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空虛的財富和愛情——《了不起的蓋茨比》

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是1920年代美國的百科全書,需要從作者菲茨傑拉德說起。菲茨傑拉德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把自己的筆觸直擊社會弊端,並寫出了“美國夢”的破滅,以及由此產生的個人內心的悲痛。《了不起的蓋茨比》有著宏大主旨,對於那個時期美國社會有全景式觀照。菲茨傑拉德筆端所陳的社會,時間上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8年)後,經濟大蕭條(1929年)還沒有來到的10年間,這個10年,因為技術的長足發展,物質經濟得到極大發展,但傳統的清教徒道德卻已土崩瓦解,缺乏道德約束的社會,享樂主義大行其道,人心不古,充滿了各種社會問題。

就如目前的天國王朝一樣,是“一個奇蹟的時代,一個藝術的時代,一個揮金如土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嘲諷的時代”。在這個時代的燈紅酒綠中,普通民眾充滿了對浪漫的渴求,社會表面奢華背後充滿了空虛和無奈,所謂的上層社會思想正處於“荒原時代”。想想看,《甄嬛傳》這樣人心惟危勾心鬥角的肥皂劇與千古不滅跨越星球愛戀的《來自星星的你》,能夠同時流行不悖,前者代表的社會劇烈競爭及後者對單純愛情的極度渴望,兩者社會情緒交織,恰如一枚錢幣的兩面,看似毛肚實則核心統一。

空虛的財富和愛情——《了不起的蓋茨比》

這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一版改編。電影用濃烈的色彩和讓人眩目的奢華打造了一個熠熠生輝的上層社會的紐約,但是淡化的遠景呈現出了一種視覺上的舞臺感與孤獨感。人物和故事又像現實又有一種夢的感覺,相當契合原著。但是最出彩的不得不提那《Young and Beautiful》的主題曲,把中間蓋茨比家中那段短暫狂歡襯托得極其美好,又有種美好即將逝去的糾結感。關於主題,其實原文的最後已經說的極清楚:蓋茨比一生追求的是那盞綠燈。

在那裡有理想的黛西,他永遠的女神,或者說一年一年漸行漸遠的極樂未來。但是黛西並不是女神,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蓋茨比所追求的,實際上並不存在。尼克作為一個旁觀者,他清楚的知道奮力前行的小船隻會倒回過去,但他在感慨的同時,也對蓋茨比這樣真誠追求的失敗者報以讚許,認為他是了不起的。

空虛的財富和愛情——《了不起的蓋茨比》

於是我知道了Gatsby的死是必然的了。這樣的結局幾乎是註定的。在銀幕上的三角關係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在愛情中,越是單純善良,越是傷痕累累,越是愛的瘋狂,越是更早滅亡。而小李子真是不幸,又一次死在了水中。只是這一次,我沒有眼淚,沒有傷感,沒有有情人不能成眷屬的絕望,因為我知道那只是一場孤獨的夢而已,作家的旁白帶來的是那個身處其中卻又置身事外的視角,這種旁觀讓我明白那個懷揣夢想屌絲逆襲的少年從來不曾有過希望,一切只是他用盡心力編織的一個美麗的夢。而夢醒之後,只有一個人醒來的悲涼與惆悵。

這種惆悵,是一種明知花開短暫卻無能為力的挫折感。它讓我一絲憤怒也無,甚至對Daisy一絲恨意都生不出來。因為我知道這是註定的,無力對抗的,每一個平凡少年在追尋女神的途中都要對抗的,那種不可抗拒的所謂命運。因為,在這樣一個過程中,終其一生,我們對抗的都只是自己的想象。我們越強大,想象越強大,它讓人在愛情中迷失方向,愛越深,坑越深。終有一天這個坑會埋葬我們自己。

空虛的財富和愛情——《了不起的蓋茨比》

可想而知,再到這一部《了不起的蓋茨比》,為了還原美國東海岸20年代奢華的上層社會的面貌,導演一定會極盡其華麗風格。查了一些相關資料,影片中的諸多奢華場景皆由Prada掌門人繆西婭·普拉達與《紅磨坊》服裝設計師凱瑟琳·馬丁合作。據統計,影片中兩個派對場景設計了40多件禮服,諸多奢侈品牌還提供了近600套男士服裝:帥氣寬鬆的格子西服,紳士風情濃重的平頂禮帽……該片既完美展現1920年代的華麗妖嬈,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每個角色的穿戴都傳達出每個角色所代表的文化、階層在當時社會中的狀態。

而電影裡主要有兩處豪宅更將奢華直接地呈現在熒幕之上:一處是黛茜和現任老公住的豪宅,一處則是蓋茨比住的豪宅。暫且不說這兩座豪宅中極致華美的傢俱陳設,每當蓋茨比伸手去抓住與他隔海相望的另一棟別墅所發出的藍光之時,眼前這一切琳琅滿目的奢華都敵不過蓋茨比追逐逝去那五年愛情的美好願望,這也是蓋茨比購買這套豪宅的原因。

空虛的財富和愛情——《了不起的蓋茨比》

而未成名的作家尼克可以說是“美國夢”的又一代表。一個默默無名的小作家,必然不會得到社會上人的重視,剛開始,尼克也全然無感,就算當他被蓋茨比帶到上層人社會之中,受到投機商人的無禮問題之時,他也覺得無所謂。然而,當他在看盡這一切虛情假意的社會面具的真相之後,對他來說,傾訴已然變成一種折磨,於是他付諸到紙上,將他知道的一切有關蓋茨比的故事寫了下來。可以看出,尼克對蓋茨比的懷念之情,原本書名就叫“Gatsby”(蓋茨比),但是為了表達他的尊敬與懷念之情,他用手寫上了“The Great”(偉大的,了不起的)。

對於尼克而言,蓋茨比這一人物能為了愛情放棄一起,矢志不渝,已然成為他心中最為尊敬與偉大的人物。於是,在影片最後,當尼克再次步入蓋茨比以前所住的豪宅,眼前的物是人非,讓他悵然若失。只不過,這一刻的尼克完成了自己“夢”——成為作家,而這一“夢”雖沒有萬貫家財,卻也是“美國夢”的實現。

空虛的財富和愛情——《了不起的蓋茨比》

這一次小說改編的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由巴茲·魯赫曼執導,對於曾經導演過歌舞片《紅磨坊》的導演來講,我們絲毫不懷疑其對於描繪浮華世界的掌控能力。在影片《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導演儘可能的展現出了原著小說中對於20世紀20年代紐約上流社會夢幻世界的描繪。不論是影片中的人物服裝還是場景設定,導演都極盡奢華之能事,處處彰顯出一種極致的華麗,呈現出上世紀20年代上流社會對於物質與財富的極度追逐與迷戀。特別是對於蓋茨比那個豪華別墅的展現,燈火璀璨、徹夜笙簫、紙醉金迷,透過蓋茨比的這一“夢幻莊園”窺視著當時整個美國社會所追逐的玩樂主義,為觀眾勾勒出了一個紐約都市的浮世繪。

影片《了不起的蓋茨比》表層敘事是在講述一個悽美的浪漫愛情故事。年輕時期的蓋茨比對黛西小姐一見鍾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但由於兩人家境懸殊,黛西因蓋茨比的貧困潦倒而與其分手,轉而與出身富豪家庭的紈絝子弟湯姆結婚。而蓋茨比卻始終對於黛西念念不忘,立志成為有錢人,在五年之後終於成為富翁,於是在黛西房子的對面建造了一座豪華別墅,徹夜笙簫,只因能與黛西隔海相望,有朝一日能夠破鏡重圓。影片表面上是在講述一個愛情故事,但是其核心卻是在講述夢想的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