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自古民間多佳釀 酒香醇厚慰人心

中國的酒文化貫穿了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不僅孕育了眾多品牌,也蘊含了說不完道不盡的鄉土民俗,那些來自民間的“民酒”有味兒也更有情。對於很多福建人來說,在自家釀上幾壇米酒或者果露酒,留著新年時招待貴客,是很平常之事,有著別樣的風味與情懷。

說到自釀米酒,就不得不提“客家米酒”。客家米酒,是一種漢族傳統名酒,是利用糯米,透過洗淨、浸泡、瀝水、蒸制、淋水、拌曲、發酵等工藝釀造出的水酒,屬黃酒類,其色澤金黃醇厚、清香撲鼻、入口甜膩、味美香濃。早在唐朝,客家米酒就已十分著名,在客家首府——汀州(現福建長汀)就有留下唐朝名相張九齡描繪客家米酒的一首詩《題謝公樓》:“謝公樓上好醇酒,二百青蚨買一斗。紅泥乍擘綠蟻浮,玉碗才傾黃蜜剖。”

自古民間多佳釀 酒香醇厚慰人心

客家米酒就像客家人的魂,早已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家家戶戶釀得一手好米酒。從出生呀呀學語,到老朽壽終正寢,米酒一直伴隨著客家人的生活,是最值得回味的鄉情。正宗的客家米酒採用閩西特有高山泉水、優質糯米、客家傳統工藝酒麴等原料釀製而成。釀酒用的糯米要先用古井水或冷泉水淘洗浸泡若干小時,瀝乾備用。接著用旺火蒸至九成熟,讓米粒外硬內軟,疏鬆透亮,再用水澆淋米粒,使其冷卻至適宜發酵的溫度。然後將酒麴均勻拌入糯米之中,在中央挖個窩,蓋上簸箕蓋。最後在酒缸周圍捂上厚棉被,以便保溫、發酵。之後便是等待,等糯米發酵成酒……由糧食蛻變而成的酒,自帶平易近人的氣質。

自古民間多佳釀 酒香醇厚慰人心

自古民間多佳釀 酒香醇厚慰人心

不僅會釀米酒,福建人還會依據各種原料釀造各種風味的酒,比如果露酒。果露酒,顧名思義,就是用水果結合一些釀造工藝釀製出來的酒,是在客家古法釀酒工藝的基礎上發展出的新口味。最大的工藝區別是拌酒麴時在中藥酒麴的基礎上加入了新鮮水果,發酵時間比老酒略短,整個過程不加糖、不勾兌、不泡製、不催陳,最大程度還原水果自身的香、甜、酸味。

福建是我國南方水果生產大省,尤其在閩南,隨處可見的龍眼、荔枝,是福建釀製果酒的主角。此外還有桑葚酒、枇杷酒、楊梅酒、青梅酒等,顏色繽紛,種類豐富,風格迥異。民間家庭時常會就地取材,自釀一些果酒來飲用,果露酒酒類品種多樣,味道甘醇,酒味地道。

自古民間多佳釀 酒香醇厚慰人心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漳州的荔枝酒。荔枝酒色澤棕紅、澄清透明,具有鮮荔枝果的清香,味甜適口,酒質醇厚,常飲有通脈活血、益智、健氣、止渴等功效。據《漳州府志》載:“近則荔枝燒最貴”,漳州釀製荔枝酒歷史較悠久,其釀酒作坊均是一家一戶手工操作。1954年將舊作坊組建成漳州市酒廠。1955年繼承傳統工藝,恢復投產荔枝酒。漳州市酒廠釀製的雙燈牌荔枝酒被稱為“中國的香檳酒”,於1963年在全國第二屆評酒會上榮獲國家優質酒稱號及銀質獎,遠銷日本、法國、英國、比利時、德國、荷蘭、瑞典、模里西斯、巴西、美國等國家。1982年,漳浦酒廠以金鐘荔枝為原料,釀製的漳浦特產“金鐘荔枝酒”,屬珍貴名酒,一度名揚海內外。

一個地區的山水,蘊含著一個人的性格密碼,酒也一樣。福建各個地方酒釀的基因密碼,就蘊藏在山、水和空氣裡。酒香固然迷人,而那些蓄在民酒裡的智慧和人們對生活的熱愛,所留下的獨特韻味

才真正能給人以無窮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