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林青霞:美人遲暮留風骨

林青霞:美人遲暮留風骨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她還年輕,光影聲色裡,煙雨重鎖江南深處,或黃沙漫漫西風烈烈,但聞鑼鼓如鏑,但見刀劍如風,她是瑤池仙堡堡主,她是練霓裳,邱莫言,名劍,她是東方不敗,有時她是慕容嫣,有時她也是慕容燕……大碗喝酒,歡聲暢笑,縱橫江湖,快意恩仇。這樣的女子,前世應是唇紅齒白劍眉星目的男兒吧,一襲月白長衫,仗劍江湖,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然則今生今世,當人們說起她的名字——林青霞,往往又會及時補上一句:哦,林大美人。她不在江湖已有十多年,在她身後那蒼茫的遠方,她和她的故事,人們四季傳唱。

林青霞:美人遲暮留風骨

當她歸來,往事不必重提。青春玉女或英氣女俠,都已與她無關。她是一個寫作者。她說,我的願望是60歲能當上藝術家。滄海一聲笑回頭去看,1972年,林青霞18歲,在臺北西門町逛街,人群熙熙攘攘,可她的美麗沒有什麼可以淹沒,星探發現了她,自此步入演藝界。次年,一部《窗外》令她美名遠揚四海。後來的許多年裡,忙著拍戲,忙著戀愛,忙著受傷,忙著結婚,忙著隱退,彷彿一個美麗的陀螺,旋轉,旋轉,停不下來。多年之後,再談起那些時光,她不由得感慨:“我以前拍戲拍得睡覺都沒時間,當然就更沒時間看書了,而且我有閱讀障礙症,連一本選單都需要看很久。後來,我覺得我需要文化美容,即便是聽聽書也好,聽聽《紅樓夢》,聽聽唐詩宋詞,更要聽聽蔣勳老師的藝術課程。”人需要讀書,多讀好書。用莎士比亞的話說,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歌德也說了,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林青霞:美人遲暮留風骨

道理聽起來太過玄乎,莫若林青霞來得實在——文化美容。倘若認真算起來,林大美人用“文化美容”是從婚後隱退演藝界開始的。1994年,她嫁與香港製衣大王邢李為妻,自此洗盡鉛華,不問江湖世事。自在,悠閒,讀書,旅行,還報名至香港城市大學進修書法。學堂裡來了大美人,許多人紛紛趕來看,為不影響教學,校方只得在林青霞習字的教室窗玻璃上貼了防窺膜。讀書,有感,自是要動筆寫下。不過,那時候林青霞從未想過寫給別人看,她只寫給她自己,就像她讀書,並未想過研究學問,只不過是想在書中與自己相遇,省視己身,對話談心。2004年秋,詞壇教父黃先生邀請林青霞為報紙撰寫專欄。雖和叔是好友,但林青霞以“不敢獻醜”婉拒:“我從未在報刊上發表過文字,(開專欄)想也不敢想。”兩個月後,也即11月24日,叔去世,演藝圈人士紛紛悼念。

林青霞:美人遲暮留風骨

林青霞心下悽然,她說:“他去世後,我總覺得應該做點事紀念他,就在給他辦追思會的第二天,我坐在桌前,提筆一口氣寫了兩三千字。”這篇文章就是刊載於《明報》2004年12月15日的《滄海一聲笑》。看過文章的朋友都認為林青霞文筆清麗流暢,鼓勵她繼續寫作,《明報》也發出邀約,要為她開專欄。她猶豫,丈夫邢李鼓勵她:相信自己,文章就是有感而發,從心底湧出落到紙上,用心寫出的文字自是動人。林青霞不再推拒,為《明報》撰寫專欄“夢書房”,每週一篇隨筆。其實,早在1990年,林青霞就和“作家”結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