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比起將《天書奇譚》塞上神壇,更大價值在於經典中尋找靈感

會選擇走進電影院去看《天書奇譚》4K紀念版,最大的動力當然是經典懷舊,然而觀影過程中好幾次聽到從不同方向傳來的呼嚕聲,想再次強調觀影禮儀的同時也讓我不禁思考:《天書奇譚》是不是已經“老”了?

比起將《天書奇譚》塞上神壇,更大價值在於經典中尋找靈感

單從技術層面來說,讓拍攝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天書奇譚》去吸引已經看慣了CG技術加持下的特效大片和動畫番劇的觀眾們,確實強人所難。在那個黑白電視機尚能被歸為奢侈品範疇的年代,看電影是普通民眾難得的精神食糧,更不用說像《天書奇譚》這樣出自大家手筆、故事情節豐富曲折的動畫大片,成為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們共同的回憶可以說順理成章。

但一部電影能否成為“永恆的經典”,哪怕時隔多年重看依舊擁有打動人心的能力,個人認為相比故事情節和畫面場景,更重要在於影片中蘊含的情感是否能持續引起觀眾的共鳴。

比如《卡薩布蘭卡》裡戰爭背景下兩難全的愛情、《阿甘正傳》裡的自強不息,《千與千尋》裡的不忘初心,《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堅守和振奮,等等。

無論身處哪個時代,生活環境如何變化,電影中的故事會變老,但某些情感特質是一脈相承、歷久彌新的,觀眾能夠從“老”故事中看到自己,找到“新”的感受和體驗。

而在這一點上,《天書奇譚》恐怕不佔什麼優勢。儘管它的劇本在故事性上相當豐滿,從袁公盜書、狐狸偷丹、蛋生學藝再到蛋生與狐狸鬥智鬥勇、為民除害,

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裡緊鑼密鼓、妙趣橫生,但作為觀眾除了覺得有趣之外真的很難有代入感

比起將《天書奇譚》塞上神壇,更大價值在於經典中尋找靈感

比起將《天書奇譚》塞上神壇,更大價值在於經典中尋找靈感

故事再曲折熱鬧都是角色們的,觀眾只是大銀幕前的旁觀者,再加上情節發展脈絡和結局老觀眾或多或少都有印象,對新觀眾來說也一目瞭然,花錢買票坐進影廳看著看著卻漸生睏意也是常情,只能說不要打呼嚕影響到其他觀眾。

那麼,對《天書奇譚》進行4K超高畫質畫面和聲音修復是沒啥必要的事兒嗎?當然不是,除了保留中國動畫長片代表作品的歷史意義之外,時隔三十年重看這部電影,更吸引我的反而是繪畫手法和人物設計。

跟現在越來越華麗的動畫場景和越來越精巧的人物建模相比,

《天書奇譚》在畫風上可以用“大道至簡”來形容。

影片從始至終,所有人物和場景都是用最簡單的線條勾勒,寥寥幾筆就能生動形象地展現出每個人物的特點和性格,袁公的剛正、蛋生的活潑、狐母的奸詐、狐女的妖嬈、阿拐的懦弱在出場時就已躍然紙上。就連袁公駕雲上天時衣襬飄動的細節,同樣只用幾根線條的波折變化,仙人衣袍的輕盈和飄逸盡顯無遺。

眾多角色形象的設計則取材自戲曲臉譜,

將戲曲中生旦淨末醜的形象對角色的基礎設定化用到《天書奇譚》中,一方面節省了描述人物性格的筆墨,另一方面也讓傳統國粹融合進了作為現代科技和藝術結合產物的電影。

當國漫的人物形象經常明顯能看出受到日本動畫或者歐美漫畫的影響時,我們是否能從光輝璀璨的眾多中國傳統藝術門類中汲取合適的靈感,用來創作更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番劇和網劇?

比起將《天書奇譚》塞上神壇,更大價值在於經典中尋找靈感

比起將《天書奇譚》塞上神壇,更大價值在於經典中尋找靈感

比起將《天書奇譚》塞上神壇,更大價值在於經典中尋找靈感

但要申明的是,這種跨界融合絕不是指名道姓地說學習《天書奇譚》,化用戲曲臉譜形象照葫蘆畫瓢搞個動畫“新作”,表面宣揚國粹,主要拿一拿補貼。而是在自主創作中選取合適的傳統元素,用在合適的題材當中,真正給人物形象增光添彩,這需要的不僅是動畫創作者傳統知識的儲備和創作能力的紮實,更要背靠整個國產動畫行業的強有力發展。

因此,比起爭永恆的經典、佔巔峰的地位,更期待《天書奇譚》4K紀念版的重映帶領新老觀眾懷舊或者“考古”的同時,能碰撞起動畫創作新的火花,而《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聯手開啟的國產動漫電影市場也亟待更多口碑票房雙爆的作品去鞏固。

國漫真正的崛起,尚路漫漫其修遠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