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唐太宗聚富於民,如何面對國庫空虛呢

《禮記·大學》中有這樣一句話:

“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

也就是說,擁有百乘的諸侯,不要畜養那些聚斂之臣,如果他家有聚斂之臣,只知道替他向民間搜刮財產,那麼還不如家裡有個盜臣把財產偷出去的好。

為什麼說盜臣要強於聚斂之臣呢?那是因為盜臣偷盜的只是財物,但是聚斂之臣破壞的卻是主人的道德。

“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唐太宗聚富於民,如何面對國庫空虛呢

巍峨的宮殿

正所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道理雖然簡單,但是歷史上還是不乏奪富於民的君主,最終失去民心,導致亡國,其中導致隋朝的快速滅亡的原因之一便是如此。

我們都知道,隋朝從建立到滅亡,僅僅經歷了三十八年,在隋文帝統治的二十多年間,政治較為清明,人口顯著增加,府庫較為充實,外患較少,社會呈現繁榮景象,因此史稱“開皇之治”。

到了隋煬帝初期,隋煬帝營建東都洛陽,每月役使男丁多達兩百萬人;又以洛陽為中心開鑿溝通中國南北的隋唐大運河,先後調發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諸郡的農民和士兵三百多萬人。

由於隋煬帝太過於急功近利,在修築大運河期間,民夫需要經久不息的勞動,再加上疾病侵襲,死亡人數竟佔全部人數一半以上。

“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唐太宗聚富於民,如何面對國庫空虛呢

隋朝大運河分佈圖

不僅如此,再加上隋煬帝東修長城,在十餘年的時間裡,徵發擾動的農民不下一千萬人次,平均每戶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

“天下死於役”

的慘象。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有明文規定,婦女不服勞役,但是實際上,開河築城總是少不了婦女的身影。

隋煬帝為滿足其驕奢淫逸的生活,在出遊地大建離宮,佈置奇巧,窮極華麗。隋煬帝常帶後宮、諸王、宮女、衛隊等一二十萬人沿運河巡視南方,船隊長達二百餘里,沿途之上,花費無度,更徵調許多人民。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經過多年的勞民傷財,隋末民變終於爆發。隋朝也在這場愈演愈烈的天下大亂中快速地走向覆亡。

“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唐太宗聚富於民,如何面對國庫空虛呢

隋煬帝劇照

由於隋煬帝造成的大亂,隋朝留下了破壞嚴重、民生凋敝的局面。有了隋朝的前車之鑑,唐太宗是如何在此基礎上建立“貞觀之治”的呢?

唐太宗登基之後三年,隋末大規模的戰亂方才平息,到了貞觀六年仍然是“茫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道路蕭條” 的景象,因此,隋末多年的戰亂平息之後,唐太宗面臨的最大的問題之一便是土地荒蕪,人口銳減。如何在這一片廢墟之中建立起新的王朝呢?

唐太宗曾親眼目睹了隋朝的滅亡,他深刻的認識到農民階級對於君主統治穩定的重要性,因此時常將隋煬帝的例子講給大臣聽,希望能夠吸取隋亡的教訓。

首先,面對人口銳減的情況,唐太宗做的便是減少勞役徵發,減少大型國家工程專案。如此一來,人民休養生息,漸漸地人口便會多起來。

其次,沒有法外加徵,聚富於民。古代有一種官員叫“能吏”,也可以稱之為“聚斂之臣”,那就是一個巧立名目來增加稅收的人,一旦沒有節制的收稅,最終只會是

“民竭其力而不能供”

的景象。

大多數時候,聚斂之臣都是十分得皇帝寵愛的,因為他們可以名正言順的增加稅收,使國庫豐盈。但是在唐太宗統治期間,從未任用過聚斂之臣,可見這種“人才”,在唐太宗面前並無用武之地。

“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唐太宗聚富於民,如何面對國庫空虛呢

唐太宗劇照

唐太宗面對國庫空虛的三個策略

透過唐太宗的二十三年的努力,漸漸地社會安定、四夷賓服、百姓安居樂業,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我們又不禁想到一個問題,既然“聚富於民”,那麼朝廷的收入一定大幅度減少,國庫自然空虛,唐太宗該如何面對呢?

首先,量入製出的制度。

唐太宗在財政經濟上面有這樣一條制度:

“量人之力而授之田,量地之產而取以給公上,量其入而出之,以為用度之數。”

也就是說,根據個人勞動能力給予土地,根據土地的產量決定應收的稅,國家根據稅收的多少來決定開支。

如此一來,國家開支的多少取決於農民的稅收,絕不增稅,民富而國豐。

“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唐太宗聚富於民,如何面對國庫空虛呢

唐太宗劇照

其次,從自身做起,厲行節約,薄賦尚儉。

從唐朝初年,唐太宗便從以身作則,厲行節約。他曾遣散宮女三千多人,並下令免去四方珍貢;另外,唐太宗時期精兵簡政,緊縮政府機構,以節省政府開支,減輕人民的負擔。在唐太宗時期,一度官員僅643人,打破了“民少官多”的境況,提高官員的工作效率。

唐太宗患有“氣疾”,特別怕熱,到了夏天非常難熬,於是他便想在長安外面建立一座宮殿,留作夏天的時候避暑居住。但是當材料都準備好了,唐太宗突然不蓋了,他想到,當初大禹治水,百姓都津津樂道;但是隋朝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最終竟導致了亡國的下場。

而如今民生尚未完全恢復,此時蓋宮殿豈不是浪費人力、財力,唐太宗決定取消蓋宮殿的想法。

在唐太宗的治理下,社會安定,百姓安樂,經濟迅速發展,官員們便建議唐太宗登頂泰山進行“封禪”典禮。“封禪”可以說是古代帝王都向往的儀式,代表受命於天。

唐太宗自然也心動了,但是這是魏徵站出來說,國家發展雖然迅速,但是尚未完全恢復。若此時登頂泰山,必定是文武百官,浩浩蕩蕩,所到之處需要許多食物與旅館。而山東正是戰亂的重災區,若支援百官的行程,必定有所損傷。

聽了魏徵的話,唐太宗馬上放棄了“封禪”,由此可見,人無完人,唐太宗身邊的諫官也是他的寶貴財富。魏徵死後,唐太宗傷心地說: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逝,朕亡一鏡矣。"

“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唐太宗聚富於民,如何面對國庫空虛呢

古代帝王的“祭天”典禮

最後,關於老人的贍養問題,鼓勵民間自助。

唐太宗時期明文規定:父母在,不許分家,否則立法懲處。這樣的做法一方面可以減少一戶的戶稅;另一方面便是使家中老人有所依靠,子女們必須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反觀隋朝時期,朝廷鼓勵人們分戶,這樣便可以多一分戶稅,但問題也應運而生,那便是老人沒有人贍養了。

另外就是提倡道德,如果說道德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那麼法律便是在道德的基礎上,強制子女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

總結:

唐太宗採取的“聚富於民”的策略非常適合當時的社會情況:一方面戰亂多年且人口銳減,人民需要休養生息,發展經濟,逐漸做到自給自足;另一方面,經歷了隋朝的剝削,人們需要增強對統治者的信心,只有得了民心,方能算真正得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