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五花八門的護膚品“檢測法”,究竟靠不靠譜?

如今,市面上的護膚品種類越來越多,大家在選擇的時候很容易挑花眼。於是,一些看似很簡單就能實現的護膚品檢測方法出現並傳播開來,甚至成為檢驗某款產品的“標準。”那麼,這些方法,究竟靠不靠譜?

五花八門的護膚品“檢測法”,究竟靠不靠譜?

用紫外燈檢測面膜熒光劑?

首先,熒光劑是一種染料,化妝品裡含有的熒光劑,只要在國家規定的標準內,是無毒無害的。其次,用紫外線燈照射面膜有亮光,只代表產生了熒光反應,不代表一定有熒光劑。因為除了熒光劑,維生素、水楊酸等都有熒光反應。紫外線燈只能測測熒光反應,用它照射面部,可能會出現一些亮亮的熒光斑點,這些斑點並不只是護膚品中熒光劑帶來的,也可能是面部的蛋白質碎片、細菌、油脂等產生的熒光反應。

雖然熒光劑危害沒有那麼嚴重,但確實有一些不良廠商會在產品裡新增違規的熒光成分,因此沒有國家監管保障的“三無”護膚品還是不要隨便亂用。如果一定要檢測熒光劑,需要拿到權威機構去進行檢測,只有專業的資料報告才能說明是否含有熒光劑,而不是單靠一個紫外線燈來下結論。

五花八門的護膚品“檢測法”,究竟靠不靠譜?

化妝水泡沫越多越營養?

網上一直有這樣一個說法:搖晃爽膚水,如果泡沫多,說明營養成分就多,反之營養成分就少。事實上,營養物質含量和泡沫多少沒有關係。爽膚水中的成分既有水溶性的,也有脂溶性的,將脂溶性成分溶在水中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會導致搖晃時產生泡沫,表活越多,泡沫越多,與爽膚水的營養性無關。

此外,生產爽膚水時,有時為了將香精、精油類物質溶於水,也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劑,它能使液體的表面張力增大,讓所有的物質均勻融合,形成水包油的體系,讓各種物質不易分層,儲存的時間也更持久。

五花八門的護膚品“檢測法”,究竟靠不靠譜?

蘋果抗氧化實驗?

在一些平臺或者微商那裡可能經常會看到一個所謂的抗氧化實驗:首先在蘋果橫切面的一邊塗抹產品,另一邊則完全暴露於空氣中。靜待一段時間之後,塗抹產品的一邊基本沒有顏色的變化,而另一邊則已經完全呈現氧化的鏽色,於是這個實驗的結論就是,產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但事實上,塗抹了保養品的一邊沒有發生變化是因為產品限制了蘋果與氧氣的接觸,這與抗氧化效果沒有任何關係,即使是不屬於抗氧化成分的甘油和礦油也能延緩蘋果的變黑。其次,實驗中測試的是蘋果中的多酚與氧氣結合的能力,而不是自由基。而人體需要的抗氧化效能,更多的是要考慮到如何清除對人體有害的自由基。

五花八門的護膚品“檢測法”,究竟靠不靠譜?

PH值呈弱酸性就是溫和不刺激?

一般來說,健康、皮脂分泌正常的面板,表面的PH值一般是呈弱酸性的。所以一些人就認為和面板PH值接近的弱酸性護膚品會更加溫和,不刺激面板。因此我們也經常會看到用PH試紙來佐證溫和性的例子。然而真相是,PH值呈弱酸性的護膚品也不一定溫和,溫和的產品,PH值也不一定都呈弱酸性。

比如苯乙基間苯二酚,俗稱 377。這個成分要保持活性,配方的PH一般在5左右,也就是說最終的產品一般是弱酸性。但是 377 並不算溫和,再搭配其他的美白成分、酸類成分,刺激性會加重。再比如PH值低的果酸、水楊酸,也都是有一定刺激性的。所以,單憑PH值來判斷護膚品是否溫和是過於片面的,還是要以成分為主。

五花八門的護膚品“檢測法”,究竟靠不靠譜?

最後小芭想說,正規護膚品的成分和功效是經過實驗室反覆驗證的,僅憑這些簡單的檢測方式就

輕易

“定義”一款產品,是草率且無根據的,大家在選擇的時候要注意避坑,不要中了賣家的“圈套”。想要了解更多護膚知識或者在護膚方面有任何迷惑的小仙女,都可以給小芭留言互動,關注小芭,迎接美麗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