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2021年11月,距離《哈利·波特》電影系列的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上映,已經過去整整20年。

20年過去,“大難不死的男孩”哈利和那間每年9月都會開學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成為了許多人的信仰。

人們樂此不疲地選擇著自己的學院——格蘭芬多代表勇敢,斯萊特林代表野心,拉文克勞代表智慧,赫奇帕奇代表正直;

也在每年8月暗暗期待著,或許某天,貓頭鷹會給自己送來一封來自霍格沃茨的入學信。信裡歡迎他加入這所世界上最有名的魔法學校,提醒他記得從倫敦國王十字車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臺出發。

至今,《哈利·波特》系列在世界的估值已高達250億美元,與此同時,作者J·K·羅琳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位身價過億的作家。

人們感嘆於羅琳的成功,試圖探索她是如何構建出如此龐大卻又精彩的魔法世界,然而事實是,《哈利·波特》是羅琳人生中的第一次成功。

在出版《哈利·波特》之前,羅琳經歷了長達32年的“失敗人生”——貧窮、抑鬱、離異,最絕望的時刻,她曾經想過自殺。

直到一個戴著圓框眼鏡,額頭上有著一個閃電傷疤的黑髮男孩,出現在她的人生中,然後,一些魔法發生了。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和哈利·波特居住的女貞路4號一樣,位於英國格魯特郡的羅琳家中,也有一個位於樓梯下的碗櫃。

和哈利不同的是,羅琳從來沒有居住在碗櫃裡的經歷。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電影中哈利·波特居住的碗櫃

1965年7月31日,7月的最後一天,羅琳出生在一個英國普通人家中。後來這一天也成為了她筆下最著名的人物——哈利·波特的生日。羅琳的本名為喬安娜·羅琳,熟悉她的朋友們會叫她“喬”,而她廣為人知的名字是筆名“J·K·羅琳”,這個筆名的產生,源於1997年。

那年,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以“兒童讀物”的定位得到出版機會。

負責羅琳的編輯希望她能起一個“看起來男性化一點的筆名”,理由是“小男孩們更喜歡看男性作者寫的書。”於是羅琳將自己的名字喬安娜中的“喬”摘出,縮寫為字母“J”,又將自己最喜歡的祖母凱瑟琳名字中的首字母“K”取出,組成了自己的筆名“J·K·羅琳”。

這並不是羅琳人生中第一次被期盼是一位男性,早在她出生那年,父母就曾經盼望她是一名男孩。羅琳的父親是一名飛機工程師,母親則是一位科學技術人員,除此之外,她還有一個妹妹,名叫黛安娜。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羅琳的父母

回看羅琳與妹妹黛安娜小時候的照片,會發現那時,兩人的頭髮總是會被剪得很短。

妹妹的衣服通常是粉色,而羅琳則是藍色——作為家中的第一個孩子,在出生前羅琳曾被期盼是一個兒子,家人給她準備好藍色的衣服,甚至替她取名為“西蒙”。

這件事情成為了羅琳的心結,許多年後,她依然會在採訪中抱怨,父母對自己是一個女孩的失望。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羅琳(右)與妹妹黛安娜舊照

羅琳的母親十分熱愛讀書,母親的愛好也影響著羅琳的成長。當同齡人都熱衷於逛街、看電影、四處瘋跑時,羅琳最大的愛好就是泡在家裡的書房裡讀書、寫小說,以及給妹妹講述自己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

那時,羅琳並不喜歡自己的姓,她更喜歡一個和她住在同一街區的男生的姓——波特。她覺得這個姓“聽起來太酷了”,甚至後來將這個姓用在了自己書中的主角身上。

9歲那年,羅琳跟隨父母搬到鄉下的一棟別墅裡,新家的旁邊有一片巨大的森林,緊靠著森林邊,是一片墓地。

在別人眼中毛骨悚然的墓地,對於羅琳而言卻是個“收集名字的好地方”,後來她把這些蒐集來的名字進行“改造”,用在了自己的小說裡。

而那片森林,則被改寫成了《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茨城堡的“禁林”。年少的羅琳不知道,自己生命中遇到的一點一滴,都將在時間的魔法裡被釀成多年以後的寫作素材。

那一年羅琳12歲。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她的母親被診斷出了“侵略性多發性硬化症”——一種損害運動控制與認知神經系統的疾病,且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療。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羅琳(中間)與妹妹和母親

另一方面,正處青春期的羅琳與父親的關係,也愈發緊張。

在很長一段時間,羅琳與父親的關係都並不好,在她眼中父親十分偏執,掌控欲極強,她曾經試圖在這段關係中做一些緩和,但效果都不盡如意。

母親每況愈下的身體以及與父親不和帶來的沉默,貫穿了羅琳的整個少年時代。後來,在《哈利·波特》的故事裡,羅琳塑造出了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父親角色,但是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父親”這一角色,卻總是缺失。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1983年,18歲的羅琳高中畢業,因為成績優異,她在學校的推薦下報考了牛津大學,卻以失敗告終。在那之後,父母希望她能夠報考一些偏技術類的專業,而羅琳卻堅持想報考古典文學。

在羅琳父母眼中,古典文學幾乎是這個世界上最沒用的專業,他們甚至認為這個專業根本沒有辦法在日後支撐起羅琳的生活。但羅琳依然選擇學習古典文學,畢竟,那是她人生中最感興趣的部分。

回頭看,在《哈利·波特》系列書籍裡,無論是書中的人名、地點或是咒語,都能看出古典文學在羅琳身上留下的影子。

但在當時,父母雖沒想到這個專業會對羅琳有如此深遠的影響,但仍然選擇讓步,同意羅琳進入埃克塞特大學,主修法語與古典文學專業。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羅琳舊照

1987年,羅琳順利從學校畢業,她搬到倫敦西南部的克拉彭,租了一套公寓,找了一份秘書工作。那時,在同事的眼中,羅琳無疑是一位“怪人”:中午與晚上下班後,羅琳從不會和同事們一起去喝酒吃飯,她總是一個人待在咖啡館裡寫寫畫畫,杜撰那些沒人看的小說。

那時羅琳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寫兒童小說,然而有時,靈感的到來總是讓人措手不及。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創作中的羅琳

1990年的夏天,羅琳從曼徹斯特坐火車回倫敦,平日裡,那班火車只需要40分鐘就能到站,但那天卻因為故障,開了整整2個小時。坐在火車上,羅琳無所事事地盯著路邊的牛群發呆,就在這時,一個戴著眼鏡的黑髮男孩,以及一個漂浮著鬼怪的城堡,闖入了羅琳的腦海。

羅琳形容那一刻為:“就像魔法一樣,一個又一個的畫面,塞入了我的腦海之中。”

通常羅琳的身上都會攜帶紙筆,但偏偏那天,羅琳找遍全身,也沒有找到一隻筆,她只好靜靜地坐在火車上,努力將這些念頭用腦子記住。

那天回到家中,羅琳翻出了一個破舊的筆記本,將自己腦海中遺留下的故事記錄下來,那就是《哈利·波特》故事的開端。在羅琳開始動筆寫《哈利·波特》的第六個月,羅琳的母親因病離世。

這一年,羅琳25歲,她想去見母親最後一面,但不被父親所允許,原因是“不想讓她看到母親最後的樣子”。

這成為了羅琳人生中最大遺憾,後來回想起那一刻,羅琳說:“不管她當時怎麼樣,我真的希望自己見到她最後一面。”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這也成為了羅琳在《哈利·波特》書中所反覆闡述的另一個主題:“真相總比謊言和藉口要好,真相反而更容易讓人接受。”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母親的去世以及與父親的疏遠,讓羅琳心灰意冷。

1991年,26歲的她帶著自己為數不多的行李以及《哈利·波特》的開頭手稿,離開愛丁堡去往葡萄牙奧波多,謀得一份教師工作。

在奧波多,她遇見了一位叫做喬什·阿朗特斯的電視臺記者,兩個人很快相戀結婚,並且在1992年10月16日舉行了婚禮。婚後第二年,羅琳與喬什孕育了一個女兒,取名傑西卡。但這段婚姻僅僅維持了十幾個月就宣告破裂,多年後,羅琳的前夫喬什在接受採訪時承認,自己曾在這段婚姻裡對羅琳施加暴力,並將她趕出家門。

後來,羅琳將自己與喬什結婚的那個10月16號,寫進了《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這本書中,書中的占卜課老師特里勞尼曾將這一天描述為“不詳之日”。

1993年,羅琳帶著受傷的心與年幼的女兒離開葡萄牙,來到妹妹黛安娜生活的愛丁堡。愛丁堡的冬天十分溼冷,羅琳和女兒住在一間破舊逼仄的公寓裡,靠著政府的救助勉強度日。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在採訪中,羅琳聊起自己當時的窘迫

失敗的婚姻與人生,讓羅琳陷入人生低谷,那時她常常會覺得一個黑影正在慢慢吸走自己的生命,她開始害怕生活和思考自殺,與此同時,她還被醫生診斷為抑鬱症。

後來她將這種感覺改編為了《哈利·波特》中的“攝魂怪”——一種負責看守監獄、披著斗篷的生物,凡是它出現的地方,都會吸走人們的快樂,讓其想起最可怕的事情。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電影《哈利波特》中圍繞在霍格沃茨城堡外的“攝魂怪”

在絕望與困境中,是女兒傑西卡托住了羅琳的人生,每次望著女兒的面龐,羅琳就覺得自己不能放棄人生,也不能讓女兒成為一名孤兒。

羅琳開始努力對抗抑鬱症——按時就醫吃藥,定期參加病友會,努力找回生活中的節奏。那時,每天在把孩子送去幼兒園後,她就會去到家附近的尼克爾森咖啡店買一杯咖啡,坐在二樓的視窗寫小說。

因為這家咖啡館是羅琳的妹夫羅傑·摩爾開的,所以即使只買一杯咖啡坐一整天,也不會有人來打擾羅琳。

也是在這一時期,她在一臺老舊的打字機上完成了《哈利·波特》第一部的故事手稿。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羅琳

手稿寫完後,羅琳給這本小說取名《哈利·波特與智慧石》,並將故事先後投給了12個出版社,但無一例外地都被退回了。很多偉大的作品都有同樣的命運:在問世之初,不被這個匆忙而膚淺的俗世所接納。

看著眼前被退回的手稿,羅琳第一次認真懷疑自己是否有成為作家的能力。在朋友的介紹下,羅琳接受了一個收入微薄的教學職位,她形容那時的自己:“失敗到了頂點”。也就在這時,羅琳家的電話響了。

打電話的是一家名叫布魯姆斯伯利的出版社——羅琳曾經將自己的手稿投遞給過這間出版社。

電話中,出版社的編輯表示對這本名叫《哈利·波特與智慧石》的書有出版意向。那天,掛了電話後,羅琳激動得在她那間破舊的小公寓裡來回跳舞,並且打電話告訴自己的妹妹這個好訊息。

最終,羅琳的快樂沒有落空,布魯姆斯伯利出版社成為了第一個發行《哈利·波特》系列的出版社。

魔法世界的大門,打開了。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1997年6月,羅琳寫了7年的《哈利·波特與智慧石》正式出版,最初,這本書只出版了500本,且大多數都是在兒童圖書館裡售賣。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哈利·波特與智慧石》在英國發行的第三天,羅琳接到了編輯打來的電話,編輯告訴羅琳,在美國,《哈利·波特與智慧石》的出版權引發了一場競拍,並最終以高達10萬美元的拍賣價成交。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哈利·波特與智慧石》被正式更名為《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在那一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獲得了英國圖書年度兒童讀物,單在英國就賣出了10萬本的銷量。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國內發行的版本

雖然最初是以兒童讀物被推出,但對許多人而言,《哈利·波特》系列更像是一本寫給成年人看的童話故事。

故事裡有階級的高低,也有人性的善惡——好人並不總是會取得戰爭的勝利,壞人的故事中也偶有無可奈何。而作為作者,羅琳也將自己人生中的一些經歷,以“彩蛋”的形式放入了故事之中。

比如,她讀小學時校長的名字為“阿爾弗雷德·鄧恩”——在英語發音中,這個名字與霍格沃茨的校長“阿不思·鄧布利多”極為相近。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哈利·波特》電影前兩部中的阿不思·鄧布利多

再比如,霍格沃茨四個學院的名字,是羅琳在一次搭乘飛機的過程中偶然想起,因為害怕遺忘,羅琳只能將四個學院的名字記錄在飛機嘔吐袋的後面。

而對《哈利·波特》系列貢獻最多的,無疑是羅琳的高中好友肖恩。上高中時,羅琳認識了同班的肖恩,因為同樣喜歡閱讀,兩人很快成為朋友,那時,肖恩總是開著一輛老福特車,一有空他就會帶著羅琳去學校附近的第七大橋上坐著,聊聊人生以及最近看的書。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羅琳與好友肖恩

肖恩和他那輛破舊的福特車組成了羅琳的青春時代。羅琳回憶到:“在鄉下,你有了車就等於有了自由。”

後來,在哈利波特第二部《哈利·波特與密室》裡,哈利的好朋友羅恩也是開著一輛老福特車,帶著哈利追逐霍格沃茨的校車,只不過,和肖恩的車不同的是,羅恩的車會飛。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哈利·波特與密室》中

哈利與羅恩開著會飛的車追趕校車

書中的三個主人公——哈利、羅恩與赫敏,也是從羅琳與肖恩的這段友情中延伸出來的。書中“羅恩”一角,是依照好友肖恩的形象所設立的,而赫敏的形象,則源於11歲的羅琳,而哈利的形象更像是羅琳與肖恩的性格合體。

在《哈利·波特》系列裡,羅琳始終把友情作為主線貫穿其中,因為對她而言,友誼在她的人生中格外重要。

2008年,羅琳受邀在哈弗大學進行演講,在演講中,她聊起了自己這些年來的失敗,也講起了人生中友情的重要。她說:“祝願你們能夠擁有美好的友情,正如我曾經擁有的一般。”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或許,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哈利、羅恩與赫敏,真的存在。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哈利和他的好朋友羅恩與赫敏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2007年7月21日,在愛丁堡酒店的552房間裡,42歲的羅琳完成了《哈利·波特》系列最後一本書的撰寫。

從1990年到2007年,羅琳與自己筆下這個魔法世界共同生活了整整17年。寫完的那一天,羅琳大哭了一場——這在她的人生中並不常見,無論日子多麼苦,羅琳都很少哭泣,她說:“我上一次這樣大哭,還是在我母親去世那一年。”

毫無疑問,《哈利·波特》系列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至今,這個系列的7本書已經被翻譯成65種語言,並被翻拍成了8部電影。

“哈利·波特”這一品牌的估值達到了250億美元,與此同時,也讓羅琳變成了世界上第一位身價過億的作家。

而在故事之外,羅琳的人生,也逐漸走入正軌。2001年,羅琳與麻醉醫生尼爾結婚,婚後兩人育有兩個孩子,取名戴維與麥肯齊。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羅琳與第二任丈夫尼爾

當然,隨著名氣逐漸變大,羅琳也時常需要面對人生中的困擾:

有人會跑到羅琳家門口翻她家垃圾箱,試圖尋找一些《哈利·波特》的手稿;有人會在她去度假躺在沙灘上時,用長鏡頭對著她不斷拍攝;

有小偷闖入羅琳家,偷走了母親留給她的紀念品;有記者敲開她好朋友的家門,拿出一沓錢來求好友們講出“羅琳不為人知的故事”。

甚至有記者花費長達一年的時間跟在羅琳孩子們的身後,觀察他們是否會因為母親的名氣而被寵壞。

羅琳似乎正在經歷她筆下所書寫的哈利·波特的人生。在書中,魔法世界的名人、大難不死的男孩哈利·波特成為了大家的一種信仰,同時,也被賦予了更多期待。

他的人生被不斷放大,他所要承擔的責任也不斷累加,更多的惡意與曲解出現在他的人生中——那是成名的“代價”。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哈利·波特》中

因為“說謊”而登上《預言家日報》的哈利

看起來,在那個用咒語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的魔法世界裡,也無法解決人性帶來的難題。就如現實世界一般,最不可控的,永遠是人心。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今年,是《哈利·波特》圖書系列完結的第14年了,而書中的主角哈利·波特,今年也已經41歲了。

雖然書中的魔法故事走向了終結,但魔法卻並沒有消失。每年仍然有許多人,走進那個絢爛繽紛的魔法世界,被其中的故事所感動。

至今,人們談論起《哈利·波特》,總會聊起真誠、勇敢、誠實,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看見邪惡、欺騙與自私。似乎每個關於人生的議題,都能在那個魔法世界裡找到對應。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羅琳曾經說過,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四個學院裡,她最喜歡的學院是赫奇帕奇。在一定程度上,和其他三個學院相比,赫奇帕奇顯得最為普通——斯萊特林的學生代表野心,格蘭芬多的學生勇敢無畏,拉文克勞的學生智力超群。

只有赫奇帕奇,擁有的是“真誠、正直與忠誠”。

但回頭看,正是這些看起來普通的詞語,卻足以滿足大多數人對於“幸福人生”的定義:不需要經歷太多大風大浪,也不一定要擁有太多野心與勇氣,單單是真誠、正直地度過這一生,已經很難了。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在《哈利·波特》故事的最後,男孩哈利打敗了黑魔王伏地魔,收穫了愛情,他最好的朋友赫敏與羅恩依然陪伴在身邊。

故事的結局看起來完滿,但是這一路,哈利卻在不斷失去:失去父母、失去教父、失去老師、失去朋友……或許,人們永遠沒辦法定義,什麼樣的人生才算完滿。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

《哈利·波特》系列大結局

三個好朋友都擁有了自己的家庭

曾經有人問起被稱為“成功女性”“富豪作家”的羅琳,怎麼樣定義“幸福人生”。

羅琳引用了出現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的“厄里斯魔鏡”——在書中,當人們站在這面鏡子前時,會看到自己心中最真切的渴望。站在鏡子前,從小就失去父母的哈利,看到的是父母站在他身後;而渴望得到關注的羅恩,看到的則是自己獲得了許多成就。

羅琳說:“如果有一天,你站在鏡子前,看到的就是你自己,那說明你已經擁有了一個幸福人生。”

不知道,如今56歲的羅琳站在鏡子前,是否幸福到能夠只看到自己,但唯一確定的是,鏡中的景象和她30歲那年看到的,已經截然不同了。

離婚、抑鬱的女人,和她的250億丨百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