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保溼類護膚品是怎麼發揮作用的?

保溼是護膚品的基礎功能之一,顧名思義,其作用就是保持面板的溼潤度。那麼,保溼產品是怎麼發揮作用的呢?要說清這個問題,就要從面板水分流失的過程說起。

面板水分的流失

面板的含水量由內而外逐步下降,越向面板表面推移,水分越容易流失,含水量就越低。常用的“經皮水分流失”這個術語中的“皮”就是面板,特別是角質層。真皮層的含水量可達75%,其中的透明質酸能吸收大量水分,就像面板的儲水庫。最外層的角質層含水量最低,僅為20%左右。

但是,水分從角質層流失的過程並不簡單。從結構上看,角質層類似於一堵牆,角質細胞是磚塊,細胞間脂質是泥漿,而皮脂膜則是牆面的膩子粉,這三部分都在面板的保溼機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水分要過了這三關才能“跑掉”。

保溼類護膚品是怎麼發揮作用的?

面板鎖水的第一道防線——角質細胞

角質細胞含有許多水溶性的小分子保溼劑,俗稱天然保溼因子,包括氨基酸、乳酸、尿素等,可以“抓住”水分,保持角質層的溼潤度。

面板鎖水的第二道防線——脂質

填充在角質細胞之間的是脂質,由神經醯胺、脂肪酸和膽固醇組成。角質細胞和細胞間脂質聯手,可以防止水分過度流失,起到屏障作用。但是,頻繁用洗面奶會洗脫液晶結構的脂質,面板屏障出現空洞,水分容易散失,面板乾燥或者外油內幹,甚至出現敏感。所以細胞間脂質不僅對保溼很重要,對舒敏抗敏也很重要。

面板鎖水的第三道防線——皮脂膜

面板鎖水的最後一道防線是皮脂膜,由皮脂和汗液乳化而成,覆蓋在面板表面,阻止水分散失。但是洗面奶很容易就將皮脂膜去除,因此即使是油皮也不能過度清潔。

如果面板鎖水的三道關卡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水分就不可避免地會流失。保溼方案通常是針對面板的缺陷來補充相應的成分,改善角質層的結構和鎖水功能。

保溼類護膚品是怎麼發揮作用的?

常用的保溼成分

面板自身的保溼機制和護膚品的保溼機制都與角質層的水分流失密切相關。

護膚品中常用的保溼成分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溶於水的原料稱為吸溼劑,不溶於水的原料稱為封包劑或者潤膚劑。前者種類很多,例如經典的透明質酸和甘油,它們都可以大量“抓取”水分,快速給面板“補充”水分;而且膚感好,水潤不油膩。

但是,吸溼劑在低溫低溼的環境下不夠給力,不能很好地阻擋水分流失。此時就要封包劑出馬,它們的種類也很多,包括各種來源的油脂蠟烷等,透過在面板形成一層類似於油膜的屏障,有效阻擋水分流失。

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們逐漸關注到細胞間脂質的保溼功能,透過直接補充細胞間脂質成分(特別是神經醯胺)來彌補面板屏障的缺失。這不但是快速見效的保溼途徑,而且對於改善面板敏感也有很重要的意義。

保溼類護膚品是怎麼發揮作用的?

保溼產品怎麼選擇?

保溼成分這麼多,市場上的保溼產品更是琳琅滿目,面對這麼多的產品,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呢?一句話:跟著感覺走,舒服就OK!

具體來說,是要基於自己的膚質,結合溫度、溼度等條件來判斷面板的需求,從而選擇合適的產品。用了之後面板感覺舒適,既不會幹燥緊繃,也不會覺得油膩厚重,那就說明保溼做到位了。

反過來說,如果面板感覺不舒服,那就不OK。比如說冬天在北方的乾性面板,雖然每天都用全套的保溼水乳霜精華,可是臉頰還掉皮,這可能是因為保溼產品的配方偏清爽,油分不足,鎖水能力不夠。

再比如說,油皮夏天隨便拍個爽膚水,就已經足夠滿足面板的需求了,如果非要水乳霜層層疊疊糊在臉上,不但感覺油膩厚重,還容易長一些像疹子的東西,這也說明需要調整保溼的步驟和產品。

總之,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