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你看懂賈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了嗎?

偶然的機會,從手機上刷到了賈樟柯的一部紀錄片《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一看名字就很文藝,對於這部片子還是有點小期待的。

你看懂賈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了嗎?

最開始接觸賈樟柯的片子是在高中,其實當時周圍很多人在看過他的片子後,或多或少的都會吐槽一句“有點土!”

說實話,相對於其他那些炫技、刺激、新潮的電影來說,它確實“土”。

但其實,當你真正看進去之後,就會覺得總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藏在他的片子裡。

賈樟柯透過鏡頭向我們呈現了一種單一又多彩的“社會眾生相。”

你看懂賈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了嗎?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主要是以作家賈平凹、餘華、梁鴻三位作家為主要敘述者與已故作家馬烽的女兒一起和觀眾注視社會變遷中的個人與家庭、鄉村與文學。

不過對於《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這部片子,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是說這就是個軟廣,另一種是覺得從賈導的電影中依然能看到他所想表達的一種追求和希望。

畢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嘛,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都是正常的。

之所以有人認為這就是個軟廣,最直接的證據是當山西老人在憶苦思甜時,響起的背景音樂卻是英特爾,這廣告確實有點明顯了。

再加上,這部影片中除賈樟柯之外的另一個編劇萬佳歡,她是《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該雜誌隸屬於國僑辦。

你看懂賈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了嗎?

結合萬佳歡的背景以及該雜誌的受眾的群體特點(多為精英群體),推斷出這部影片可能是命題作文,也就是不同於賈樟柯之前拍攝的電影。

該片不是一部他完全說了算的電影。

你看懂賈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了嗎?

還有人認為,影片中所主要的涉及的四位作家並未建構起鄉村文學的脈絡,與文學沒啥關係。

對於這個觀點,我覺得還是太絕對了。

相反,我卻認為他們可以,所以在介紹他們時,用的資料是有點老,但那確實是他們親身經歷過的一些東西。

而且有的時候多懷一下舊也不失為一件良事。

當然,對於這些作家們說得好也不能全部認同,比如片中賈平凹老先生對女兒賈淺淺說的話,“先做好妻子、母親之後再寫詩,不要把詩和生活混淆,一定要做個好女人。”

說實話,這句話放到現代來講,難免會引起很多人的議論,為什麼一定要做個好女人再寫詩?為什麼不能把詩意帶入生活呢?

這對於賈平凹來說,應該是他們那一代人對女人傳統角度的定義。

但如果放在今天,就……你懂的。

你看懂賈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了嗎?

其實無論是從賈平凹先生還是本片中的另外兩個重要人物餘華和梁鴻,都能很明顯的感覺到他們小時候生活的環境對其文學上的影響。

賈平凹因為喜歡讀書,悄悄地把親戚的書帶回家讀。

餘華儘管多次被拒稿,依然不斷的去各個地方投稿。

你看懂賈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了嗎?

梁鴻儘管已經攻讀完博士學位,完全有能力擺脫自己之前的生活,但還是選擇回到家鄉去。

你看懂賈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了嗎?

就像賈平凹在《帶燈》這本散文集中寫過的關於“故鄉”的一種定義:

你生在那裡其實你的一半就已經死在那裡 ,所以故鄉也叫血地。

所以,無論是身處何地,血液裡仍然有故鄉埋下的種子。

當這種子開始發芽召喚你時,無論你身處何地,都會停下腳步,去擁抱那份刻進骨子裡的記憶,養精蓄銳後終將迎來屬於自己靈感的迸發。

你看懂賈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了嗎?

最後,關於這部電影的名字,源於片中作家餘華的一句話。

餘華小時候,生活在浙江海鹽,一座靠海的小城,去海里游泳對他來說都是家常便飯。

只不過那時候的海水是黃色的,而在學校上課時,書本上寫的海水卻是藍色的,他經常會想:為什麼我沒見過藍色的大海呢?

所以有一天,他遊了很長時間,因為他想一直游到海水變藍。

你看懂賈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了嗎?

其實這也意味著,餘華內心對外面大千世界的渴求,想要追求更高境界的決心,“藍色的大海”是一種希望,這應該也是他一直激勵自己在文學這條路的走下去的原因。

以上是關於賈樟柯導演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這部影片的個人拙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