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10畝收不到3兩,20元一兩,卻被瘋狂採挖,專家:得不償失

在地大物博的農村,一般以人工種植的作物才用畝產量來衡量。畝產量大的作物,收成就多,畝產量低的作物,收成就相對較少。對於一些常見的野生美食,有時候我們也會用畝產量來形容他們的稀有,比如竹筍的畝產量可能就達不到百斤了,說明竹筍十分稀缺。當下正是採挖野菜的季節,農村大地上到處長滿了新鮮的野菜,到處可見馬齒莧、車前草、蒲公英等普通野菜,山腳地區還有零零散散一些稀罕的野菜,只不過認識的不多。

說起野菜,筆者想到去年在北方接觸的一種更加稀罕的野菜,產量超級低,卻經常被瘋狂採挖,如今已被國家禁止採摘了。今天筆者就來聊聊這種超級稀罕的野菜。

10畝收不到3兩,20元一兩,卻被瘋狂採挖,專家:得不償失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專案,今天我們的主題是10畝收不到3兩,20元一兩,卻被瘋狂採挖,專家:得不償失。

這種野菜分佈比較特殊,主產地是我國的甘肅地區,其餘省份幾乎見不到,所以至今也少有人認識。不過前幾年在廣東這個吃貨大省已經非常流行,特別是作為一道除夕夜家宴備受熱捧,廣東人叫它“發財”,實際學名叫髮菜,因為這野菜不是綠色,外形如人類的頭髮一樣而得名。髮菜需要貧瘠的土壤和草原地區才會生長,這與其他普通植物需要的環境恰好是相反的。

10畝收不到3兩,20元一兩,卻被瘋狂採挖,專家:得不償失

髮菜又名地毛、旃毛菜、地毛菜、仙菜、淨池菜、龍鬚菜、頭髮藻,是一種伏地生長的念珠藻類,與我們日常吃的地皮菜是同一類物質,形態上和營養有些許差別而已,唯獨口感比地皮菜更好一些。髮菜生長於貧瘠的草原地區比生長在沙漠地區更難找,頭髮絲細小的髮菜尋找全靠敏銳的眼力,再者是髮菜產量超低。據以往採髮菜的人介紹,髮菜產量低到平均10畝地採不到3兩,尋常只能採到1~2。5兩之間,相比於普通的那些作物,這樣的產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除非髮菜價格很高,可彌補其產量不足。

10畝收不到3兩,20元一兩,卻被瘋狂採挖,專家:得不償失

但實際市場的價格卻也不咋地,髮菜在市場上的售價,一般只能買到20元到40元一兩。也就是說10畝地的草原或者沙漠創收不到百元,根本不值一提,那麼髮菜為何如此吃香呢?

李笠翁在其《閒情偶集·飲饌部》有這樣一段記載:“菜有色相最奇,而為本草食物志諸書之所不載者,則西秦所產之頭髮萊是也。”這是對髮菜的稱讚,更是對髮菜美味的認可。其文中後續還指出,髮菜的美味不亞於鹿角、藕絲等美味。近年來在廣東地區受到熱捧,更被海外華僑以重金購買。

10畝收不到3兩,20元一兩,卻被瘋狂採挖,專家:得不償失

筆者認為髮菜如此搶手,有4個原因,一是髮菜與“發財”諧音寓意美好,注重這點的人十分看重食用髮菜。二是髮菜食用口感上佳,味道清脆香甜,頗受吃貨青睞,三是髮菜產量少,不夠滿足整體大市場的需求,四是髮菜食用價值不錯,據筆者瞭解,天然髮菜具有解毒清熱、理肺化痰、調理腸胃的作用,尤其具有降血壓的獨特功效。

10畝收不到3兩,20元一兩,卻被瘋狂採挖,專家:得不償失

如此搶手的髮菜,曾在90年代引發一場瘋狂採挖熱潮,對當地生態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據說每採集2兩重的髮菜,便會破壞相當於16個足球場面積的草原,破壞程度可達到寸草不生。過去過度採挖髮菜,給當下提高了發生沙塵暴的機率有很大關係。於是為了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國家早在90年代末,1999年明確規定禁止採挖甘草、麻黃草等對環境有影響的植物或藻類。專家紛紛表示,用破壞生態的方式換取少量有限的髮菜,是得不償失的一種行為,應該制止。不知各位是否吃過髮菜,你們認識髮菜嗎?歡迎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