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天堂電影院》:在電影裡看別人看電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對於電影愛好者來說,上映於1988年的義大利影片《天堂電影院》,絕對是熟悉的老朋友。

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這部電影的主要故事脈絡:

小鎮男孩託託從小就對電影好奇,並與鎮裡唯一的放映師阿爾弗雷多成為了忘年之交。阿爾弗雷多因意外雙目失明後,託託成為了小鎮裡的電影放映師。長大後的託託初戀受到女方父親的阻撓,託託在阿爾弗雷多的鼓勵下離開小鎮,闖出一片天地,在30年後成為了著名的導演,與此同時,阿爾弗雷多去世,天堂電影院也被摧毀。

《天堂電影院》:在電影裡看別人看電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部影片給人的感覺非常奇妙,就如同一杯香醇的老酒。你只能自己去感受,卻不能透過言語向其他人百分百傳遞出觀影時的那份獨特。

這個故事講述了託託半生的親情、友情與愛情。

片中對親情的表達相對於另外兩項來說算是比例較小,但絕不可忽視。父親在遠方服兵役並戰死,母親一個人拉扯著年幼的託託和妹妹,日子不可謂不艱辛。

古靈精怪的託託卻意外對電影著迷,有一次把母親讓他去買東西的錢拿去買了電影票,結果被母親打罵,幸好阿爾弗雷多幫他解圍。還有一次是他偷藏的膠捲引發火災,差點傷到了妹妹,母親氣得再次打罵他。

《天堂電影院》:在電影裡看別人看電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苦難的日子裡,小託託所有的快樂幾乎都是從阿爾弗雷多的電影裡所得到的。在親情層面上,母親給他的訓斥遠比慰藉多。這樣的母親似乎讓我們理解了託託為何30年遠走他鄉,不再回頭。

但電影裡對親情的詮釋,遠不止這麼單薄。當年老的母親與也不年輕的託託再次交談,我們才知道母親的深情。託託在電影院上班的時候,母親總是會為他留門,等他回到了家才會去鎖上門鎖並安心入睡。同樣也是母親,哪怕30年未見,依然明白自己的兒子對待感情是怎樣的一個態度。她知道自己的兒子一定會在阿爾弗雷多的葬禮上出現,也知道這麼多年,他的愛情只屬於一個人。

電影時長是有限的,它能反映部分人生,卻不能代表全部。正如我們從前面的片段完全看不出母親背後的深情,卻能在若干年後的講述片段中知道片段以外的事。

相信對大多數觀眾來說,這部影片的友情部分都是最令人動容的。電影放映師的身份讓阿爾弗雷多遠比鎮上的任何一個人更接近哲學家。

《天堂電影院》:在電影裡看別人看電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無論是在日常的交談中用電影臺詞逗小託託;還是放映電影時讓託託從電影中認識整個世界,發展對電影的興趣;在託託被母親斥罵時為他打掩護;在託託陷入愛情時,為他講述意味深長的愛情故事。

哪怕年齡有差異,這段友情從來也不是單向的。在阿爾弗雷多參加考試時,託託最終還是伸出了援助之手;意外的火災來臨時,其他人都是驚慌逃竄,只有年幼的小託託逆著火光而行,救了阿爾弗雷多一命。

託託的人生與電影密切相關,而這種關聯是由阿爾弗雷多建立起來的。

阿爾弗雷多在託託和他初戀分開時沒有正確傳話的行為令部分人困擾。從一個成年人的角度,很能理解他這樣的行為。不被女方父母祝福且百般阻撓的感情終究難以圓滿,而阿爾弗雷多更像是託託的父親,從一個父親的角度來說,他並不希望託託在感情的泥沼裡越陷越深,而是希望他不負青春,闖蕩出一片新的天地。事實證明他是對的,託託真的成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導演。

《天堂電影院》:在電影裡看別人看電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果說這部戲的高光之處在於對友情的詮釋,那麼這部戲中相對被詬病最多的地方便是對愛情的演繹。其實不管是初戀的初遇、相處還是破碎都算是非常經典的畫面,但為人不解的,便是30年後的再相遇。

再次相遇,物是人非,欲語淚先流。他們互訴了這些年深藏於心的愛意,卻再也不能在一起。說實話,這段情節的演繹讓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我個人甚至覺得有一些畫蛇添足,當然這隻代表我個人的觀影感受。

影片結尾處,頭髮花白的託託將阿爾弗雷多那些年刪減過的電影吻戲片段連在一起放映,算是全篇劇情的最高潮。那些缺失的愛情似乎又回去了,但託託人生中的愛情卻彷彿永遠被剪掉了,這樣的呼應很有觸目驚心之感。

《天堂電影院》:在電影裡看別人看電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電影裡的愛情情節都是那麼的令觀眾期待,可惜當初卻不能被放映,但這也不影響整部電影故事的完整度;失敗的初戀幾乎給託託的人生留下了沉重的印記,但他的一生依然豐富多彩,他的事業便是他的夢想,也是非常卓越的成就。

只是電影裡那些不斷向前放映的愛情,能在幾十年後的時空中,依然觸動觀眾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淚溼滿襟。

《天堂電影院》:在電影裡看別人看電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