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什麼古人和今人對秦始皇的評價天差地別?

說起秦始皇,現代人可能都會想到什麼千古一帝啊,什麼雄才偉略之類的褒義詞,基本上秦始皇在現代中國人心中是五千年來最頂尖的那一小撮皇帝。

但是對於古人來說,可能這些詞語和秦始皇都沒有關係,古人更喜歡評價秦始皇為暴君,為獨夫民賊。

為什麼古人和今人對秦始皇的評價天差地別?

那麼這個評價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在歷代詠史懷古詩歌中, 秦始皇經常以暴君形象出現, 他實施苛政、善用酷刑, 晚年還是個不務政事、尋仙求道的昏君, 很少有人能提到他一統六國的壯舉偉績。

其實首先原因就在於秦始皇壞了上古以來的規矩,上古以來雖說從禪讓制變成了家天下的世襲制,但是基本上大家其實還是比較在意一個傳承的。

為什麼古人和今人對秦始皇的評價天差地別?

不論是之前的湯伐夏,還是後來的武王伐紂,雖然這些行為和秦取代周朝一樣,都是改朝換代,但是不同之處在於:武王伐紂的名義是以有道伐無道。

而東周天子雖然無能,但並沒有失去德行之處,當然準確來說那個時代的周天子已經沒有資格去失去德行了,畢竟他已經啥都沒有了,而這個時候周天子被秦國廢除了,之後秦國透過武力統一了天下。

這相當於撕開了上古以來那種溫情脈脈、弔民伐罪的味道,明明白白的告訴了天下人,天下強者為之,而不是有德者為之。

為什麼古人和今人對秦始皇的評價天差地別?

而另一個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秦始皇不喜歡儒生,或者說習慣了動手的秦國整體都不喜歡到處BB的儒家。

而偏偏在漢朝之後的中國是儒家得到了天下,自然關於秦朝就開始瘋狂抹黑,為什麼秦朝那麼快就滅亡了?就是因為他不尊重儒家,就是因為他殘暴不仁,儒家透過秦朝的故事來說服後來的王朝,漸漸地把自己也騙過去了。

為什麼古人和今人對秦始皇的評價天差地別?

而後人不喜歡秦始皇的開始就源於司馬遷,司馬遷在《史記》認為:“秦王懷貪鄙之心, 行自奮之智, 不信功臣, 不親士民, 廢王道, 立私權, 禁文書而酷刑法, 先詐力而後仁義, 以暴虐為天下始 。 ” (《史記·秦始皇本紀》) 。

司馬遷的《史記》飽沾上了不少個人情感,可以說史記很多東西其實都是司馬遷自己的,別認真。

司馬遷借尉繚、侯生、盧生之口指責始皇, 實際是在表示自己乃至當時整個社會的看法。因此被司馬遷這麼一黑,秦始皇也就變黑了。

為什麼古人和今人對秦始皇的評價天差地別?

而為什麼現代人開始喜歡秦始皇了呢?

其實從近代開始人們就開始懷念秦始皇了,近代的中國遭到了列強的殖民。受列強刺激,近代的民族主義思潮也在中國的知識分子群體裡開始傳播開來。

為什麼古人和今人對秦始皇的評價天差地別?

為此,一部分知識分子開始從中國史書裡面尋找能代表一世雄主的君主,來作民族凝聚力的符號,用來凝結人心,對抗外洋勢力的入侵,或者說越是亂世人們越是懷念英雄。

像秦始皇這種能夠終結亂世的千古一帝自然會受到人們追捧,不過即便這樣,也並不是所有的知識分子都認同秦始皇的貢獻,在晚清以及民國,對秦始皇持批判態度的知識分子也不在少數。

但是越到後來人們越發的開始懷念秦始皇,因為一對比人們才發現一個雄才偉略的統治者對於國家民族的貢獻來說是無與倫比的。

為什麼古人和今人對秦始皇的評價天差地別?

而到了現在,因為打倒封建時代的觀念的原因,秦始皇終於翻案了,既然封建文人說秦始皇是壞的,那我們就要說秦始皇是好的,在那個時代基於這樣一種觀念,秦始皇翻案了。

到了當代,秦由於在軍事方面的赫赫武功,受到了當代人的好評:秦先是武力掃平六國,而後南征百越、北伐匈奴,這種赫赫戰功讓現代人沉迷,至於古人批判的濫用民力反而因為現代人沒有這種感觸而被忽略了。

因此也最終造就了秦始皇在現代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