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洛麗塔》:蘿莉的鼻祖,慾望的深淵

“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ee-ta”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蘿莉”這個詞,由於日漫等二次元文化的盛行,“蘿莉”也被許多人視為女神。我們且不論這種大眾喜歡“蘿莉”現象的好壞,先讓我們走進文學史以及影史上最經典的蘿莉形象——洛麗塔。

《洛麗塔》:蘿莉的鼻祖,慾望的深淵

1997年電影《洛麗塔》劇照

顧名思義,蘿莉一詞正是來源於洛麗塔,而洛麗塔是一個小女孩的名字,也是一本書,一部電影的名字。

開始這一段英文是美國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英文原著《洛麗塔》的開頭,此開頭堪稱文學史上最經典的開頭之一:

洛麗塔,我的希望之光,我的慾念之火,我的原罪,我的靈魂,洛—麗—塔。

這段話,無論是看英文還是看中文,它都美得令人心碎,一如這部影片的基調。雋永而哀傷,壓抑而浪漫。

我們要注意的是,我們是想要觀看想要理解1997年這部電影《洛麗塔》,那我們為何還要研究原著呢?原著的文學性那麼高不應當是一些文學研究者們的工作嗎?

是的,但是原著呈現的故事與人物是模糊的、朦朧的美,而電影把這種美具象化,電影只是導演對於納博科夫原著的一種解讀。如果說電影是由光影人物交織而成的一部視覺盛宴,那麼原著則純粹是由文字構築的美的意境。所以最好是兩者結合著看,更能使人的身心生出一些新的東西來。

《洛麗塔》:蘿莉的鼻祖,慾望的深淵

拋開一切的文學感、文藝感,這部電影只是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男主亨伯特由於14歲初戀安娜貝爾的死亡而只喜歡少女,俗稱“戀童癖”。他在去美國一所大學的任教途中想找一所房子居住,在找房子的過程中看到了房客夫人的女兒:13歲的洛麗塔,於是慾望驅使著他一步步接近洛麗塔,並與房客夫人結婚,不過結婚也只是為了接近洛麗塔。後來房客夫人由於車禍去世了,亨伯特順理成章成了洛麗塔的“繼父”,並與她發生亂倫關係。隨著洛麗塔的長大,洛麗塔逐漸意識到這種家庭關係是不正常的,於是她渴望逃離父親的掌控。在一次旅途中她成功出走,逃離了父親。起初亨伯特一直在尋找她,後來放棄了尋找,三年後亨伯特收到洛麗塔的來信。洛麗塔稱他為“父親”並告訴他自己已經結婚並且懷孕,需要父親的金錢資助,亨伯特雖然傷心但還是給了她4000美元。洛麗塔說出當年拐走她的人是劇作家奎迪,亨伯特十分憤怒槍殺了奎迪,並被警察逮捕。後來因病死於獄中,同年聖誕節洛麗塔因為難產去世。劇終。

《洛麗塔》:蘿莉的鼻祖,慾望的深淵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悲劇,是一部由於男主慾望造成的悲劇。無論亨伯特如何開脫,如何表現出自己對洛麗塔的愛,他毀了洛麗塔的一生——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但是這些文字,這些臺詞的確很具有迷惑性:

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樣都可以,但只要我看她一眼,萬般柔情便湧上心頭。”

“我現在想到歐洲野牛和天使,想到顏料持久的秘密,想到預言性的十四行詩,想到藝術的庇護所。”

“當時我耳邊響起一片兒童的歡笑聲,令我心灰意冷的不是身邊沒有洛麗塔,而是笑聲裡沒有她。”

這樣的文字令人著迷,讓人覺得亨伯特對洛麗塔是有情感的,而不是單純的慾望關係。而且亨伯特的這種情感絕望而畸形,它依附於慾望,起源於14歲初戀的死亡,最後被洛麗塔點燃。這種情感著實禁忌而致命,它不是正常的愛情或者親情,它病態離奇,在納博科夫天才的敘述中呈現一種美感。

所以與其說亨伯特對洛麗塔有情感,不如說這只是納博科夫為了使自己的小說更具美學性而增添的東西。

但是在所有表面的亨伯特對洛麗塔瘋狂的愛之下,有誰關注到了洛麗塔?這樣一個小女孩,亨伯特描述她為“小妖精”,她的媽媽說她“輕佻、放縱、調皮、愛說髒話愛搞亂”。洛麗塔真實的形象我們無從知曉,因為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僅僅只是男主視角的洛麗塔。男主視角的洛麗塔是什麼?不就是電影中的形象,性感調皮迷人極具誘惑力。但是這並不是洛麗塔真實的形象。男主是一個戀童癖,自然所有漂亮的小女孩在他眼中都極具誘惑力。所以,洛麗塔這個形象並不具有個體性,我們根本分析不出來這個小女孩與其他小女孩的不同。

她更像一種符號,一種象徵,代表美、純真、光明、生命。但是她的結局是悲劇的,這悲劇的根源在亨伯特的慾望。所以我們不妨認為洛麗塔象徵著“被人性中的原罪扼殺的美好”。

《洛麗塔》:蘿莉的鼻祖,慾望的深淵

即使是在現在,洛麗塔仍然是一種美的符號。人們喜歡洛麗塔正如亨伯特愛洛麗塔一樣,因為人有原罪與慾望,他們本身不具備洛麗塔的純真與生命力,不具備就想擁有,想每天都看著這樣的純真與生命與可愛在自己面前跳來跳去。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請注意不要讓你的慾望傷害、扼殺任何一種美。

《洛麗塔》:蘿莉的鼻祖,慾望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