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治療月經病,常用的單味中藥有哪些2

(13)虎杖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肝、膽、肺經。

功效應用:利膽退黃,清熱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虎杖苦寒,善洩中焦瘀滯,降瀉肝膽溼熱,利膽退黃,又是清熱利溼之良藥,用於溼熱黃疸、淋濁帶下,若溼熱黃疸,可單用本品煎服即效,亦可與茵陳、黃柏、梔子等配伍,效果更佳;若溼熱蘊結膀胱之小便澀痛,淋濁帶下,單用即效,亦可配利尿通淋藥同用。虎杖有清熱解毒作用,也用於燒燙傷、癰腫瘡毒、毒蛇咬傷等,若水燙火傷而致膚腠灼痛或潰後流黃水者,單用研末,香油調敷,亦可與地榆、冰片共末,油調敷患處;若溼毒蘊結肌膚所致之癰腫瘡毒,以虎杖根燒灰貼用或煎湯洗患處;若治毒蛇咬傷,可取鮮品搗爛敷患處,亦可煎濃湯內服。虎杖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效,也用於血瘀經閉,痛經,跌打損傷,治經閉、痛經常與桃仁、延胡索、紅花等同用;治跌打損傷疼痛常與當歸、乳香、沒藥、三七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30克;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

治療月經病,常用的單味中藥有哪些2

(14)肉桂

性味歸經:味辛、甘,性熱。歸脾、腎、心、肝經。

功效應用: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肉桂甘熱助陽補火,為治命門火衰之要藥,常用於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的陽痿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滑精遺尿等,多與附子、熟地黃、山茱萸等同用,方如金匱腎氣丸、右歸飲;若治下元虛衰,虛陽上浮之面赤、虛喘、汗出、心悸、失眠,脈微弱者,可用本品以引火歸源,常與山茱萸、五味子、人參、牡蠣等同用。肉桂甘熱助陽以補虛,辛熱散寒以止痛,用於治療寒邪內侵或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脾腎陽虛的腹痛嘔吐、四肢厥冷、大便溏洩,以及寒疝腹痛等。肉桂辛散溫通,能通行氣血經脈,散寒以止痛,所以也用於風寒溼痺,寒痺腰痛,胸痺,陰疽,以及閉經、痛經。

用法用量:煎服,2~5克,宜後下;研末沖服,每次1~2克。

注意事項:畏赤石脂。

治療月經病,常用的單味中藥有哪些2

(15)香附

性味歸經:味辛、性微苦、微甘,平。歸肝、脾、三焦經。

功效應用:疏肝理氣,調經止痛。香附辛能通行,苦能疏洩,微甘緩急,為疏肝解鬱、行氣止痛之要藥,用於氣滯脅痛,腹痛。治肝氣鬱結之脅肋脹痛,多與柴胡、川芎、枳殼等同用,方如柴胡疏肝散;治寒凝氣滯、肝氣犯有之胃脘疼痛,可配高良薑同用,方如良附丸;治寒疝腹痛,多與小茴香、烏藥、吳茱萸等同用。香附有疏肝解鬱、行氣散結、調經止痛之功效,常用於肝鬱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等。治月經不調、痛經,多與柴胡、川芎、當歸等同用;治乳房脹痛,多與柴胡、青皮、瓜蔞皮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克。醋炙止痛加強。

(16)山楂

性味歸經:味酸、甘,性微溫。歸脾、胃、肝經。

功效應用:消食化積,行氣散瘀。山楂有消積化滯之功,尤為消化油膩肉食積滯之要藥,用於肉食積滯證,凡肉食積滯之脘腹脹痛、噯氣吞酸、腹痛便溏者,單用煎服有效,或配萊菔子、神曲等同用;若治食積氣滯、腹脹滿、疼痛較甚者,宜與青皮、枳實、莪術等同用。山楂能行氣止痛,也用於瀉痢腹痛,疝氣痛。治瀉痢腹痛,可用焦山楂水煎服,亦可與木香、檳榔、枳殼等同用;治疝氣作痛,可與橘核、荔枝核等同用。山楂性溫能通行氣血,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故也常用於治療瘀阻胸腹痛、痛經、閉經等。治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或瘀阻痛經、閉經,可單用本品水煎服,或配川芎、當歸、益母草等同用;治瘀滯胸脅痛,可與川芎、桃仁經、紅花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大劑量可用30克。生山楂用於消食散瘀,焦山楂用於止瀉止痢。

注意事項:無積滯者慎服。

治療月經病,常用的單味中藥有哪些2

(17)三七

性味歸經: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胃經。

功效應用: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三七既能止血,又能散瘀,藥效卓著,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傷正之特點,誠為血證之良藥,用於各種內外出血證,尤以有瘀者為宜,單味內服或外用即可奏效,用於治咯血、吐血、便血、尿血、月經過多、崩漏及外傷出血等,亦可配花蕊石、血餘炭等同用,方如化血丹。

用法用量:多研末服,每次1~1。5克;亦可入煎劑,3~10克。外用適量,研末外摻或調敷。

(18)茜草

性味歸經:味甘,性寒。歸肝經。

功效應用:活血化瘀止痛,通經。茜草苦寒洩降,專入肝經血分,能涼血止血,又能活血散瘀,用於血熱夾瘀的出血證,如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等。治吐血、衄血等,常配大薊、側柏葉等,方如十灰散;若衝任不固之崩漏、月經過多等,則配黃芪、白朮、海螵蛸等,方如安衝湯。茜草能消瘀滯,通血脈,利關節,常用於血瘀經閉及跌打損傷、風溼痺痛等,尤多用於婦科疾病。治血瘀經閉、月經過少,常配桃仁、紅花、當歸等同用;治跌打損傷及風溼痺痛,可單味泡酒服,或配其他活血療傷藥及祛風通絡藥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經生用或酒炒用。

治療月經病,常用的單味中藥有哪些2

(19)炮姜

性味歸經:味苦、澀,性溫。歸脾、肝經。

功效應用:溫經止血,溫中止痛。炮姜主入脾經,能溫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吐血、便血、月經過多、崩漏等。對脾陽虛,脾不統血者,此為首選要藥,可單味用之,亦可配收斂止血藥同用,如《證治準繩》中治衝任虛寒、崩漏下血,配棕櫚、烏梅同用之如聖散。臨床常配人參、黃芪、附子等同用,以達益氣助陽溫經止血之功。炮姜能溫中止痛、止瀉,用於虛寒腹痛、腹瀉等,可單用或配附子等同用,如《千金要方》單用本品治中寒水瀉,若產後血虛寒凝,小腹疼痛,則配當歸、川芎等同用,方如生化湯。

用法用量:煎服,3~6克。炮薑末成炭者偏於溫中散寒,主要用於虛寒腹痛腹瀉,炮姜炭則專於溫經止血,宜於血證。

(20)艾葉

性味歸經:味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

功效應用:溫經止血,散寒調經,安胎。艾葉能溫經止血暖宮,用於虛寒出血,尤宜於崩漏,常配阿膠、熟地黃等同用,方如膠艾湯,若配大隊涼血止血藥中,也可用於血熱出血,方如四生丸,是防其寒涼太過而留瘀,且可加強止血之效。艾葉能溫經散寒,調經止痛,又能止血安胎,故也常用於下焦虛寒或寒客胞宮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宮冷不孕、胎漏下血、胎動不安等。治痛經、月經不調、宮冷不孕等,常配香附、當歸、肉桂等,方如艾附暖宮丸;治胎漏下血、胎動不安,常配川斷、桑寄生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克;外用適量。溫經止血宜炒炭用;餘則生用。

治療月經病,常用的單味中藥有哪些2

(21)川芎

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

功效應用: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川芎辛散溫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氣,為“血中之氣藥”,能“下調經水,中開鬱結”,用於血瘀氣滯的疼痛諸證,治婦女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等。川芎為婦科活血調經之要藥,常配當歸、桃仁、香附等同用。若血瘀經閉、痛經,配赤芍、桃仁等,方如血府逐瘀湯;若寒凝血瘀者,配桂心、當歸等,方如溫經湯;若產後惡露不行,瘀滯腹痛,配當歸、桃仁等,方如生化湯;治肝鬱氣滯,脅肋疼痛者,常配柴胡、白芍、香附等,方如柴胡疏肝散;若心脈瘀阻,胸痺心痛者,常配丹參、桂枝、檀香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注意事項:陰虛火旺、多汗及月經過多者均應慎用。

(22)丹參

性味歸經:味苦,性微寒。歸心、肝經。

功效應用:活血調經,涼血消癰,安神。丹參能活血化瘀,善調婦女經水,《婦人明理論》有“一味丹參散,功同四物湯”之說,為婦科要藥。用於婦女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瘀滯腹痛等。可單味為末酒調服,亦常配當歸、川芎、益母草等同用,以加強療效。

用法用量:煎服,5~15克。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注意事項:反藜蘆。

治療月經病,常用的單味中藥有哪些2

(23)紅花

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歸心、肝經。

功效應用: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紅花辛散溫通,專入血分,功能活血祛瘀,通調經脈,用於血滯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等證,常配桃仁、當歸、川芎等相須為用。治閉經,配當歸、莪術、肉桂等同用,方如膈下逐瘀湯;治痛經,可配赤芍、延胡索、香附等,以理氣活血止痛,亦可單用。

用法用量:煎服,3~9克;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有出血傾向者不宜多用。

(24)桃仁

性味歸經:味苦、甘,性平。有小毒。歸心、肝、大腸經。

功效應用: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桃仁味苦入心肝血分,善洩血滯,祛瘀力較強,又稱破血藥,用於多種瘀血證,如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以及癥積、跌打損傷等。治血瘀經閉、痛經常配紅花、當歸、川芎等同用,方如桃紅四物湯;治產後瘀滯腹痛常配炮姜、川芎等,方如生化湯;治癥積痞塊常配桂枝、牡丹皮、赤芍等,方如桂枝茯苓丸,或配三稜、莪術等;若體內瘀血較重需破血下瘀者,可配大黃、芒硝、桂枝等,方如桃核承氣湯;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常配當歸、紅花、大黃等,方如復元活血湯。桃仁含油脂,能潤燥滑腸,用於腸燥便秘,常配當歸、麻仁等同用,方如潤腸丸。桃仁善洩血分之壅滯,癰之成者,熱毒壅聚、氣血凝滯所致,所以也用於肺癰、腸癰,常配清熱藥同用,以清熱解毒、活血消癰。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宜搗碎入煎。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便溏者慎用。有毒,不可過量,過量可出現頭痛、目眩、心悸,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治療月經病,常用的單味中藥有哪些2

(25)玫瑰花

性味歸經: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脾經。

功效應用:行氣解鬱,活血止痛。玫瑰花芳香疏洩,有疏肝解鬱、醒脾和胃、行氣止痛之功,用於肝胃氣滯證,用治肝鬱犯胃之胸脅脘腹脹痛,嘔惡食少,可與香附、佛手、砂仁等同用。玫瑰花能行氣解鬱調經、活血散瘀以止痛,故常用於月經不調、經前乳房脹痛、跌打傷痛等。治肝氣鬱滯之月經不調、經前乳房脹痛,可與當歸、川芎、白芍等同用;治跌打傷痛,多與赤芍,桃仁、紅花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克。

(26)棕櫚炭

性味歸經:味苦、澀,性平。歸肝、肺、大腸經。

功效應用:收斂止血。棕櫚炭苦澀,能收斂止血,用於多種出血證,如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便血、尿血等,尤多用於崩漏,以無瘀滯者為宜。治婦人崩漏,可單味用之,亦常配血餘炭、側柏葉等同用;若屬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等,則配小薊、梔子等,方如十炭散;若屬虛實寒性出血,衝任不固之崩漏下血,則配炮姜、烏梅,臨床亦常與黃芪、白朮、海螵蛸等益氣固崩之品同用以治療婦女崩漏、月經過多。此外,還用於棕櫚炭治療久瀉久痢,婦人帶下等證,亦取其收澀之功。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研末服1~1。5克。

注意事項:瘀滯之出血忌用。

治療月經病,常用的單味中藥有哪些2

(27)益母草

性味歸經:味苦、辛,性微寒。歸肝、心、膀胱經。

功效應用:活血調經,利水消腫。益母草苦洩辛散,主入血分,善於活血祛瘀調經,為婦科經產要藥,故有益母之名,用於血滯經閉、痛經、經行不暢、產後瘀滯腹痛、惡露不盡等,可單用熬膏,如益母草膏;亦常配當歸、川芎、赤芍等,以加強活血調經之功,方如益母丸。根據益母草利水消腫、活血化瘀之功效,還用於水腫、水便不利,對水瘀互阻的水腫尤為適宜,可單用,亦可與白茅根、澤蘭等同用,近代用於治療各種腎炎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用法用量:煎服,10~30克,或熬膏,入丸劑;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外洗。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血虛無瘀者慎用。

(28)雞血藤

性味歸經:味苦、甘,性溫。歸肝經。

功效應用:行血補血,調經,舒筋活絡。雞血藤既能活血,又能補血,對血瘀、血虛之證均適用,用於月經不調、經行不暢、痛經、血虛經閉等證,若因瘀滯者,配川芎、紅花、香附等以活血化瘀調經;若因血虛者,則配熟地黃、當歸等以養血調經。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大劑量可用至30克,或浸酒服,或熬成膏服。

治療月經病,常用的單味中藥有哪些2

(29)月季花

性味歸經:味甘、淡、微苦,性平。歸肝經。

功效應用:活血調經,解鬱,消腫。月季花氣味清香而入血分,善於疏肝解鬱,調暢氣血而活血調經,主要用於肝氣鬱結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及胸腹脹痛等,常配玫瑰花、當歸、香附等同用,以加強療效。

用法用量:煎服,2~5克,不宜久煎,亦可泡服,或研末服;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用量不宜過大,過量可引起腹痛,多服久服可引起便溏腹瀉,孕婦亦當慎用或不用。

(30)墨旱蓮

性味歸經:味甘、酸,性寒。歸肝、腎經。

功效應用:補肝腎陰,涼血止血。墨旱蓮能補肝腎之陰,適用於肝腎陰虛的頭暈目眩,鬚髮早白,腰膝痠軟,遺精耳鳴等,常與女貞子同用,方如二至丸。由於其還有涼血止血之功效,所以還用於陰虛血熱所致的咯血、衄血、便血、尿血、月經過多、月經先期、崩漏等,可單用,也常配生地黃、阿膠、蒲黃等滋陰涼血止血藥,以增強療效。外用也可止血。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外用適量。

治療月經病,常用的單味中藥有哪些2

(31)山茱萸

性味歸經:味酸、澀,性微溫。歸肝、腎經。

功效應用:補益肝腎,收斂固澀。山茱萸味酸微溫質潤,其性溫而不燥,補而不峻,既能補腎益精,又能溫腎助陽,既能補陰,又能補陽,為補益肝腎之要藥,適用於肝腎虧虛之頭暈目眩、腰膝痠軟、陽痿等證。治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腰痠耳鳴者,常與熟地黃、山藥等配伍,方如六味地黃丸;治腎陽不足,腰膝痠軟,小便不利者,常與肉桂、附子等同用,方如腎氣丸;治腎陽虛陽痿者,多與補骨脂、巴戟天、淫羊藿等配伍,以補腎助陽。根據山茱萸補肝腎、固衝任之功能,還用於崩漏下血及月經過多,常與黃芪、白朮、龍骨、五味子等同用,方如固衝湯。另外,取其斂汗固脫之功效,可用於大汗不止、體虛欲脫、消渴等證。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急救固脫20~30克。

注意事項:素有溼熱,小便淋澀者,不宜應用。

(32)海螵蛸

性味歸經:味鹹、澀,性微溫。歸肝、腎經。

功效應用:固精止帶,收斂止血,制酸止痛,收溼斂瘡。海螵蛸溫澀收斂,有固精止帶之功,適用於遺精、帶下等證。治腎虛遺精者,常與山茱萸、菟絲子、沙苑子等同用,以補腎固精;治婦女赤白帶下者,可與白芷、血餘炭等同用。海螵蛸能收斂止血,所以也用於治療月經過多、崩漏下血、吐血、便血及外傷出血。治月經過多、崩漏下血者,常與茜草、棕櫚炭、五倍子等同用,方如固衝湯。

用法用量:煎服,6~12克,散劑酌減。外用適量。

治療月經病,常用的單味中藥有哪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