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長汀芋子餃,客家名小吃

這又是一篇充滿食慾的文章了。芋子餃在廣泛的客家地區特別受歡迎,這也是我最愛吃的家鄉菜之一。

1。芋頭和芋子。

得益於良好的氣候環境,亞熱帶溫熱潮溼多雨給芋頭的生長提供了自然條件。再加上陽光強烈,照射充足,不需要太多的精耕細作,它們的生長態勢也很好。

長汀芋子餃,客家名小吃

芋頭

長汀芋子餃,客家名小吃

芋頭

芋頭長在地底下,是最大的,就像母親。附著在芋頭上的小顆粒就是芋子。芋子的口感比芋頭好,蒸熟以後可以完全成泥,所以芋子是這次的主角,餃子皮的核心材料。做法就是把芋子沖刷乾淨(確保搗成泥的時候沒有沙石影響口感),然後放到高壓鍋蒸熟。

長汀芋子餃,客家名小吃

芋子

2。芋子餃的皮。

蒸熟之後,過一遍涼水,一是給降溫以免燙手;而是熱脹冷縮,便於剝皮。把去皮的芋子放到一個大盆裡,用擀麵杖反覆搗爛,過程中適當加入地瓜粉,增加餃子皮的柔韌性,這是很重要的一道程式。保證加餡兒的時候不破皮,也不能過分新增地瓜粉,太乾就不粘了。

長汀芋子餃,客家名小吃

芋子餃的皮

3。芋子餃的餡兒。

客家人的飲食風格,偏向清淡和自然,很少酸辣麻的香料。五花肉,幹香菇和香蔥是很多客家菜常用的佐料。再加一點白蘿蔔,胡蘿蔔,蝦仁,混在一起剁成餡兒。

長汀芋子餃,客家名小吃

和餡兒

4。包餃子。

這是除了吃以外,最快樂的過程了。一家人圍坐在桌邊,家長裡短扯一遍時間都還充裕。可能只有一個家庭主婦最擅長,其他都是打醬油,但是這個氛圍和這個感覺特別有團圓的樣子。沒有人玩遊戲,沒有人睡覺,沒有人外出,把這一刻完全給了家人。

長汀芋子餃,客家名小吃

包餃子

5。可蒸可煮,可煎可滷。

包好的餃子,整齊的排列在簸箕上,等待它們的是最後一個流程:烹食。

最常見的還是蒸和煮。把芋子餃放在篦子上,文火大約20分鐘,看到餃子皮由灰白色轉變到深灰色,說明就熟了。把生抽,生蠔油薑絲調成的蘸料放在一個小碟裡,就可以開吃了。

長汀芋子餃,客家名小吃

蒸餃澆汁兒

長汀芋子餃,客家名小吃

蒸餃

煮的話就稍微快一些。等鍋中水開就可以下餃子了,看到餃子最後都浮在水面就可以倒出鍋。這個北方的不一樣,連湯一起倒出鍋,是湯餃。湯的味道,會因為個別餃子破皮流餡兒而特別鮮美,餃子個兒大餡兒實,一般一碗就能放兩三個,兩碗就飽了。

長汀芋子餃,客家名小吃

湯餃

包餃子那天,需要一家人動員,累但真的很快樂,the moment of family。

(圖片來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