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一秒鐘每個熱愛電影的人都會為此片感動

“ 電影裡有我們想要的人生 ”

一秒鐘每個熱愛電影的人都會為此片感動

張九聲因為揍了造反派頭頭,被判勞動改造,關押在大西北某勞改農場。他從朋友的來信中得知,自己14歲的女兒出現在電影《英雄兒女》正片前的22號新聞簡報中。他已經6年沒見到女兒了,所以逃獄出來,為了看一眼新聞簡報中女兒的畫面。

本來這個願望並不難實現,但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住在大西北農場的人們每個月只能看一場電影,放映完畢,片子就要拿走送到其他的分場放映。張九聲在一分場錯過時機,只好跟著片子跑到二分場。途中碰到偷膠片做燈罩的劉閨女,陰差陽錯之間,一卷膠片被損毀,恰好是其中有張九聲女兒影像的22號新聞簡報。

一秒鐘每個熱愛電影的人都會為此片感動

為了滿足張九聲看一眼女兒的願望,更是為了不造成放映事故,二分場的放映員“範電影”依靠多年工作經驗,發動群眾清洗膠片,讓電影如期上映。但同時,張九聲也暴露了逃犯身份。他逼迫“範電影”反覆放映新聞簡報中有女兒的那則新聞,一個人坐在人群散去的大禮堂中,一遍遍看著銀幕上女兒的那一秒鐘鏡頭,渾然不覺抓捕隊已經將他包圍。

一秒鐘每個熱愛電影的人都會為此片感動

儘管慘遭篡改——回頭我再說刪改的部分,否則你們會接受不了我風輕雲淡的行文——張藝謀新片《一秒鐘》仍舊是他新世紀以來奉獻的最好作品。影片真實還原了那個特殊時代里人們的電影情結,觸痛了一代或幾代人對電影的最初記憶。

一秒鐘每個熱愛電影的人都會為此片感動

毋庸諱言,張藝謀不太可能成為一名電影大師了,雖然他在第五代導演中,曾經最具備這種氣質。但我們如今來總結張導的創作,會發現美工出身的他格局早已被限定,他對電影的操作更偏向為一個匠人。

我無意貶低匠人的能力和作用,但與大師相比,總差著不可逾越的一小步。從張藝謀上一部作品《影》的口碑撲街,能夠最直觀地看出其對中國士大夫文化的理解是多麼粗淺。為張藝謀獲得巨大聲譽的早期創作,比如《紅高粱》和《菊豆》,其中的濃墨重彩的審美符號都是民俗,而且有偽民俗之嫌,屬於上不了殿堂的亞文化。一直未能在大陸公映的《活著》是公認的張藝謀最好作品,但它的“成功”多半緣於電影觸碰了禁忌題材,以及葛優出神入化的演技。

一秒鐘每個熱愛電影的人都會為此片感動

如果我們選擇一部片子代表中國新時期電影成就,我想絕大部分觀眾會首推《霸王別姬》,因為其中所表現的中國文化,一來是國粹級別的,二來有著不可抗拒的感染力。——倒不是陳凱歌多牛,有編劇李碧華的神作加持,換誰去拍都差不了太多。

一秒鐘每個熱愛電影的人都會為此片感動

張藝謀只會把他的文化情懷寄託在釀酒、染布、唱驢皮影和鉅碗這一級別的民間技藝上,而且老實說,他很擅長拍這種技藝類的細節,除了販賣民俗的雞賊心理,也透露出他匠人似的偏愛。

一秒鐘每個熱愛電影的人都會為此片感動

終於這一次,他的這種偏愛遇到了國民記憶。一部把電影作為題材的電影不會不好看。這裡有一個樸素的邏輯,看電影的人都是愛電影的人,他們會在電影中看到自己,從而獲得強烈的共鳴。這就像歌迷都愛音樂片、體育迷都愛體育片一樣。更何況,在我們社會主義中國,幾乎每代人都有集體看電影的記憶。

一秒鐘每個熱愛電影的人都會為此片感動

《一秒鐘》的故事據說與張藝謀的早年經歷有關,他對看電影的記憶有著相當的典型性,不僅能引起同齡人的共鳴,也捎帶了後幾代人的童年印象。在文化空巢的年代,電影幾乎是人們唯一的公共娛樂活動,也承載著無數人的夢幻。

我小時住在駐軍部隊大院附近,每到週末,都有大人興沖沖地傳言,今晚部隊俱樂部放映什麼片子。印象深刻的是,為了買一張《少林寺》的電影票,城中大電影院售票口整天排著長隊,每天都會有人因搶票而打架。《大眾電影》曾是唯一的電影雜誌,月發行量創過近千萬的記錄。

那時的人們是真愛電影,因為他們的生活裡,真的只有電影。我們都身處泥淖,卻有人仰望星空。那些愛電影的人,就是那些在困窘的現實中仰望星空的人。如張藝謀所言:總有一部電影會讓你銘記一輩子,銘記的也許不僅僅是電影本身,而是那種仰望星空的企盼和憧憬。

我們為什麼愛電影?電影裡有我們沒能實現的預言、無從經歷的冒險、不可企及的熱愛,電影裡有我們想要的人生。

一秒鐘每個熱愛電影的人都會為此片感動

電影裡有張九聲女兒的一秒鐘鏡頭和他失落的親情。張藝謀將對看電影的國民記憶,濃縮在一個親情故事中,將看電影的意義具象化,也隱喻電影對全民的情感塑造。張藝謀對民間技藝的偏愛得到了充分發揮,把洗片子、放片子這些技術環節拍得細緻入微,並巧妙地融合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中,用充滿溫情的光影開釋了一代人的電影情結。

電影裡有一處情節意味深長。抓捕隊將張九聲和劉閨女抓住後,用繩子捆住丟在禮堂地上,然後像得到獎賞似地坐成一排,一起觀看已經看過八百多遍的《英雄兒女》。當英雄王成對著話筒高喊“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時,抓捕隊成員都神情悲壯,眼中有淚光閃動。

抓捕隊是電影中的“壞人”,他們連一張有張九聲女兒的膠片都要奪走丟掉,好像沒有人性一般,可他們在看電影時,同樣會感動流淚。電影凝結了人類最美好的情感,能夠消弭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與差距。至少在看電影的一瞬間,沒有好人和壞人之分,只有好電影和壞電影的區別。

張藝謀的原片將這一主題表達得更為濃黑。在未刪改的電影中,張九聲的女兒已經死了,而且恰恰死在她在糧店的勞動中——這一處情節很像《活著》中富貴的兒子死於學校組織的義務勞動。因此張九聲對女兒一秒鐘鏡頭的執念更為合理,但對那個時代的控訴也更為激烈。原片也沒有張九聲被釋放的那部分,結尾是張九聲被抓捕隊帶走在大漠黃沙之中。

一秒鐘每個熱愛電影的人都會為此片感動

這麼悲慘的情節,顯然不是一代或幾代人的電影情懷能夠化解的創痛,也揭示了這些年流行的濫情懷面紗之下殘酷的現實。那時的天很藍,那時水很甜,那時人們很淳樸,那時快樂很簡單……可真相是那時吃不飽穿不暖也不安全也不自由,那時看不上電影,才會愛電影。那時大家活得都很苦,電影給了我們彼岸式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