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港影:雙週一成的神話,與幕後推手的角力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雙週一成是香港影史上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其在影壇的影響力,就如四大天王在樂壇的呼風喚雨盛況一般,並無二致。

但除了演員和歌手本身的實力之外,身為幕後推手的電影公司和唱片公司功不可沒。

而這個問題一般會被忽略。

我們嘗試覆盤。

看神話如何鑄成。

港影:雙週一成的神話,與幕後推手的角力

香港十大票房榜現有最早資料從1969年開始。

邵氏承襲六十年代威勢,霸榜前十,張徹與王羽的名字開始閃耀。

1970年,擔任邵氏兄弟公司執行長的鄒文懷,因為對公司的吝嗇薪金制度不滿而離職出走,與何冠昌及梁風共同成立嘉禾公司,併購入國泰片場舊址,更名為嘉禾製片廠。

1971年,李小龍回到香港,與邵氏電影商談合作未果。

這兩件事情,改變了香港影壇的格局,其後李小龍以1。5萬美元的片酬與嘉禾簽下了兩部影片《唐山大兄》和《精武門》,而在1973年,李小龍在《龍爭虎鬥》上映前六天猝然離世,失去李小龍的嘉禾全線潰敗,邵氏重奪年冠並佔據前十榜七席,但這個時候,邵逸夫下了一步臭棋。

初露頭角的許冠文拿著自己編寫的劇本《鬼馬雙星》找到邵逸夫,但他提出了一個邵逸夫無法接受的條件,那就是與邵氏電影合資拍片、共分利潤,邵逸夫以劇本太差為由斷然拒絕,正為失去李小龍發愁的嘉禾電影幫助許冠文創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其後開啟了五年四奪年冠的強勢影路。

許氏兄弟的崛起扭轉了戰局。

1977年,許冠文沒有推出作品,邵氏電影趁隙拿了最後一次年冠,然後在1985年宣佈停產,成龍則在七十年代末從羅維影視轉投嘉禾,成為嘉禾的新王牌。

八十年代初,新藝城影業公司異軍突起。他們重金從許氏影業挖走許冠傑,以模仿好萊塢風格的《最佳拍檔》系列連續三年奪得年冠,期間嘉禾依靠洪金寶和成龍兩大巨星扳回一城,但隨著周潤發的崛起,嘉禾顯出頹勢。

香港影壇步入雙週一成年代的前夜。

港影:雙週一成的神話,與幕後推手的角力

在1986年到1990年的五年時間裡,周潤發三奪年冠兩次破紀錄,期間還奪得三個金像獎影帝,13部作品進入十大票房榜,同期成龍一次年冠破紀錄外加五部作品進入十大票房榜,差距非常大。

意味著幾乎整個八十年代,新藝城依靠許冠傑和周潤發這兩張王牌爆發,令嘉禾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這五年也是周潤發佳作頻出的階段,經典代表作《英雄本色》、《龍虎風雲》、《監獄風雲》、《秋天的童話》、《阿郎的故事》及《賭神》等都在這個時期,永盛電影也開始借力冒頭,憑一部《賭神》初嘗年冠滋味。

1990年,周星馳橫空出世,奪得年冠打破紀錄並有三部作品衝入十大票房榜,其中一部《賭俠》即與永盛電影合作,而以《賭聖》為標誌,正式拉開了雙週一成爭霸的序幕。

新藝城則在1991年拍了《蠻荒的童話》之後退出江湖。

而在這個十年,周星馳獨霸了五次年冠,其中1990 年至1993年四連霸,周潤發於1994年憑《賭神2》登頂後遠離了香港市場,其後被壓制許久的成龍發力,連續三年奪得年冠,1998年惜敗《風雲之雄霸天下》之後正式登陸好萊塢。

神話年代宣告結束。

港影:雙週一成的神話,與幕後推手的角力

票房的部分奧秘其實盡如上述。

首先是題材的作用。

喜劇、動作和槍戰等型別具有天然優勢,而這幾種型別幾乎可以打破文化和年代壁壘,不管在什麼年代,也不管在何種文化背景下,它們始終都是受到觀眾歡迎的型別,而在香港電影嚴重衰微的今天,動作和警匪電影始終有一席之地,也是一個恰當的註腳。

其次就是演員們的天賦與能力。

從李小龍到許氏兄弟,從成龍、周潤發到周星馳,是他們而不是別人的名字如斯閃耀當然是有道理的,並不是一些人張口就來的“誰都可以”。

最後也與各大電影公司的幕後角力有關。

周潤發的巔峰與新藝城的崛起一路,周星馳的巔峰與永盛同路,而成龍的巔峰是嘉禾最後的輝煌。

從嘉禾與邵氏的爭霸開始,到後期新藝城、德寶和永盛的各領風騷與崛起,再到今天群雄並存的安樂、寰宇、寰亞和美亞、英皇等電影公司,或也可延伸到內地市場的情況。

以前見過有人疑惑,為何即便製作精良、極為優質的香港電影,目前在內地的票房天花板仍然以十億級為限?

其實在觀影風向和質量之外,必然也與檔期和排片等因素會有一定關係。

所以票房是綜合、多元的合力作用。

港影:雙週一成的神話,與幕後推手的角力

當然這個問題其實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現象。

就像NBA的得分王,隊員通常都會為最強的球員輸送機會。

雙週一成也不脫此例。

但也正好反證,他們就是時代最強。

不愧神話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