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李白令國舅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脫靴,並非酒後即興而是早有所想

李白自小就被認為是奇才,母親夢到長庚人懷而生下了他,那長庚星又名太白星,所以就起名李太白。

李白令國舅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脫靴,並非酒後即興而是早有所想

如果說楊玉環是大唐的向標、經濟繁榮的象徵,那李白就是大唐的地標、是中國文化的符號。

不為名利、不懼權勢的性格,使李白一生自由不羈,無約無束。他那清新脫俗的思想,又使李白的浪漫情懷上升到了鼎峰,遊山玩水、開懷暢飲才是他最終的歸宿,所以李白怎麼會苟且於楊國忠、高力士等人。

日後我若得志,定教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與我脫靴!

在一位朋友的薦舉之下,李白來到長安。一日到紫極宮遊玩,遇了翰林學士賀知章。兩人通姓道名後,彼此相慕,便相約在酒樓之中喝了個痛快。期間賀知章寫了個帖子,讓李白投與楊太師、高力士。然而楊太師與高力士兩人看後,卻冷笑說:“賀知章受了李白金銀,卻寫封空書在我這裡討人情,哪有這樣的事。”便放在了一邊沒有理會。

李白知道這件事情後,怨氣沖天,他說:“日後我若得志, 定教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與我脫靴。”於是,李白便終日在長安飲酒賦詩。

李白令國舅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脫靴,並非酒後即興而是早有所想

後來,玄宗皇帝得知了李白的才名,便以高規格將其接入宮中,封為翰林。

蕃國來信,高力士欲趁機整治李白

雖然做了大唐的高階官員,但李白好酒的習慣依然保持。

天寶二年,有一個蕃國遣使來到大唐帝國,遞交了一封國書,而此時的李白正在長安朱雀街上喝酒。

這時玄宗皇帝令大臣宣讀蕃國國書,但滿朝文武大臣看了國書後,都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認識蕃書的文字。

唐玄宗龍顏大怒說:“難道我大唐國,竟無一人識得蕃書嗎?”

李白令國舅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脫靴,並非酒後即興而是早有所想

在李白做了翰林之後,高力士一直想要整治他,便趁機說:“皇上息怒,那李白號稱李滴仙,想必他可以認識蕃書的文字。”

賀知章心想,蕃國書上的文字像蟲子爬的一樣, 李白怎麼會認識,定是那高力土想要李白難堪。就算賀知章知曉情況又如何,現在唐玄宗已經命人詔李白進宮了。

高力土帶領官兵在長安城四處尋找李白,只見他正在長安朱雀街一家酒肆喝酒,高力士當即便帶領人不由分說把李白從酒肆拖走了。

高力士把李白帶到唐玄宗面前,李白醉得東倒西重,見了皇帝也不下跪。高力士說:“大膽的李白見了皇上, 為什麼不行禮下跪。”

唐玄宗說:“免了,李白你懂不懂這番書上的文字?”

李白令國舅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脫靴,並非酒後即興而是早有所想

李白見著國所用的文字乃西域文字,而他自幼隨母學習西域文化所以認得,就隨口唸道:

渤海國大可毒書達唐朝官家。自你佔了高麗,與俺國逼近,邊兵屢屢侵犯吾界,想出自官家之意。俺如今不可耐者,差官來講,可將高麗一百七十六城,讓與俺國,俺有好物事相送。大白山之蕪,南海之昆布,柵城之鼓,扶件之鹿,郭頜之永,率賓之馬,沃州之綿,循淪河之鯽,丸都之李,樂遊之梨,你官家都有份。若還不肯,俺起兵來廝殺,且看哪家勝敗!

唐玄宗聽完番書,板起了面孔。殿上的眾臣也都驚慌失措,面面相覷。

唐玄宗問道:“眾臣誰有良策?”

滿朝文武大臣議論紛紛, 但是誰都沒好主意。唐玄宗問李白:“李翰林可有良策?”

李白說:“我願起草 《答蕃書》,與蕃使當面答覆,定可平息此事。”

唐玄宗說:“蕃國野心勃勃, 我天國之威豈容觸犯,李翰林馬上起草。”

李白說:“皇上,李白餓著肚皮只怕答蕃書寫得無力。”

唐玄宗問:“李翰林想吃什麼?”

李白說:“天子親賜的魚羹,魚必須是鯉魚,吃了魚羹我就可以心想事成。”唐玄宗下令馬上烹魚羹。一會兒,魚羹端來,唐玄宗接過來,親自把魚羹調冷賞賜給李白。

風水輪流轉,李白大解心中怨恨

李白吃罷魚羹說:“我穿著靴子不舒服, 請高力士幫忙給我脫下來。”

唐玄宗下令說:“高力士,快幫李翰林脫靴。”

李白令國舅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脫靴,並非酒後即興而是早有所想

高力士非常難堪,但玄宗下令,又不能不聽,只好給李白脫靴。

脫靴後,李白又說:“請國舅楊國忠為我磨墨。”

唐玄宗下令說,國舅楊國忠磨墨。

李白拿起筆開始寫,寫了幾個字,又說:“高力士,我背上癢癢,快幫我撓幾下癢。”

唐玄宗用眼神示意高力士快幫忙。高力士不情願地在李白的背上輕輕撓了幾下癢。

李白又說道:“國舅呀國舅,天這麼熱,你快給我李白扇幾下扇子,我都快要流汗了。”

唐玄宗說:“國舅,快給李翰林扇幾下。”

楊國忠給李白搖著扇子,心裡狠狠地罵:李白你這個狂徒,看我以後怎麼收拾你。

李白令國舅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脫靴,並非酒後即興而是早有所想

一會兒,李白就寫好了《答蕃書》,字畫齊整,並無差落,獻於龍案之上。玄宗看了大驚,原來李白所寫也為蕃書,傳與百官看了,也都一字不識。

玄宗命李白誦之,李白就御座前朗誦了一遍。

玄宗聽了大喜,再命李白用蕃文對番官面宜一一通,然後用寶入函。

李白此時叫高大尉為自己著靴後,才喚蕃官聽詔。李白又重讀了一遍,讀得聲韻鏗鏘,蕃使聽聞後也是不敢作聲、面如土色,連忙帶上了會書返回蕃國。

賀知章將蕃國使者送出都門後,蕃官私下問道:“剛剛讀文章的是什麼人啊? ”

賀知章道:“姓李名白,官拜輸林學士。”

蕃使道:“多大的官,使太師捧硯,太尉脫靴?”

賀知章道:“太師大臣, 太尉親臣,他們也不過是人間的權貴罷了。而那李學士卻是天上神仙下凡來贊助天朝的,還能有何人可及啊!”

李白令國舅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脫靴,並非酒後即興而是早有所想

蕃使聽後點頭而別,到了本國之後與國王將這件事情一講述。國王看了國書,大驚,與國人商議,說天朝有神仙贊助,如何敵得。於是蕃國便寫下了降表,表示願意年年進貢,歲歲來朝。

收筆:

自此,李白的“醉草嚇蠻”也被人們廣為流傳,後人更是評價其“干戈不動遠人服,一紙賢於十萬師。”

李白的一生,痛飲狂歌,生活浪漫,詩友如雲且狂放不羈,整個大唐敢讓國舅磨墨、高力士脫靴的,恐怕也只有李白一個人了。

在李白的性格里,有莊子的超逸,有儒家的忠孝,有俠士的義重雲天,有道家的離塵超世,有玄學的狂傲不羈。亦儒、亦俠、亦道,儒俠仙相得益彰;亦狂、亦狷、亦逸,狂狷逸集於一身,共同鑄成了他的狂傲豪邁、卓爾不群的性格,並寫下了中國文化史上瑰麗的詩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