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喜迎祖國70歲華誕—感知70年來舌尖上的鉅變

聽我奶奶講,她們年輕的時候(50年代),食物緊缺,什麼野菜、草根、野果等可以吃的東西都被大家利用了起來,山坡上都是光禿禿的,更不要說米、面等主食了,能填飽肚子已是最大的奢求。那個時候大躍進搞的轟轟烈烈,大家都為公社出力,做工換糧票,兌換生活必須品。記得奶奶講,有一次過年好不容易兌了一斤肉,我大姑沒看好,被狗叼走了,我爺爺把大姑一頓好打。有一次趕集,走到半道,大姑肚子餓,走不動,爺爺扔下她就獨自回家了。那個時候,因為子女多,家裡窮,生活的壓力大,少養一個娃就少一張嘴,所以爺爺當時能狠心走了,後來還是奶奶心急如焚的把大姑找回來。那個時候也有米,但是一碗飯大部分是酸菜和水,只有幾顆米,可能還不能稱之為米,拿到現在說的話類似豬吃的糠,就是很粗糙的那種,只有家裡來了客人,才會多放點米,或者煮點麵條。有人或許要說,池塘裡的魚,河裡的鱉不知道捕撈點吃嗎,當時我也有這樣的疑惑,但事實那個年代的人很少人吃這些,別人會說你好吃,尖饞,這在當時都是不好的評語。而當時的人特別在意這些評價,都很有氣節。

喜迎祖國70歲華誕—感知70年來舌尖上的鉅變

網路配圖

喜迎祖國70歲華誕—感知70年來舌尖上的鉅變

網路配圖,當時沒有這麼多米

後來,有了我爸爸媽媽,生活稍微有了好轉,但仍然窮,那個時候一般吃的都是南瓜、紅薯、玉米、酸菜,以至於我爸爸現在一點紅薯南瓜都不吃,他說因為小時候吃到想吐。生在60年代的他們到了上學的年紀後,每天早上都必須先去割草喂家裡的牲畜,撿牛糞堆肥,因為當時還沒有化肥,還要去撿一天的柴火,做飯都是燒柴的。做完一切家務活兒才去學校。一件新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這樣挨著排隊,等到老么穿的時候已經縫補的沒有衣服原本的模樣。

喜迎祖國70歲華誕—感知70年來舌尖上的鉅變

網路配圖

喜迎祖國70歲華誕—感知70年來舌尖上的鉅變

網路配圖,都是以南瓜紅薯為主,米少量

我媽告訴我,78年分田到戶後,日子逐漸好了起來,分到的田就是全家人的口糧和經濟來源,只要勤快,餬口養家還是沒問題的。這個時候吃米麵已經不算太奢侈的事情,但是吃肉吃油還是要分日子。

真正變化巨大要從90年代算起,94、5年,爸爸買了村上第一輛可以拉兩噸重的貨車,因為當時整個鄉就兩輛貨車,所以生意特別好,爸爸也變得很忙碌,伴隨著他的忙碌,我們家的日子逐漸紅火起來,當時有個過來人都知道的名詞“萬元戶”,好像這個“頭銜”是一種莫大的肯定,大家都幹勁十足,都想著爭先創優。這時吃穿基本不愁了,甚至有時還會添點水果,零食。大概是95年左右,院裡遠嫁山西的堂姐帶回來三袋泡麵,當時覺得簡直是不得了的美味,那個時候的泡麵只有一個麵餅和一袋調味包,我吃的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囫圇吞棗,不能完全品嚐它的美味。

隨著我長大,日子也越過越好,有的時候看著滿桌豐盛的飯菜就會想起當初艱難的時光。看到孩子們挑食、浪費,我媽總會說:“你們現在是好日子過多了,不懂可惜貴賤”。

喜迎祖國70歲華誕—感知70年來舌尖上的鉅變

喜迎祖國70歲華誕—感知70年來舌尖上的鉅變

祖國的繁榮昌盛在我們尋常百姓的餐桌上反應最直觀,老一輩的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我們不能忘,祝祖國母親生日快樂,也希望我們不忘初心,把日子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