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你以為你知道,其實你什麼都不知道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你以為你知道,其實你什麼都不知道

這本書的書名一直有聽過,但一直不懂什麼意思,覺得好繞啊,這次讀過內容後才算明白。簡單說就是:生命中有些看似輕鬆的選擇,卻是人無法承受的。

記得《老友記》某一集中的一個情節:大家一起玩畫畫猜謎的遊戲。Rachel畫了一個像小豌豆的形狀,然後點了一堆點點,Joey居然猜出: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而Monica畫得很明顯,居然沒被猜出,惹得她一頓白眼。

本來以為哲理小說會枯燥,沒想到這麼有趣。能看懂這本小說,覺得非常開心。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你以為你知道,其實你什麼都不知道

1. 人生是一條單行道。

對於這本書書名的翻譯,這麼多年來,有些變化。從一個方面也反映出不是一本很容易的小說,人們對於這本小說哲學道理不斷解讀,自然對譯名也就不斷糾結。我選擇了一個我記憶中最熟悉的譯名。

開始一直不懂書名是什麼意思,覺得好深奧啊。所以從第一句話開始,就讀得很認真,生怕錯過一點就跟不上作者思路了。讀著讀著就明白作者書名想表達的意思了。

人生就是由一個個偶然構成的單行道:沒有規律、不可更改。一個偶然不出現,人生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是這樣,那人生的意義在哪裡呢?作者開頭一直是圍繞著這一點在講:

“We can never know what to want, because, living only one life, we can neither compare it with our previous lives nor perfect it in our lives to come。”

And what can life be worth if the first rehearsal for life is life itself?

That is why life is always like a sketch。 No, ‘sketch’ is not quite the word, because a sketch is an outline of something, the groundwork for a picture,

whereas the sketch that is our life is a sketch for nothing, an outline with no picture.

2. 真相永遠不是我們以為的真相。

這本書裡,敘述了很多人物關係:夫妻間、父子間、朋友間、情人間……這些人與人的關係,很大程度上由一個個誤解構成。彼此都以為很懂對方,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完全擰巴的。

丈夫以為性與愛是分開的,妻子認為是統一的;丈夫以為自己是妻子的天,結果離婚後妻子過得更加開心;朋友以為男主是因為愛國而回國,其實不過是為了一個女人;男人以為情婦愛自己到極致,情婦卻已經開始想要擺脫他了……。

真相和我們以為的真相永遠不一樣。

作者透過轉換視角的方式,把事件的背景和人物的真實想法擺到讀者面前,讓大家看看,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到底有多大。

你想要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你害怕的也可能正是你需要的:男主以為自己想要的是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不得不承認,如果男主的生活不和女主相連結的話,他的確可以活得非常輕鬆),但離開才發現,這種生命之輕是無法承受的;以為自己害怕承諾害怕婚姻,結果發現自己離不開:

“He suddenly recalled the famous myth from Plato‘s Symposium: People were hermaphrodites until God split them in two, and now all the halves wander the world over seeking one another。

Love is the longing for the half of ourselves we have lost.

小說中的人物不停地在反思,總想從經歷中總結出點什麼。可如果人生只是一條單行道,總結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

那這本書到底在講什麼呢?對這本書的理解當然離不開政治背景,但它並沒有很正式、很嚴肅地講政治;講兩性關係?好像又不具有獨一無二的代表性,而且這樣去解讀它,似乎又有點小看了它。

也許就是那種,在任何背景下、任何關係間,從毫無意義中,不斷思考人生的意義、不斷尋找自我、不斷選擇、不斷探尋的狀態,還有那種對於真實的極致追求,才是深深地打動讀者,引起一代代人共鳴的地方。

3. 可以一輩子讀下去的小說。

小說就像是一個有著有趣靈魂的人,故事情節就是靈魂所依附的肉體。

每次百度到內容簡介時,感覺就是:沒錯,人的確是這個人,但是靈魂被抽走了。這本小說尤其讓人有這種感覺。

因為算是一部哲理小說,如果只介紹人物情節的話,就丟掉了最重要的思考部分。任何對人物情節的討論,就像討論一個沒有靈魂的肉體到底哪裡美哪裡醜一樣,不會完全錯,但缺少了只有靈魂才能賦予肉體的靈動,整個感覺就不對了。一定要親自讀後,才能感受到靈魂到底有多有趣。

對於讀懂了這部小說(或者說,我覺得我讀懂了)這件事,感到很意外。和高深的文學評論雖然不能比,但整個閱讀過程是順暢而愉快的,而且有種感動,原來自己對生活的某些感受,並不是閒來無事的無病呻吟,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有著同樣的認同。

也許早個十幾年讀,可能讀不出那種感受;也許過個十幾年再讀,可能會讀出更多。

誰知道呢,畢竟對於靈魂的解讀,可能終其一生,也是無法做到百分百精確吧。

強烈推薦。

“A girl who longs for marriage longs for something she knows nothing about. The boy who hankers after fame has no idea what fame is. The thing that gives our every move its meaning is always totally unknown to us. ”

“And again he thought the thought we already know: Human life occurs only once, and the reason we cannot determine which of our decisions are good and which bad is that in a given situation we can make only one decision; we are not granted a second, third or fourth life in which to compare various decisions. ”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你以為你知道,其實你什麼都不知道

(喜歡請轉發評論,謝謝~)

一起來讀更多中英文小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