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董潔,尹昉主演的《您好!母親大人》,正在熱播中。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故事展開的方式是,作家丁小軍成名之後,回憶母親和自己的經歷。

片名上看,主要是講親子之情。除了親子之情之外,片子反映的種種現實,也直戳人心。

譬如,選擇職業,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還是好就業的?這是丁小軍給觀眾提出的一個質問。

這個問題,換個問法就是,自己的興趣能養活自己嗎?你會選擇自己的興趣作為工作嗎?

喜歡畫畫,學畫畫能養活自己嗎?喜歡舞蹈,唱歌呢?如果你的興趣和藝術相關,可能更要考慮這個問題。

藝術高於生活,卻不能保證能供養生活。很多畫家不是身前無名,窮困潦倒,身後才身價百倍嗎?

主人公丁小軍喜歡文學,來自於幼兒時期小舅的啟蒙。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小舅當初也是文學少年,經常給年幼的小軍念汪國真,高爾基。雖然小軍聽不懂,已在心裡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高考選專業,媽媽以人生經驗告訴小軍,文學不好就業,主張他去讀師範,當老師,穩定,也不妨礙他追求自己的文學夢。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夢想很貴,需要物質的支撐。來自單親家庭的丁小軍當然清楚,媽媽獨自一人撫養他,供給他讀書是多麼不易,可是他和他媽年輕時一樣固執,要按自己喜歡的活,偏就上了文學系。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果真,畢了業,面試十幾家還沒找到工作。最後還是在同學的幫助下得到了一份出版社的工作。

丁小軍是勇敢的。他一直執著,堅持在文學的路上。

母親腫瘤復發,他毅然離開上海,回老家陪母親,找工作也是與文字有關。

一路磕磕碰碰,丁小軍始終沒有放棄,最終成為作家。背後付出的艱辛努力可想而知。

而小舅,小軍的文學啟蒙老師,那個曾經的文學少年,如今變成了油膩的社會大叔。

小舅回想當初的自己,就著苦澀的酒感嘆年少的夢: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傷感完了,轉過身又摸爬滾打的投入現實的懷抱。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看了丁小軍的選擇,你年少時的夢還好嗎?

不知道他心中是否真有那麼點遺憾?就像從事著與興趣無關的工作的我們。

回想本人當初高考,對職業真沒什麼概念,也喜歡美術畫畫啥的,想選美術相關的,最後還是按父母的來,職業嘛,真的夠實在。

自己的畫畫愛好嘛,偶爾也畫畫,就像風箏,一根細線牽著,沒斷吧,但一直那麼遠。

一邊是現實,一邊是夢想。是不是很多人都生活在現實和夢想的錯位中呢?捨棄曾經的愛好,投進現實的泥沼。

借張愛玲的一句話,曾經的夢想就像天上的那輪白月亮,美麗不可得,現實的工作是嘴角的一顆飯粒子,俗氣卻能養人。

一直非常羨慕從事與自己興趣相關的事業的人,那種感覺是不是就是如魚得水般自在快活?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

可如果一直和現實從事的職業彆扭著,愛幹不幹,得過且過,是不是會很痛苦?

要麼你快刀斬亂麻,辭了它,撿起自己喜歡的事,從頭再來,要麼既來之則安之,幹一行愛一行,在現在的工作上全心投入。

最怕你心裡一面不情願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一面又不夠勇敢去追求夢想;現在的工作給了你一口飯,你吃了,又嫌棄的說不好吃,眼睛還巴望著高處的月亮。

把自己的工作狀態做成夾生飯,難吃極了。

其實人生很多事情,何必執念。

即使年少的夢想不能實現,可以仍在,如同高懸的月亮,一直溫柔的發著光,引導我們在工作之餘還能堅持興趣,享受興趣的快樂,這也很好,不一定非要把興趣作為職業。

有夢想沒能實現是一種失敗,現實給了你另一條路,你拒絕走下去,鬧掰了,沒有結果,是另一種失敗。

有夢想並且實現了,是一種勝利,沒有實現夢想,被現實逼迫走上另一條路,做的也非常優秀,同樣是一種勝利。

願每個人最終能找到自己的方式,與現實握手言和,與夢想把酒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