為欣賞,先安排他擔任潁陰縣令,讓他幹治理民政的事情,試探他的才能。李典乾的挺不錯,曹操又讓他擔任中郎將,接替李整帶領李家軍,並升為離狐太守。

從此,李典終於成為曹操陣營中的一方大員。不過到此時,他還算不上一線將領。在200年的官渡之戰中,李典率領宗族和部下往前線運輸糧食。大家知道,官渡之戰歸根結底打的是糧草之戰,曹操最後燒了袁紹的烏巢糧食才最終勝利,但在這之前曹操自己的糧食也差點供應不上,所以李典運糧的功勞是很大的。

曹魏儒將李典:很晚才追隨曹操,英年早逝卻有長者之風

戰後李典被封為裨將軍,大致相當於大校或上校軍銜。

裨將軍看似不算什麼高官,但和魏五子良將比較下就知道了。官渡之戰結束後,張遼也不過是裨將軍,于禁、徐晃和剛剛投降過來的張郃是偏將軍,樂進是討寇校尉。整體來說,年輕的李典與這些至少大十餘歲、功勳赫赫的老前輩官職基本持平,大概和他是曹操手下的二代有關吧。

202年秋天,袁紹已死,曹操進攻袁譚、袁尚,派程昱、李典等人用船運送軍糧。袁尚部將高蕃帶兵在黃河上截斷了水道,曹操派人通知李典、程昱說,如果水路不通,就從陸路繞過去。李典卻認為,高蕃的隊伍鎧甲不全,而且仗著河水,非常鬆懈,應該直接進攻,不必顧及曹操的建議。程昱也同意他的觀點,於是李典帶兵直接渡河,大破高蕃,然後從水道運糧。這一戰,雖然對手實力較弱,但年僅20出頭的李典卻表現了果斷的大將之風。

緊跟著,南邊的劉備又興兵來犯,夏侯惇奉命抵抗,曹操專門安排李典輔佐夏侯惇。兩軍在博望坡遭遇。這一戰和《演義》中的博望坡之戰差異很大,首先時間是202年而不是207年,其次對手是劉備而不是諸葛亮,再則劉備不是火攻,而是火燒自己的營盤,造成敗退的假象,引誘夏侯惇追擊。但有一點和《演義》中一樣,就是夏侯惇上當,傻乎乎追了過去,李典勸諫,夏侯惇不聽。果然,夏侯惇和于禁帶兵衝進去就中了埋伏,幸虧李典早有準備,帶兵在後面防備,見狀緊急救援,才保住了夏侯惇、于禁的性命。

曹魏儒將李典:很晚才追隨曹操,英年早逝卻有長者之風

此後,李典繼續為曹操奮戰,參與了圍攻鄴城之戰(204年),壺關之戰(206年),擊敗海賊管承之戰(206年),晉升為捕虜將軍,封都亭侯。208年曹操南征荊州,李典也在其中。

此後,李典又主動申請,把鉅鹿李家的宗族部曲三千多家,一萬三千多口人,從乘氏搬遷到鄴城,充實曹操的根據地。曹操為此又把李典升遷為破虜將軍。這件事發生的時間未定,但很可能是在214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之後。而在此前七八年李典有什麼事蹟,則不可考。或許他終究不是曹操的老部下,因此曹操對他難免有些防備之心。李典把自己的宗族搬遷到鄴城,大約也有讓曹操放心的意思。

然後,就是215年的合肥之戰,張遼威震逍遙津,李典作為和張遼有矛盾的將領,捐棄前嫌共同奮戰,創下這奇蹟,也讓孫權的指揮能力陷入萬劫不復。

曹魏儒將李典:很晚才追隨曹操,英年早逝卻有長者之風

合肥之戰後不久,李典就去世了。以區區36歲的年齡,本該是血氣方剛。但史書記載他“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非常難得。

李典的諡號是愍侯,根據諡法,愍的意思是:

在國遭憂,仍多大喪;

在國逢難,兵寇之事;

禍亂方作,國無政,動長亂;

使民悲傷曰愍,苛政賊害。

作為一個將領,這個評價是稍微有點奇怪的,只能說第一條比較合適,指的是整個李氏家族兩代三人都是英年早逝,讓人感嘆吧。

「目錄」三國水滸武力評比(至2017年4月)

曹操手下真正的第一猛將是這個人

曹操掃蕩天下,袁紹他在幹啥?

揭秘:曹操討伐董卓,真是孤軍作戰寡不敵眾麼?

張遼和徐晃。哪個才是曹魏五子良將最厲害的?

曹魏五子良將和蜀漢五虎上將到底誰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