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源泉》:我可以為你死,卻不能也不願只為你而活

“I could die for you, but I couldn‘t and wouldn’t live for you。”

《源泉》:我可以為你死,卻不能也不願只為你而活

真的愛死作者寫作的這種調調了,看的時候一直覺得好激動啊,不是因為情節的跌宕起伏,而是因為主人公那種純粹至死的性格,這本書真的有讓我通宵讀完的衝動,儘管每一步情節發展都和猜想的一樣。任何對劇情的概述和對人物的分析,一落筆,就弱掉了的感覺。對這樣的小說,不分析、不揣度、不解釋。

《源泉》:我可以為你死,卻不能也不願只為你而活

1. 裡面的人物我全部都喜歡。

裡面的人物,每一個都絕對寫出了作者想寫的那一類人的極致,不知道怎麼更具體的表達,讀過的人會懂我的意思。

以裡面的Peter Keating 為例:

我很可以理解Peter這一類人。

有多少人就是這樣擰巴的活著:自己喜歡的不敢追求,自己獲得的不敢相信。活在別人的期望與標準之下,永遠無法落地,無法滿足。

彷彿任何一個阿貓阿狗的意見都能左右你似的:

靠別人的讚賞續命,但又續不了多久,永遠在追尋外界的肯定;

一有否定的聲音,就全面否定自己,因為從內心對自己就是否定的。

當Peter面對Catherine時,心理的描寫怎麼那麼到位啊!到底要多通透才會寫出這種東西啊!在愛情和事業抉擇時,那種矛盾卻又不自覺的被推著走的半無奈半期待的感受。

Catherine 是他對真實自我的渴望,和Catherine在一起時,他完全不同,或許那才是真實的他,可是他又沒有勇氣去追求。

2. 寫出了與知己與愛人相處的終極模式。

作者說,她並非藉助小說來傳遞自己的哲學理念。

真的覺得只有對生命理解到極致的人才能寫出這種小說,所思所為都如此的極致。 不浪費自己,也不消耗別人,男主對知己如此,對愛人也是如此。

這樣用盡力氣去愛、去活,真的讓人覺得好可怕,“It is profane to love too much。”

一邊讀一邊在心裡偷偷對作者說:你知道的實在太多了……

裡面的人覺得男主狂妄自大,是因為人們已經習慣了事故圓滑成熟,以複雜的心理去揣度最簡單的思維和語言。

心虛的人讀出了狂妄,進而恐懼,進而打壓。

3. 這是一本我不怕和任何人發生爭執的書。

讀書久了,早就習慣了求同存異。視角不同,不必強融。

但這本書不同,最重要的一點,我不認同覺得這本書中二的說法。喜歡這本書也並不是因為自己中二,我在中二的時候都不中二,沒道理在這個年紀中二。

懂得的自然會懂,不解釋。

4. 又理想化,又接地氣。

理想化在於:非寫實,用極致純粹在寫書。

讀的時候不自覺的希望男主成功,但又覺得,面對這樣一本書,這種想法實在是太幼稚了。任何世俗的想法,對這本書都是一種褻瀆。

接地氣在於:女主是絕世美女,結局也是大團圓結局。

就喜歡這樣分裂的小說。

“To ask nothing. To expect nothing. To depend on nothing."

無物可求。

無望

可待。無所傍依。

“He does not exist for any other man and he asks no other man to exist for him.”

他不為別人而活,也不會要求別人為他而活。

《源泉》:我可以為你死,卻不能也不願只為你而活

(喜歡請轉發評論,謝謝~)

一起來讀更多中英文小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