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吃魚雖好,但有四種魚真的別買了,尤其第二種,不補身還傷身

大家都知道,魚是一種好食材,尤其對於不能吃紅肉的三高等疾病患者來說,吃魚可能是唯一能嚐到肉味的途徑了。魚肉不僅富含優質蛋白,脂肪含量還很低,吃多了也不長肉,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D、硒等很多人們容易缺乏的營養素,是眾多醫生和營養學家極力推薦的白肉。

不過,凡事都沒有絕對的好壞一說,吃魚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對於廣大普通老百姓來說,挑魚可是一門技術活。我們市面上所售賣的魚,並不是擺出來的都能買的,希望大家在看到以下幾種魚時,千萬別再買了。

吃魚雖好,但有四種魚真的別買了,尤其第二種,不補身還傷身

所謂的“野生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都紛紛迷戀野生的食物,小到各種野菜,大到各種野味。事實上,由於環境汙染的不確定性,也就是說,沒有人知道這些野生品種在生長過程中會遭遇或發生什麼。很多人嚮往的野生魚中,很可能富集一些完全想不到的有毒物質。比如,很多魚在其生長環境中,難免會捕食到一些有毒的小魚小蝦或海藻等在體內蓄積毒素,這些毒素很可能包括常見的河豚毒素或雪卡毒素等,如果我們不小心吃了,就很容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個頭太大的魚

可以說大部分人買魚都喜歡挑個頭大的魚買,並且可能還會相對貴一點,人們也理所當然的認為貴一點的東西總是沒毛病的。事實上,如果是同一品種的魚,個頭太大的那幾條,魚的年齡一般也更老,不僅肉質不夠鮮嫩,關鍵是很可能富集更多的環境汙染物。雖然說大部分魚體內的汙染物含量都在安全範圍內,但我們在挑魚時還是儘量不要貪圖個頭大了,也不一定要千挑萬選挑最小的,正常大小就可以了。

吃魚雖好,但有四種魚真的別買了,尤其第二種,不補身還傷身

非正規渠道賣的魚

在上一段中小編提到,大部分魚體內的汙染物含量都在安全範圍內,這一說法的前提當然是得保證我們的魚是從正規渠道買到的,也就是常見的大小型超市、農貿市場、統一管理的菜場等等。而平日裡見到的那些小攤小販,就不要去光顧了。不太正規的小攤小販雖然比較方便或便宜,但誰也沒法保證他們的魚是從什麼地方獲得、安全性到底如何。如果渠道不夠正當,很可能含有重金屬超標或存在寄生蟲等安全隱患。

吃魚雖好,但有四種魚真的別買了,尤其第二種,不補身還傷身

醃製的魚

每當快要過年過節時,小編經常在比較熱鬧的居民區或菜場周邊看到樹上掛著大大小小的醃魚、醃肉,有些是自己家吃的,有些是拿來賣的。我國也是食用醃製食物的大國,然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中國式鹹魚列為第一類致癌物,並且明確指出,經常吃鹹魚會增加鼻咽癌的風險。因此,不管是家中自制還是透過正規渠道購買,建議大家偶爾吃一次就行了,平時一定要做到少買少吃。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清楚平時買魚該怎麼買了,只要避開以上幾種魚,剩下的一般都能放心食用。另外,小編再教大家幾個判斷魚是否新鮮的小妙招,如果一條魚的魚眼是清晰明亮、有一點鼓起的,魚鰓是鮮紅色的,魚背彎了能收回也就是有彈性的,並且聞起來沒有什麼酸臭味或氨水味,就可以斷定它是一條新鮮安全的魚了。

吃魚雖好,但有四種魚真的別買了,尤其第二種,不補身還傷身

如果有些朋友需要買冷凍或冷藏的魚,儘量挑那些肉質顏色還沒有發暗、發黑的購買,也不用擔心速凍魚的營養沒有鮮活的好,其實只要是經正規加工的速凍魚,營養價值並不比新鮮的差,完全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