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始於春秋,延續千年的七夕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小峰歷史故事”會。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七夕。

對於愛情,西方有七夕節,中國有情人節。

七夕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是中國僅有的幾個純陰曆節日之一。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至少在三四千年前,人們就知道有牽牛星和織女星。

有文字記述的七夕始於春秋中期,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七月初七”作為節日,源於古人對數字和時間的崇拜。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

始於春秋,延續千年的七夕

1

“七”與“妻”同音,七”與女子息息相關。《黃帝內經》中將七定義成是女子的生命之數,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七夕節的乞巧習俗始於漢代。 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七夕節婦女有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諸多習俗

始於春秋,延續千年的七夕

2

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後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姑娘們就會抬頭仰望星空,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始於春秋,延續千年的七夕

3

日本的“七夕節”源自中國,延續了“乞巧”的風俗與習慣,但是與愛情無關。七夕節原本是陰曆七月初七,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改成陽曆7月7日。韓國、越南等地也深受七夕文化的影響。

本文由小峰歷史故事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