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文化源遠流長的華夏,也掀起過內衣風雲,古時候的女人穿內褲嗎?

中華上下五千年,今天我們聊聊歷史中關於“內褲”的故事,在漢朝以前,女性的腹部也就是腰部以下,沒有任何衣物遮擋,也就是女人沒有褲子可穿,一直到了漢代,才給女人發明出了褲子,而且還是開襠褲!一直到了現在21世紀的社會,古時候流傳下來的文化,也被帶到了現在,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裡。從而使人們都習慣了這些規矩,所以也很少人去問為什麼會這樣,都認為這是正常的,是從以前就這樣的。當我們回望以前的生活,或者說歷史,想到了某些細節,或者難以理解的事情,都會呆呆的想上幾分鐘甚是幾小時,先是不理解和困惑,隨後又突然明白了。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東西:“內褲”。

文化源遠流長的華夏,也掀起過內衣風雲,古時候的女人穿內褲嗎?

在漢朝以前,女性的腹部也就是腰部以下,沒有任何衣物遮擋,也就是女人沒有褲子可穿,一直到了漢代,才給女人發明出了褲子,而且還是開襠褲。說到褲子,大家都會說兩隻褲腿,把腿包上,目的大多是為了保暖和遮擋。之所以那時候要“開襠”,其實就為了上廁所方便和某種事情的方便,既然這樣,也就省去了內褲的作用。就開襠褲這種東西,應該一直延續到了唐宋時期。可見當時的女子思想多麼開放,也那麼聰明!

文化源遠流長的華夏,也掀起過內衣風雲,古時候的女人穿內褲嗎?

話又說回來了,既然是衣服,所以遮羞也是必須的。一說古人的衣服那就太多了,介紹古時候的衣服時都是長篇大論,所以由此便知,古時候對衣服還是很重視的,遮羞也是做衣服目的的其中之一。回望古時衣裝的發展,襦裙佔得最多,就是大家在古裝劇中經常看到的那種薄薄的裙子,裙腳拖在地上蓋住腳,而且腰很高,還半露酥胸的裙裝。不過,最出名的女裝,還不是襦裙,而是“曲裾深衣”。

文化源遠流長的華夏,也掀起過內衣風雲,古時候的女人穿內褲嗎?

春秋戰國時代、秦漢時代,女性的衣服就開始流行曲裾深衣:“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先繞至背後,再饒至前面,三角衽邊的尖有一細帶在腰間接住,然後腰部縛以大帶”。這種衣服通常一身窄緊,長可曳地,所以很容易體現出女性的婀娜身姿,再加上低領的設計,若隱若現的胸脯,這種種的陪襯下,白皙而又挺拔的脖頸顯得異常勾人,看上去可憐的低頭,抹淚其實都是那時候女人的一種誘惑技巧。當年的漢武帝在平陽公主的家裡,見到衛子夫,而衛子夫就是這身裝扮,顯得衛子夫身姿婀娜,長得也十分俊俏,從那以後也有了麻雀變鳳凰的傳奇,衛子夫從一個不知名的歌妓到皇后。她該有怎樣的魅力,能使堂堂一位帝王不去介意他的身世,封她為皇后,榮華富貴一生。而這其中,或許就是曲裾深衣的幾分功勞吧,也可能是唐代之前以瘦為美的文化吧。也很難想象楊玉環這樣一個身材豐腴的胖美人穿這身緊身衣服的模樣。

文化源遠流長的華夏,也掀起過內衣風雲,古時候的女人穿內褲嗎?

而且不止中國,還有古歐洲人,他們沒有內衣穿的的歷史同樣也很悠久。詩歐洲人拜倫在一首詩裡寫到:誰掌握世界的平衡?誰統治不論是保皇黨的還是自由黨的國會?誰使西班牙的沒有內衣的愛國者驚醒!“沒有內衣”與“愛國者”能聯想在一起,不由得腦海中出現一個畫面:一群裸體用樹葉遮擋住自己的下體,還一起熱血的大喊著愛國!而歐洲的女人,“整個17世紀和18世紀,都是禁止穿內褲的”——穿內褲,“簡直被視為女士的恥辱,這個權利只給了老太婆”。

文化源遠流長的華夏,也掀起過內衣風雲,古時候的女人穿內褲嗎?

但是遮羞的問題也得有人解決啊。相比之下,中國古代女子的襦裙,遮擋住腳尖,曲裾深衣也是長至腳跟,而歐洲女人則是現在也能見到的鐘式裙,鍾式裙很簡單,裙子蓬就像一口鐘,在裙子裡有用來支撐裙襬的鋼架或者鐵絲,層層疊疊的很佔面積,他們走路都得用雙手託著,最好笑的是如果門很窄,走都走不過去,打個比方就像現在的電梯,她一個人進去就沒地方了,仔細想想那種衣服真是浪費資源。而且光提起裙子就很費力氣了,要是在多穿點什麼,會讓當時的女士更加煩惱。而且被稱為“風流世紀”的18世紀,這樣的穿著有時候也顯得非常礙事。

文化源遠流長的華夏,也掀起過內衣風雲,古時候的女人穿內褲嗎?

在回頭看看,在沒有內褲的時代,遮羞這個東西無非就是把裙子加長,也給當時的人增添了負擔,把女性的身體束縛住,不光穿衣服很困難,就連脫衣服也是很複雜的過程,另一方面會顯得女人凹凸有致,從而讓男子更多的看自己,而最重要的是裙底春光,會讓當時的男人浮想聯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