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好萊塢造星過程,一不小心造出了兩個州長和一個總統

導語:好萊塢造星過程,一不小心造出了兩個州長和一個總統。

本文無意探討明星從政問題,但作為好萊塢的初始產品而以商品名義上市的明星們,在進入市場之後,也有背離其製造商初衷而失卻其商業價值被市場拋棄或羽翼豐滿、自成一體並進而另立市場的情形。明星作為影迷心中理想人格的慾望物件的載體,其作為人的一面一旦突破其原始模型的窠臼,則很有可能成為其明星地位的終結者。好萊塢的造星目的只為市場,因此為了保持產品品格的純一,片廠宣傳部必須對產品資訊進行嚴格控制,一旦發現頗有開發價值的新星,便必須根據其自身潛質來塑造其外形併為之製作出一個可供釋出的歷史。

好萊塢造星過程,一不小心造出了兩個州長和一個總統

這種造星機制對明星本身來說,利弊兼備:一方面,型別模式可以讓明星面孔一夜成名,然後不斷地可持續性複製,直至其事業盡頭;另一方面,由於觀眾對明星本人生活的無休止追逐,其作為人的自由則受到極大限制。這種為了強化具體的產品形象而讓明星反覆出演同一型別影片中的類似角色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遠者如1950年代瑪麗連·夢露那不斷挑逗於銀幕的波大無腦的傻美妞形象,近者有從1990年代至今都一直鎖定著世界男性觀眾諸多隱秘幻想的梅格·瑞安的浪漫甜心形象。

好萊塢造星過程,一不小心造出了兩個州長和一個總統

二十年代好萊塢製造出來的明星精品克拉拉·鮑的星路歷程更是生動地說明了“明星難以為人”的兩難悖論:一日企圖復歸為人,其明星身份便很有可能被取消。克拉拉的經紀人根據其朝氣蓬勃、激情似火的性格特徵,為她打造了一個完璧無瑕的銀幕形象。其時的美國社會正值享樂主義新道德甚器塵上而維多利亞保守主義習俗依然積重難返的交替時代,克拉拉卓爾不群的性感與本真使之立時成為銀幕偶像。1927年一部名為《魅力》的影片更將其星運推向巔峰。該片根據艾黎諾·格林的同名短篇小說改編。

好萊塢造星過程,一不小心造出了兩個州長和一個總統

這個格林先生是位英國貴族,專門以描寫撩人心魄的性醜聞著稱。他充分利用克拉拉的潛質,將她定位成自己小說中所描寫的“魅力”一物的形象代言人,並將其諱莫如深的“魅力”一詞詮釋為“一種內在魔術,一種動物本能”。也許正是這一定位,為克拉拉的衰落埋下了伏筆。這部默片故事圍繞一個女店員和老闆之間的感情糾葛而展開。影片上映之後,獲得異常成功,“魅力”一詞成為當時的流行語,作為“魅力女郎”代名詞的克拉拉的私生活被無限炒作。首先是與男主演安東尼奧·梅利諾的純真戀情延續並強化著銀幕上的“魅力”,轉瞬之間便爆出一系列移情別戀、腳踩多船的演繹,吸引著公眾沸沸揚揚的評說。

(歡迎小夥伴們踴躍發言,喜歡的朋友,關注點贊轉發可以走一波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