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楊儀和張昭,一個在牢中身亡,一個被迫重新參加朝會

秋風五丈原,當諸葛亮病重的訊息傳到成都,劉禪曾經派尚書僕射李福來軍中探病,並請問萬一丞相必須病退,國家大事該當如何安排。諸葛亮和李福談了整天,把後事規劃得並井有條,最後還說:“倘若我再也爬不起來了,可以把國家大事託付給蔣琬。”李福問:“蔣豌之後呢?”諸葛亮說:“費禕可以。”再問費禕之後呢?可是諸葛亮已到彌留之際,再也說不出話來了。所以等大軍撤退完畢,諸葛亮入土為安以後,劉禪就重整領導班子,任命蔣琬做大將軍、錄尚書事,實際上主持國政,費禕則作為諸葛亮臨終遺命的第二號接班人,升任後軍師,不久又升尚書令。至於楊儀,他只是被掛上一箇中軍師的空頭銜,既剝奪了兵權,也剝奪了政權。

楊儀和張昭,一個在牢中身亡,一個被迫重新參加朝會

史書上說,楊儀這個人性格偏狹,非常小心眼兒,所以不僅僅魏延討他,同為諸葛亮親信的蔣豌、費禕、董允等人也都跟他面和心不和。諸葛亮知道楊儀人緣不佳,所以雖然很信任他,把退兵的重任都交給了他卻並沒有向李福推薦讓楊儀當自己的接班人—沒法團結群眾,他怎能做第一把手呢?而蔣豌、費禕等人就趁著這個機會,乾脆把楊儀給架空了。楊儀這個恨呀,口出“怨謗之言”。費禕仗著自己平常跟楊儀還能說上幾句話,就跑去勸他:“禍從口出,你別再胡言亂語了。”沒想到楊儀卻惡狠狠地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當初諸葛丞相去世,全軍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我要是領兵北投曹魏,也不至於落到今天這個下場呀!”

楊儀和張昭,一個在牢中身亡,一個被迫重新參加朝會

費禕聞言大驚,楊儀竟然口不擇言地說出這種話來,他不打小報告都不可能了—要是知情不報,訊息洩露出去,自己也會被懷疑是同謀呀趕緊上奏劉禪。劉禪大怒,立刻把楊儀廢為平民,流放漢嘉郡。楊儀丟了官,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多次上書彈劾蔣琬、費禕等人,言辭一次比一次激烈。鬧到這個程度,就算蔣豌、費禕是泥人,這火性兒也得給他拱起來了乾脆下令地方官把楊儀速捕收監。不久後,楊儀在大牢裡自殺,才終於結束了這場政治風波。諸葛亮去世以後,魏、漢、吳三國間的戰爭程序趨緩。

楊儀和張昭,一個在牢中身亡,一個被迫重新參加朝會

蜀漢方面,諸葛亮屢次北伐給國家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他死以後繼承人蔣琬、費神考慮到自己才能不如丞相,覺得出兵也難保必勝,還是先恢復國力要緊,所以不再著急北伐。曹魏方面,魏明帝曹叡雖然很聰明,但骨子裡跟他老爹一樣奢靡無度貪圖享受,一瞧西蜀小寇不再來打了,他也樂得清靜,就此不思進取,卻開始大造宮殿、遵選美女。老爹曹丕在的時候還發兵打過東吳呢,曹叡可好,踏踏實實待在洛陽當皇帝,蜀、吳不來打我,我也不去揍他。東吳方面,失去了蜀漢的配合,單獨在東線出兵是困難重重,再加上蜀人不來催促,孫權也就不再頻繁發動毫無勝算的進攻戰或者防守反擊戰了。

楊儀和張昭,一個在牢中身亡,一個被迫重新參加朝會

第二年也即236年,東吳的老臣張昭和曹魏的重臣陳群先後去世。張昭是當初孫策去世的時候,留給孫權的宰相之才,可是孫權剛一稱帝他就急忙告老退休。他大概那時候就看出來了,孫權這小子能力有限、野心無窮,而且性格容易膨脹。果然,孫權越到老年,越是倒行逆施,無所不為,吳國的政治每況愈下。如前所述,等到孫權突發奇想要北連公孫淵的時候,張昭犯言直諫,兩人終於鬧僵了,老頭子就此閉門不出。孫權派人封了張昭的門,張昭乾脆也從裡面把門堵死,表示絕不妥協的態度終於,張彌、許晏被公孫淵給宰掉了,孫權這才想起張昭的意見來,上門致歉,請老人家再次出山相助,可是張昭仍然不為所動。孫權急了,乾脆放火燒房子,看你出來不出來,沒想到,嘿,老頭子還真沉得住氣,面不改色窩不挪。孫權只好再命人抬水救火,白白忙活半天。

楊儀和張昭,一個在牢中身亡,一個被迫重新參加朝會

不過最終軟硬兼施,張昭還是被迫重新參加朝會,一直到八十一歲高齡去世。三國裡面,吳國的經濟最為原始,並且槽糕。如前所述,別看東吳地方大,可江南在那個時代還是初開發地區,尤其大片領土都被山越、蠻、夷等少數民族佔據,東吳很多有名的將領全都是靠著跟少數民族作戰積累功勳,進而爬上高位的—比如陸遜、全琮、諸葛恪,等等。並且,據後世估計,半數以上的吳軍也都是從山地拉來的少數民族壯丁。本來就地廣人稀,勞動力不夠,吳國政府偏偏還主動減少納稅人口。

楊儀和張昭,一個在牢中身亡,一個被迫重新參加朝會

在東吳,大多數官僚和將領都出自當地的豪門世家,廣有奴隸、依附和部曲,孫權和以後諸代吳帝為了拉攏人心,還要不斷奉送奴隸和依附給功臣們。按照魏國法律,這些屬於豪門私有的戶口,也都是要繳稅的,可是在東吳,法令卻規定完全不用上稅—私家勢力因此坐大倒是小事,國家經濟不走向崩潰,那才沒天理哪!好了,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的全部內容了,感謝您能夠把全部文章看完,如果您對今天的內容有什麼疑惑的話,您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小編會在第一時間回覆您,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個故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