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清代的民風民俗,清代固定祭天,祭堂子

祭堂子就是清代固定祭天的所在,是兩座南北對面的神殿,一座方形在北,南向,名叫祭神殿;一座圓形在南,北向,名叫圜殿。圜殿南院庭正中設皇帝致祭時立杆子的石座,其後又有石座六行,每行分六重,為皇子王貝勒等致祭之用。《清史稿·禮志》四說:“清初起自遼瀋,……於靜室總祀社稷諸神祇,名曰堂子,建築城東內治門外”;可見其來已久,必是舊俗。入關以後建堂子於北京東交民巷玉河橋東,庚子以後,改立於東安門外之南。在沒有堂子的地方,仍是設座而拜。堂子一詞比較晚出。

清代的民風民俗,清代固定祭天,祭堂子

萬曆二十一年九月葉赫等九部來侵,太祖統兵拒之,《東華錄》說,先率諸貝勒詣堂子拜祝,(天命一)在《太祖武皇帝實錄》同《滿洲實錄》的漢文裡則說“謁廟”;又天命三年太祖以七恨告天對明出兵前,在《東華錄》也說“謁堂子”,(天命二)可是在《武皇帝實錄》只說告天,不言祭堂子。《滿洲實錄》的漢文則作“謁玉帝廟”。可知在天聰修《太祖實錄》時,堂子一字尚無確當漢譯。在《滿洲實錄》的滿文裡,上面所引的“謁廟”、“謁玉帝廟”全作tangse,就是堂子的還音。

清代的民風民俗,清代固定祭天,祭堂子

祭堂子典禮不一,元旦拜天及出征凱旋祭堂子,是國家的大典,由皇帝主祭,王公滿洲大臣及從徵將士陪祭,這是公的祭祀;月祭,杆祭,浴佛祭,馬祭等,則為皇帝或皇帝個人的祭典,是私的祭祀,私的祭祀,無須陪祀。入關以前,凡元旦皇帝須先祭堂子後方能御殿受朝賀,如皇帝因病不能親詣,須派員行禮,崇德八年元旦,太宗不豫,命親王以下詣堂子行禮,就是一個例,這與歷代郊天大祀是一樣的重視。與祭的人,崇德元年定製:自親王以下副都統以上,其後改為滿一品文武官以上,《清史稿·禮志》四說限貝勒以上,後又限郡王以上,是不對的。在限制內是不能僭越的。

清代的民風民俗,清代固定祭天,祭堂子

元旦祭堂子前,並在堂子懸掛紙錢,這亦是滿洲舊俗,意義不甚明白,它的限制亦很嚴,崇德四年元旦,貝子碩託因為越分在堂子懸掛紙錢,被降為輔國公,並罰銀五百兩。在入關前,元旦祭堂子是一個重要典禮,入關以後記載不常見,或因習見之故。凡出兵征伐,無論是否親征,均應率從徵將士先詣堂子行禮,天命三年太祖攻明,崇德元年太宗徵朝鮮,全是如此。因為當日是皇帝親自臨陣,所以規定凡出征詣堂子,皇帝應該軍服騎馬,凱旋詣堂子,則在班師回京之後,皇帝應先祭堂子然後還宮,天聰二年三月,太宗徵察哈爾還瀋陽先詣堂子,即其一例。

清代的民風民俗,清代固定祭天,祭堂子

後來出兵凱旋的詣堂子,漸漸變成了清朝歷代帝王所行的禡祭,有時亦省略了,如康熙十九年六月親征噶爾丹,七月初六,撫遠大將軍福全師行,《東華錄》只說,“上御太和門賜敕印,出東直門送之”(康熙四十六),沒有說祭堂子。三十六年噶爾丹之死亦只在聞信後“於行宮(布古圖)……率文武官員行拜天禮”,班師回京以後並沒有詣堂子行禮。在清初滿洲習俗中,祭堂子是儲存舊俗最多最虔誠的一種,可也不如入關以前了。但有清一代祭堂子有幾點還儲存關外習慣。

清代的民風民俗,清代固定祭天,祭堂子

祭堂子時兵部陳八旗蒙古畫角海螺,行禮時螺角齊鳴,饒歌大樂備而不作,與其他祭祀不同。堂子的圜殿同黃龍大纛全是北向,行禮時向南而拜,這與漢俗的向北而拜不同,也與金朝的向東而拜不同。三,祭圜殿以後要祭黃龍大纛,雖亦行三跪九叩禮,可是不用鳴贊官贊禮。清制漢官不參加祭堂子,(自康熙十二年始)蒙古王公亦不參加,或者就是因為不同俗之故私的祭堂子,多半遣所司代表致祭,間或皇帝親臨。

清代的民風民俗,清代固定祭天,祭堂子

祭祀時亦有幾點可以注意的:一、臨祭時由坤寧宮中將所祭的神位或神像移來,祭畢送還。二、皇帝或主祭人坐於祭神殿簷下東向,俟司祝祝禱後入殿行一跪三叩禮,禮畢仍出殿外,從祭的王公大臣等不行禮不入殿,皇帝不親臨王公大臣就不到。三、祭時由薩滿祝禱,歌“鄂囉羅”,彈三絃,拍神板,並舉刀指畫,祝詞初用滿洲語,乾隆後改漢字。四、祭品用餑餑,熟豕,每年正、四、七、十各月,並用馬牛薦神。五、祭畢撤祭品賜從祭的王公大臣。六、祭畢還宮,仍至坤寧宮行禮。

清代的民風民俗,清代固定祭天,祭堂子

這當然全是舊俗的保留。所謂“薩滿”實際就是女真族中的巫。杆祭是立杆子於圜殿南面庭院中石橋上而祭,杆子又稱神杆,採松木長三丈徑五寸,樹屑留枝葉九層。祭杆子和祭堂子,其意全在祈福或禳解。堂子又是皇室的祭祀所在,所以立杆的前後,皇子在第一排,親王在第二排,郡王貝勒貝子公以次遞降。神杆的數目,舊制,王貝勒祭三杆,貝子公二杆,將軍杆,後改入八分公以上均祭一杆,將軍等不立杆致祭。致祭的日期,皇帝在月朔,王貝勒以下各以次輪,凡祭三杆者,上旬先祭一杆,其餘二杆,在中旬以後祭。均依照主祭人的爵秩,加以嚴格限制,不準僭越,不準多祭,也不準爭競。皇族以外的官員庶民,不準入堂子致祭,更不準私家建立堂子,但事實上八旗各家莫不有其杆子,莫不有其祭神之所,以維持其舊俗,到清末還有存在的,可是虔敬不如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