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卻一直讀不好文獻

並非每一個科研人員都喜歡和擅長看文獻,“拼命讀文獻,仍舊無法把文獻讀的又快又好”。工作學習中,除了積極努力,掌握速讀文獻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會事半功倍。文獻閱讀是做研究的基本功,就像練武先蹲馬步,拳擊先練力量,每一個有根據的科學設想,必定是基於深厚的累積的。沒有夯實的文獻閱讀基礎,其他的都是花拳繡腿,空中樓閣。失敗的文獻閱讀者各不相同,成功的閱讀者都是類似的。在這裡,給出三個提高閱讀文獻的小技巧。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卻一直讀不好文獻

01、

明確讀文獻的目的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我們看文獻的目的是什麼?

閱讀文獻就是從前人總結的經驗中獲取養分和靈感,對自己現有的想法和觀點尋找成立的依據,不斷地完善和修改

。看文獻不是為了完成任務,閱讀只是一種手段,而他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構建研究的理論框架,即:1。熟悉自己的研究領域,2。瞭解當前的研究進展,3。瞭解別人的研究思路。讀文獻的時候有幾個禁忌:無選擇的精讀、只看不記、師出無名。不單單是瞭解別人做了什麼,還要考慮別人沒做什麼,或者他的實驗能不能和他的結論吻合,資料可不可靠等等。

02、

文獻的篩選

讀文獻的第一步是搜尋及篩選,掌握高效閱讀文獻的方法,並從中吸收有價值的內容,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必備技能

。文獻不只存在於知網上,除了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之外,研究專著、新聞報道、行業報告、田野手記、檔案資料、傳記文學、統計報表,甚至博物館的先秦竹簡、帶有佉羅文的禪定佛像以及有關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紀錄片等,都可以成為研究的文獻。文獻浩如煙海,難道每一篇都要通讀、精讀嗎?如何能在儘量短的時間內掌握儘量多的有價值的資訊,很大程度取決於篩選文獻的效率。文獻在檢索時,要使用多元化的檢索關鍵詞,檢索的資料庫不能只有知網,中文方面讀秀資料庫覆蓋知網沒有收錄的圖書資源,也比較推薦;新生代的研究者,英文的資料庫(譬如EBSCO、Proquest、Taylor&Francis、Web of Science),也應當去探索。

03、

做好文獻筆記

無論你是不滿於自己現在的文獻閱讀速度,還是苦惱於文獻讀不懂,抑或是讀了之後不知道怎麼用,

要閱讀----做筆記----複習筆記----使用筆記的過程

。我們讀了文獻之後會遺忘。記了筆記之後我們可以隨時調出來檢視文章的重要內容,而不需要回去把幾十頁的文章重新看一遍。記筆記能教會我們怎麼讀文章。如果你能清楚哪些東西應該記在筆記裡、哪些可以不記,那麼你也就逐漸知道了看文章的時候要重點看什麼,略看什麼,不用看什麼。需要引用文獻的時候可以信手拈來。筆記記完了之後透過按主題分類和管理,可以大大方便我們在之後寫文章時的引用效率——-寫作和構思中想到了哪篇文章觀點、方法、結論就可以隨時手到擒來。

當你閱讀的深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內化為你的知識體系,讓你能夠準確、清晰、流暢地表達你的觀點、見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