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社會崩潰前往往只有幾個人才知道真相: 樓塌了,這820條人命你救不救?

社會崩潰前往往只有幾個人才知道真相: 樓塌了,這820條人命你救不救?

大廈將傾,獨力難支。

溫柔而正確的人總是難以生存,

因為這世界,既不溫柔,也不正確。

● ● ●

社會即將崩潰:

樓塌了,820條人命,你救不救?

俄羅斯影片《危樓愚夫》講述了一名水管工在發現一棟居民樓即將倒塌的24小時內與各方周旋,遭遇重重阻礙的故事,折射出俄羅斯社會不同層面的問題。該片榮獲第67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唐吉訶德獎特別提名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深冬寒夜,俄羅斯某城,水管工迪馬一家正在吃晚餐,簡單的紅菜湯配麵包就是這一家清貧的生活。迪馬的媽媽正喋喋不休地抱怨著無能的丈夫伊萬和兒子迪馬,抱怨他們過於正直,讓全家人都跟著受苦。

迪馬默不作聲,他現在只是一個普通的水管工,但他正在準備建築師考試,夢想以後能改善全家人的生活。

社會崩潰前往往只有幾個人才知道真相: 樓塌了,這820條人命你救不救?

就在同時,一棟赫魯曉夫時代建造的九層居民樓突然發生熱水管道爆裂。事發緊急,首席工程師費力莫多夫一直酗酒無法工作,於是迪馬匆忙被叫去現場檢修。

但他發現事情並不只是水管爆裂那麼簡單——承重牆發生了位移,樓兩側各有一道直通樓頂的裂縫。經過測算,大樓將在24小時內倒塌。

社會崩潰前往往只有幾個人才知道真相: 樓塌了,這820條人命你救不救?

人命關天!這棟樓裡住了820個人啊!

於是,迪馬連夜去找女市長尼娜·伽拉噶諾娃彙報。可他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女市長正在和一眾市政官員們縱情歌舞,歡慶自己的五十大壽。

社會崩潰前往往只有幾個人才知道真相: 樓塌了,這820條人命你救不救?

面對24小時內大廈將傾的預言,迪馬、政府官員和大樓居民會做出什麼選擇?劇情又將怎樣神展開呢?

狗咬狗,黑吃黑:一個潰敗的高層如何拯救潰敗的底層?

女市長聽了迪馬的報告後,立即召集相關部門領導開緊急會議。一群大佬,各懷心思。房管局首席工程師費多托夫堅持要組織10人以上的專家進行區域性檢查與測評再做定論,可消防安全域性長指責這樣會查出自己沒有做好例行安全檢查。

樓都要塌了,手下們卻在撕逼到底誰該負責任?忍受不了這一幫蠢貨,女市長終於發話:事件得不到解決,這裡誰也別想脫了干係。

社會崩潰前往往只有幾個人才知道真相: 樓塌了,這820條人命你救不救?

若要救人,擺在眼前的矛盾有兩個:一是這些人都需要被安置,可是這座城市沒有多餘的安置住房,更沒有2億6千萬安置資金。二是釋出訊息,就等於承認政府之前各項工作都沒做到位,還會牽扯政府官員更嚴重的貪汙和不作為問題。

而且官員們覺得這棟樓裡的居民都是些吸毒者、賭徒、酒鬼、刑滿釋放人員,他們作惡多端、生活墮落,他們是在權貴眼中生死都無足輕重的俄羅斯社會底層。

社會崩潰前往往只有幾個人才知道真相: 樓塌了,這820條人命你救不救?

可悲的是,這些居民也確實完完全全詮釋了別人眼中的他們。他們沒有任何想要改變的願望,麻木不仁的過著蛆蟲一般的生活。自己都漠不關心,還能指望權貴們改變他們的命運嗎?他們是社會最底層的潰敗。

社會崩潰前往往只有幾個人才知道真相: 樓塌了,這820條人命你救不救?

女市長最終決定讓各部門聯合導演一場火災,將居民從樓裡疏散出來,同時她親自去向壟斷整個街區的房地產商薩弗洛諾夫求救,希望他能借給政府2棟樓。可惟利是圖的房地產商無情的拒絕了她。

英雄被玩弄於權力的股掌之間

事已至此,女市長在丈夫(也是她的幕僚)的慫恿下心生一毒計,不如找兩個替罪羊,毀屍滅跡,然後把一切責任都推給他們!

社會崩潰前往往只有幾個人才知道真相: 樓塌了,這820條人命你救不救?

她假裝命令各部門疏散居民,卻暗地裡命令警察局長派人將負有直接責任的房管局長、間接責任的消防局長,以及管道工迪馬抓起來滅口。同時,他們將所有與此幢大樓相關的檔案集中燒燬,然後只管若無其事的等待著大樓倒塌,然後把一切罪責歸咎給那三個已經“畏罪自殺”的人。

社會崩潰前往往只有幾個人才知道真相: 樓塌了,這820條人命你救不救?

在郊外一座大橋下,房管局長求行刑者放迪馬一條生路,“他就是一個管道工,他什麼都不會說,讓他走吧……”,條件是他必須當夜帶著全家離開這座城市。僥倖活下來的迪馬在大雪中飛奔,橋下傳來幾聲槍響,兩個替罪羊已死。

劇情的急轉直下體現出一個腐敗官僚機構獨特的執行邏輯,出現危機後他們第一時間永遠維護的是小集團的利益,任何可能成為小集團利益之外的因素都可以被拋棄,都可以被犧牲。丟卒保車是他們的慣用手段,所以龐大的機構能夠繼續運轉。不知為何,我忽然想起了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後會掩埋車頭。

人民不需要真相,白痴不值得拯救

回到家中,迪馬瘋了似的拽上妻子和沉睡中的兒子開車逃走。行至半路,他發現危樓前空無一人,原來女市長和她的政府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於是迪馬決定讓妻兒自己走,而自己留下來,用自己的力量去拯救這820個生命。

妻子流著淚說:“迪馬你怎麼還像孩子一樣?他們跟你有什麼關係?醒醒吧!”

迪馬回答:“沒關係?我們活得像動物,死得像動物,因為我們對於對方都無足輕重。”

社會崩潰前往往只有幾個人才知道真相: 樓塌了,這820條人命你救不救?

迪馬頭也不回的跑進危樓,挨家挨戶喊“樓要塌啦!趕快出來!”他發瘋一般地敲開每家每戶的大門,趕走了在地下室吸毒的小青年們、踢翻了酒鬼們的牌桌……將他們趕到樓下。人們衣衫不整,莫名其妙地聚集在大樓外面,而迪馬像一個迷茫的英雄站在人群中央。

忽然一個酒鬼帶頭打了迪馬一拳,幾秒之間大家一哄而上,竟將迪馬打死。之後人們重新走進了危樓。

社會崩潰前往往只有幾個人才知道真相: 樓塌了,這820條人命你救不救?

你還會不會關心大樓塌沒塌呢?不必了。因為這是一群不值得拯救的人,是一群永遠無法叫醒的裝睡的人。這場救贖註定是失敗的,群氓的集體行動造成了個體英雄的悲劇。同時也印證了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所闡釋的道理: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將不再為其所作所為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會隱藏在人群中,暴露出最真實的一面。

不知道當管道工迪馬被眾人群毆時,心裡是否會浮現四個字:關我屁事?

儘管社會潰敗,但“既然有人起來,就不能說沒有衝出鐵屋的希望。”

這出引人深思的悲劇反映出一個不健康的社會形態,類似清華大學的孫立平老師提出的“社會潰敗”現象。一個社會,並沒有嚴重的社會衝突會威脅政權和制度的基本框架,它面臨的首要問題並非社會動盪,而是一種更可悲的狀況,社會在由內而外的整體性潰爛,自上而下呈現一種不健康的社會形態。

社會潰敗首先表現在權力的失控、政府公信力缺失,繼而自上而下蔓延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強勢利益集團肆無忌憚、各小團體相互鬥爭、社會底線失守,對社會公平正義造成嚴重侵蝕,而後整個社會潛規則盛行,規則缺位,利益至上。影片中迪馬的家庭對話——不偷拿公家東西就是愚蠢——足可以體現社會已潰爛到最基層的家庭分子。

但我還是會感動於孤膽英雄迪馬為這群素不相識的居民所做的一切,因為他的正直和執著。我還是會相信每個時代都有寂寞裡賓士的勇士和不憚於前驅的先行者。

社會崩潰前往往只有幾個人才知道真相: 樓塌了,這820條人命你救不救?

魯迅與朋友有個著名的“鐵屋問答”,問:“假如一間鐵屋子,沒有窗戶且無法破毀,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睡夢中離世,並不會感到痛苦和悲哀。現在你突然大嚷起來,驚醒了幾個人,使這幾個人不得不感受到臨終的苦楚,你覺得自己對得起他們麼?”答:“既然有人起來,就不能說沒有衝出鐵屋的希望。”

迪馬就是這樣的英雄,在絕望中揮斥著希望,用愚人的光輝返照出這世界幾多黑暗。

社會崩潰前往往只有幾個人才知道真相: 樓塌了,這820條人命你救不救?

題外話:影片的結尾並沒有告訴觀眾這棟大樓有沒有塌,但我們可以做一些有意思的猜想。如果塌了,死人背黑鍋,女市長嫁禍計劃成功;如果沒塌,女市長或許會打著造福民生的名號拆遷、建安置房,從而名利雙收?

這就是《危樓愚夫》的荒謬,你所拯救的或許正是置你於死地的,你所不齒的或許卻成為人生贏家。

精選影評

1、《危樓愚夫》: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在影片中有這樣一段:男主季馬在深夜中匆忙地穿上衣服,走出家門走往市長的生日聚會。他走在悽清的路上,雙手放在羽絨服的口袋裡,他邁出的步子是這樣決然而義無反顧。導演用跟拍的長鏡頭對準季馬,清冷的街景漸次後退,地上的積雪還沒有化,這時候舒緩空靈而又帶有一絲魅惑和危險的音樂響起。

這是影片中最為抒情的段落了,也是我最喜歡的段落。這樣的一段,這樣的愚夫頗有一股小人物的英雄主義的味道,他走在這條路上,就等於走上了一條一個人對抗整個爛透了的社會體制的“不歸路”。

季馬和他的父親一樣,是一個做事認真政治的人,勇敢而善良,但他卻和整個骯髒腐敗而又麻木不仁的社會格格不入。他母親罵他不像個人,他妻子埋怨他,唯一能夠理解和支援他的,只有他那個被人排擠行將就木的父親。電影海報中用紅色書寫的巨大的“The Fool“異常醒目,諷刺和抨擊了的只有這個“笑貧不笑娼”的社會。

影片劇情數次反轉,每次伴隨著旋轉鏡頭,劇情就會墮入一個更為黑暗的境地。季馬的本意只是想要救下危樓裡的居民,卻逐步演變成一群政客的廝殺,那些本來還在歌功頌德相互吹捧的政客們,瞬間就撕破臉皮,推卸責任,罔顧生命,甚至火併起來。

在女市長的生日宴會上,光頭男的一篇吹捧的演講在隨後變成了絕佳的諷刺,後來兩人先是撕破臉皮後是狼狽為奸;警察局長在會議上說,他的轄區內沒有吸毒的,事實上呢,危樓裡幾個未成年結伴吸毒;本來季馬最討厭的上司費多托夫則成了整個政客圈子中僅存的善意,為季馬求情,救了他一命,而他自己和消防隊長,則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僅僅是上層社會的腐朽也就罷了,底層民眾的愚昧和麻木不仁跟讓觀眾絕望和心寒,這些人才是真正的”The Fool”。季馬捨棄逃命的機會,拼了命地挨家挨戶地通知樓要塌了。但最後卻被這群麻木不仁地愚民們打了一頓,昏了過去。

天地不仁,在社會體制的牢獄裡,每個人都活得像是豬狗一般,每個人都不能倖免,每個人都不是無辜的。前幾天看的紀錄片《狼群》中的父親說,“外面的世界太危險,太骯髒,槍支,毒品,如同牢獄一般。”此言不虛。

季馬在逃亡的途中看到危樓下面既沒有警察,也沒有消防隊,政府對八百多的生命置若罔聞。他走下車來,為了一個樓的生命留了下來。同妻子和孩子訣別。影片中有想起了抒情的音樂,如同英雄的悲歌一般。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身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最後屈原投江而死。

而本片中的主角季馬,作為一篇灰白中唯一警醒的紅色,沒有死在國家機器的碾壓中,死在了民眾的愚昧和麻木裡。

這是一部俄羅斯的影片,但這種故事卻不僅僅會發生在俄羅斯,在它的南方某個鄰國,甚至連拍這樣一部反映現實的片子的機會都沒有。

“我們一起像豬一樣地活著,也會像豬一樣得死,就是因為我們彼此什麼都不是。“

2、

絕望的反抗

完全的劇透,滲入!!!

一個普通的管道工,上著建築工程的課,和老爸老媽老婆孩子一家五口拮据的生活著,老爸是個悶葫蘆,老媽一直看不順眼,老是提醒兒子,你可不能像你老爸一樣啊,工作中該撈便宜撈便宜,別那麼本分,兒子的回答讓母親暴跳如雷,也讓我們看到了,他是個老實的好人。

這個老實人,一天晚上被叫去一個破樓裡修壞了的管道,一看嚇傻了,這丫是一危樓啊,分分鐘就要倒啊,可自己的上級,工程師出去玩了,老實人回到家,徹夜難眠,800條人命啊,不能死在自己手裡,他打聽到了女市長正在辦生日聚會,孤身闖入。幸好所有與蓋樓相關的領導都在聚會上,老實人報告了事情的嚴重性,領導們都已經喝多了,駁斥著這個水管工的高談闊論,年輕人並沒有放棄,據理力爭,女市長有些害怕了,畢竟是八百條人命啊,她下令讓房地廠商和管土地開發的哥們一起去和老實人勘察事情的嚴重性,另一方面自己和屋裡的其他人一起開會商量對策。開會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一個從上到下徹底腐敗的領導班子,大家一開始都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直到女市長的恐嚇咆哮,老孃要是被抓了,你們一個都跑不了。前去危樓的三人小隊被事實震懾住了,樓中間的裂縫越來越大,兩側的傾斜角度證實著老實人的推斷樓分分鐘就會倒。女市長等來了她最不想聽到的訊息,無奈之下,命令在場的所有人立刻行動起來,警察局,消防局,各個部門一起前去危樓現場疏導八百群眾。女市長則單獨行動,她一方面命令手下把所有的賬面材料全部銷燬,一方面前去另一個大房地產商那邊,乞求他把市裡唯一一棟蓋好但還沒有住人的大樓騰出來給自己安置災民(該市住房條件比較緊張)。房地產商拒絕了自己,他明白女市長的用意,自己不會做她的替罪羊,在女市長最為無力的時候,身邊的心腹告訴自己,這條路走不通的,你只有鋌而走險。一輛車把最初的那個三人小隊帶到了空地上,危樓的房地產商馬上知道了他們的用意,女市長要殺人滅口,將所有責任推到他們兩人身上,罪大惡極的房地產商臨死之前做了個善舉,他替老實人求了情,讓警察(殺手)放了這個無辜的人。後知後覺的老實人這才知道自己捲入了多大的一場陰謀之中,他在黑夜中瘋狂地奔跑著,回到家,接上了老婆孩子準備逃跑。但在逃跑的路上,老實人的主角光環再次開始閃耀,他讓老婆孩子先走,自己要去救那800個人,生離死別之後,是最後一分鐘營救。老實人潛入大樓,挨家挨戶地敲門讓他們逃離,所有人在半夢半醒中被恐懼趕下了樓,他們和老實人一起站在樓下看著晨曦中的危樓,老實人的臉上洋溢著微笑,可他不知道的是迎接自己的不是旭日的陽光和眾人的歌頌,而是八百人的拳腳。

我不知道導演的世界觀是有多悲觀,影片裡要麼是腐敗自私的精英,要麼就是生活如螻蟻般的貧民,貧民們的生活除了喝酒玩牌打女人就是吸毒亂交搞破壞,以至於反派咆哮著老實人那幫人渣你救他們有什麼意義時,瞬間竟也產生了罪惡的認同感。一個導演在設計自己電影裡所有的細節人物時都會有自己的打算,如果不是巨大的絕望,肯定不會有這樣一棟無可救藥的危樓。而我們唯一正常的主人公,導演用電影的名字給他定了性,the fool!

世界電影長河裡有很多傻瓜,車太賢的babo,大鬧寶萊塢的三傻,母親裡的元彬,無所不能的阿甘,我是山姆,雨人……數不勝數。不管是真傻還是假傻,大多有關傻瓜的電影講的是用“傻瓜”直接或者說愚蠢的視角去揭露世間的複雜和虛偽,但這部電影不一樣,他不是一個傻瓜,他做著一個英雄的舉動,死裡逃生之後迎來的是世人的毒打。

無奈,這是我能想到的導演唯一的心境,不再是嘲諷,他甚至內心都已經放棄了,如果蝙蝠俠面對的是這樣一個哥譚,還有拯救的必要嗎?

絕望,深入骨髓的絕望!不能隱忍不能反抗,這是創作者對自己國家的不滿和控訴,同樣的故事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拍不了,那麼看著別人的故事,嘲笑著他們過得比我們還慘,繼續苟且著吧,誰說這不是一種小確幸呢?!

也許有一天,我們國家也能拍這樣的題材,希望有一天,在我們的電影院也能看到這樣一部電影!

3、我們活得像動物,死得像動物

在去年那部很多人都覺得有望摘得奧斯卡外語片殊榮的《利維坦》之後,俄羅斯電影又給影迷帶來了一個驚喜。這部《危樓愚夫》從公映開始,就讓很多人稱讚不已。從風格和型別上講,它和《利維坦》屬於一類電影,冰冷、絕望、批判現實,真切得讓人不忍直視。也和《利維坦》一樣,這部揭示俄羅斯現實暗面的電影,仍然由官方機構資助。仔細想想,這真是挺有趣的反諷。

電影從一個破敗的樓房內部開場,那裡住著一群絕望的底層民眾,他們的生活就在酗酒、吵架、賭博和家暴之間輪轉。突然之間,這個破舊樓房的暖氣管道爆裂了。水管工季馬跑過來檢視,卻發現了更嚴重的問題。這棟樓的地基正在慢慢塌陷歪斜,樓體已經裂開了一道縫隙。季馬一直自學建築,準備參加資格考試,在他的專業判斷中,這棟居住著800多名住戶的樓會在24小時內坍塌。他開始為了阻止這場即將帶來的災難而奔走。透過一些關係,他找到了這座小城的市長,以及各位相關的部長,說動了對方前來檢視。這些人承認了這座樓即將坍塌的現實,但是在人命和利益面前,那些人做出了更殘酷的選擇……

評論界普遍認為,《危樓愚夫》的成就稍稍差於《利維坦》,如果從影片整體的成熟度和格局上去看,確實如此,但是《危樓愚夫》有著更加見微知著的內在爆發力。《利維坦》從更宏大的層面考察了制度和人心,而《危樓愚夫》卻從一個細部,向人們揭示了人心潰散比體系的腐壞更加嚴重的後果。一個事物從外部腐壞,我們尚可重建,但如果從內裡腐壞,一切都不可救藥。《危樓愚夫》講述的就是這樣的故事。

導演用這個破敗的樓建立了一個標準的靶心結構,一環比一環殘忍而無望。最外部,當然是官僚體系的昏庸與潰敗。當女市長坐在小會議室裡,對著主管建設、衛生和警察系統的部長們質問,“你們誰的手是乾淨的?”所有人的表情中,都有一種嘲諷、市儈和倦怠交織的複雜況味。進而,導演揭示了一層更為複雜的人性景觀,有時候,那些看起來腐壞的人,內心還反而保留著善良,但有些人看起來比周遭的人都正直,但在利害面前,卻變得更加不堪。那兩個企圖順從內心的善意而去疏散那800人的部門長官,最終被除掉了。而一直有正義感的市長,最終在800條人命和自己的私利面前,選擇了後者。

鏡頭悄無聲息地對準白雪和黑夜的靜謐,那些底層的人們還是危樓中熟睡,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命運與生死如何被決定。那些高層人物,在寒夜裡思考一分鐘,就決定了數百個底層者的死亡。就像後來,季馬對著自己的妻子說到,“我們活得像動物,死得像動物。”

繼而,我們能看到靶環中更殘酷的一環,當我們發現所處的環境是倒錯的,那麼我們應該順應這個環境以求得現實回報,還是堅持正確的、有良心的選擇,而必須承擔代價?季馬一直樂觀得近乎天真,不屈從於惡的環境,不同流合汙,想透過努力改變自身境遇,他的父母、妻子都在問他,你就不考慮我們嗎?在她們看來,這種迂腐的狀態是無法在這個殘忍時代立足的。這又涉及到一個無解的問題,尊嚴到底是什麼形態?是順應環境之後,獲得的體面和物質,還是維護內心的道德感不受侵犯?哪一種才是真的有尊嚴?當我們陷入這非此即彼的、逼仄的一角,該如何抉擇?

然而,這些逼問還沒有結束。最靶心的一環,更加殘忍。最終,季馬覺得依靠外部力量無望。他開始一家家敲門,讓所有人下樓。人們聚在樓下,發現樓卻還沒塌陷。這些底層者沒有把他當作英雄,反而當他是個笑話,一起把他痛打了一頓,各自回家。樓沒有塌,但人心早就坍塌了。危樓矗立在那裡,一點點歪斜、破碎,就像大廈將傾的人心,無可收拾。季馬為了自己的良心和這800人的性命,妻離子散,但最終卻被那群人打得動彈不得。這是怎樣的代價呢?這部電影的俄文名字如果直譯,應該叫《白痴》,在很多人心裡,這個詞彙才是季馬最精準的定義。

這部電影的導演曾經執導過《警界黑幕》,一部同樣冰冷的現實題材作品,還憑此獲得過上海電影節的最佳影片。由於前蘇聯和中國曾經的特殊關係,這類電影中的很多景象都能讓中國觀眾產生特別的代入感。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看到有如此力道的中國本土的現實題材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