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媽,我去看龍舟賽啦!”

“嗯,記得把粽子帶去吃,早點回來。”

“媽,為什麼粽子上要插根草?”

“傻孩子,這是艾葉。你去到河邊就把艾葉拿下來,放水裡沖走,這就意味著趕走黴頭,迎好運嘍……”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只有過節才有好吃的。每逢端午節,媽媽都會給我們兄妹每人包一個簕古粽,裡面填滿

糯米、鹹蛋黃、豬肉…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雞鴨都是飯桌上的稀罕物,由

父母親手編織包裹的“鴨乸”簕古粽

,雖然不是真正的鴨子,卻傾注了他們最質樸最深刻的愛。

剝開簕古葉散發的清香,比現在吃到大酒店的燒鴨都香一萬倍。

然而,今天就算把湛江市區的角落旮沓都跑遍,也很難尋覓到它的身影了。這種曾是雷州半島家家戶戶都會的傳統包粽(編織)手藝,正從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漸漸失傳。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以前,每年端午節前一週,村裡的大人就會到田間砍回

簕古葉

,割掉葉子兩邊的刺後泡水洗淨,再用編織蒲席的手法,兩兩交錯、打結,編織成栩栩如生的

“鴨乸”

。再從“鴨乸”的屁股往肚子裡填充餡料,最後上鍋蒸熟,這“鴨乸”形狀的簕古粽,就成了那個年代孩子們互相“炫耀”的端午“禮物”。

手巧的家庭,還能編出各種寓意不一的簕古粽——如

筆架

書包(學業進步)

魚簍(年年有餘)

金塔(步步高昇)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唯食君輾轉找到了今年已經60多歲的盧秀珠。每逢端午節前,她都會製作簕古粽,一做就做了50年。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盧姨回憶

那時候,每家每戶的勤勞婦女都會用簕古葉包粽子。我也是從父親身上學來的手藝。

年輕的時候幫父母做,現在我帶著老公兒子做,做給小孫子吃,給喜歡它的人吃。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端午節前一個月,盧姨的丈夫陳福榮就開著摩托車,開始在湛江到處搜尋和採摘簕古葉。簕古葉有尖刺,採摘和運輸都不方便,但為了支援老婆,他每天樂此不彼。

福榮叔說

一天能摘100多條吧,主要是在城市不好找簕古葉,以前在農村可多了。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市面上的普通粽子和傳統簕古粽最根本的口味差別,也正是因為這新鮮採摘的簕古葉。在蒸熟過程中,簕古葉獨有的清香會緩慢滲入米中。此外,簕古葉還有

利水祛溼、清熱解毒

的功效。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盧姨說

因為製作工序繁瑣,現在會編簕古粽的人越來越少了,再不做的話,慢慢這門手藝就要失傳咯。

盧秀珠笑笑說,就算像她這樣的熟練工,做成一隻簕古粽也要平均耗時六七分鐘,而這還沒算上前期

採葉、切葉、清洗、炒料

等準備功夫和後期一個多小時的慢蒸過程。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盧姨做的簕古粽,餡料也十分講究:

蛤蔞葉

打碎炒香後拌入糯米中,配上

脫皮綠豆

鹹蛋黃

、醃製好的

五花肉

,再加點

瑤柱

蝦米

提鮮。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盧姨搬來霞山居住多年,每年端午做出來的簕古粽名氣逐漸被熟人傳播,盧姨的“粉絲”甚至遍佈全國各地。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許多遠在他鄉打拼的湛江人,透過各種渠道找我買粽寄過去,就是因為惦記著這股家鄉味。畢竟現在很難找到會做簕古粽的人了。”盧姨說。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天生樂觀的盧姨常感到惋惜,她還沒有找到

“徒弟”

願意學習編織簕古粽的手藝。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盧姨說

現在的年輕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忙碌,沒時間像我們當年那樣鑽研編織,甚至用一門手藝來養家餬口。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與粽不同!湛江難覓的美食“鴨乸”粽子,會做的人都50歲以上了

“其實學起來不難。

你看,我做的粽子是不是很漂亮?

她捧起一隻“

鴨乸粽

”笑道:“只要有人願意學,我肯定毫無保留地教,希望這門手藝能傳承下去。”

手記

為了能在市區找到會做簕古粽的師傅,唯食君確實耗費了不小精力。甚至身邊的許多年輕朋友,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

之所以擔心這門傳統手藝被遺忘,是因為它背後寄託了上一輩滿滿的追憶和情感,牽動著遊子與故鄉最難割捨的聯絡,承載起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嚮往。

我們由衷希望,二十年或三十年後,下一代不需要在影像或文字記錄裡尋找“簕古粽”這樣的傳統美食蹤跡,只見其形,未聞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