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圍農夜話|蘇葉餑餑 孃親味道

圍農夜話|蘇葉餑餑 孃親味道

圍農夜話| 蘇葉餑餑 孃親味道

圍農夜話| 蘇葉餑餑 孃親味道

07:08

未知來源

吃著媽媽親手做的蘇葉餑餑,

眼前浮現老人家白髮蒼蒼的容顏,

心中盪漾著夏日火火的熱度。

01

蘇葉餑餑

傍晚的時候,收到媽媽的快遞,急急開啟,孃親的氣息撲面而來,兩排蘇葉餑餑,像兩隊披著蓑衣的小精靈,撞進我的眼簾,我的心,瞬間融化了!

我和媽媽影片通話,看到慈母的滿面笑紋,平時誇誇其談的我有些說不出話來。

媽媽提醒我說,你胃不好,要稍蒸一小會,軟了再吃。

有娘惦記的感覺,真好!望著蘇葉餑餑,我的記憶瞬間回到了小時候跟在媽媽身後一起做蘇葉餑餑的情景……

盛夏的陽光雖然炙熱,但阻擋不住勤勞能幹的媽媽。

她將泡發好的黏高粱米投進磨眼,捧起磨杆,讓巨石磨盤變得活泛、輕快起來。

我也加入進去,經過我們母子的不懈努力,磨眼的罅隙流淌出乳汁一樣黏稠的水面漿,越集越多,越集越多。

圍農夜話|蘇葉餑餑 孃親味道

媽媽把水面漿收攏進瓦盆,兌入些許的玉米麵,用它包裹早已煮熟搗爛、拌了白糖的紅小豆餡,摶成鴨蛋大小,再用抹了熟豆油的新鮮蘇葉包好。

一個腹有詩書,穿戴整齊的蘇葉餑餑就這樣成型了。

媽媽把她的作品擺放在高粱秸蒸簾上,擠擠挨挨地排了一排又一排,嚴嚴整整、規規矩矩地列著隊陣,然後放進大鍋,讓它們接受烈火和蒸汽的洗禮。

這個空當,媽媽又操起钁頭,跳進菜園,刨回幾顆土豆,切成細絲。

做這些的時候,鍋蓋的縫隙擁出了蘇葉的清香。

那絲絲縷縷的氣息愈來愈濃郁,從灶間一直瀰漫到內室,當整個屋子都陶醉在清香中的時候,蘇葉餑餑也就熟透了。

媽媽把它們起出來,鍋裡的熱水依然翻騰,正好可以熬煮一鍋土豆絲湯。

吃蘇葉餑餑,嘴急是不行的,需要稍稍晾一小會兒,以防燙嘴、粘牙。

幾分鐘後,夾起一個,咬上一口,清香、軟糯、香甜,就著土豆絲湯,吃得汗水淋漓肚兒滾圓也不肯罷休。

02

孃親味道

我們的鄰里相當親密和諧,好東西是要與大家分享的,蘇葉餑餑也不例外。

媽媽就讓我端了一碗又一碗,急火火地送往前街後巷,左鄰右舍,好讓他們早早嚐到鮮味。

等忙完這一切,媽媽開始自己享用的時候,蘇葉餑餑已所剩無幾了。

我很不理解媽媽的用意,媽媽說,遠親不如近鄰,這是莊戶人家相處的規矩。

媽媽開了這個頭,不出兩天,鄰居們也給我家送來了他們的蘇葉餑餑。

有黏黃米麵的,黏大米麵的,也有黏高粱米麵的,有果仁餡的,蜂蜜餡的,瘦肉餡的,味道各有千秋,但都吃不出媽媽的那種味道,我打心眼裡敬佩媽媽。

圍農夜話|蘇葉餑餑 孃親味道

蘇葉餑餑的主料雖是黏米,但唱主角的永遠是蘇葉,這種野生的草本植物,頑強地生長在溝渠畔、車道邊、屋舍周圍,不需要侍弄。

盛夏時節的葉片,已經有巴掌大小了,它幾近圓形,散發著狂野般的清香,蘇葉具有發汗解表、養胃、化痰止咳、降血糖、助消化等功效。

黏高粱米富含鎂元素,是保護心血管,補鈣的好糧食。

紅小豆呢,它味甘性平,是消除水腫,健脾利胃的小雜糧。

三種食材的完美結合,使蘇葉餑餑成了不可多得的美食。

吃著媽媽親手做的蘇葉餑餑,眼前浮現老人家白髮蒼蒼的容顏,心中盪漾著夏日火火的熱度。

歲月的風霜可以使人變老,但母愛如水,汩汩奔流,永不停歇!

歡迎向《圍農夜話》欄目投稿!

We need your contribution!

郵箱:nmrbxmttg@163。com

讓我們聽到更多自然的聲音!

圖片:視覺中國、悠遊吉林

作者:劉忠民

主播:李芸聰

編輯:倪楊金子

設計:崔鵬家

策劃:杜蘭萍

監製:李朝民

圍農夜話|蘇葉餑餑 孃親味道

主播|李芸聰

圍農夜話|蘇葉餑餑 孃親味道

圍農夜話|蘇葉餑餑 孃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