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這樣的鎏金大酒樽 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

“蜀西工”造金銀塗乘輿大爵酒樽,是邯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昨天介紹了磁州窯的文字缸今天來介紹一下這個大酒樽。

這樣的鎏金大酒樽 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

該器物由三部分組成:酒樽蓋、酒樽和托盤。頂端的酒樽蓋隆起,上面有三隻朱雀振翅欲飛。

中間的酒樽為直桶狀,腹部兩側透雕了蟠龍鋪首銜環。側壁外側是兩圈圖案帶,主要採用了細線鏤刻手法和鎏金錯銀的工藝嵌入各種祥瑞圖案形象。

這樣的鎏金大酒樽 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

有流雲、鳥獸、奔鹿、羽人、西王母、侍者、山丘、奇花異草等神仙境界的生動畫面。

酒樽底部的三足成熊形,熊張口吐舌,形貌猙獰,通體鑲嵌松綠石和襯以米色的水晶珠,與鎏金的器體相輝映。

底部的托盤底部還陰刻紀年的48個隸書銘文,底盤上應該能放些炭火來溫酒吧!

看了這個大酒樽,真是佩服咱邯鄲人,端的會享受,你造一個酒桶就造吧!還得是青銅的。

青銅的罷了,還要雕刻上雲彩鳥獸。最絕的是還要三隻熊來托起酒樽,你個大酒樽能剩多少酒你不知道嗎?

你看把人家仨熊壓的呲牙咧嘴,嚎叫不停啊!

這樣的鎏金大酒樽 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

嘿,這已經是一件無與倫比的工藝品了,還要鎏上金,你說氣人不?

我想古人做就做最好的,好叫你們後人也看看我們是怎麼樣飲酒的。

每當攢個酒場,客人們依席而坐。把酒、吟詩、作對、唱歌。旁邊還有美女專人為其打酒,端的會享受。

這樣的鎏金大酒樽 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

這隻酒樽能裝40斤酒,相當於現代酒桶了。

現代人家裡來幾個客人,無非說掂二瓶酒上來。古人則大呼:“抬一桶”。邯鄲人的豪爽,可見一斑。

酒乃中國幾千年的文明的見證,沒有酒的歷史就是沒有文明的歷史。

俗話說吃吃喝喝。這個喝多半就指的是美酒。你想啊,滿桌雞鴨魚肉海鮮野味,沒有酒總是感覺少了點什麼。

這樣的鎏金大酒樽 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

比方國宴,外國友人或外國元首來訪,咱們主人說趕緊吃吧,吃完了接著談,喝什麼酒啊!

是不是缺少了一種儀式感?

這個儀式感古已有之,大到無論是新皇登基,還是封壇祭祀。

小到平常百姓修房蓋屋、娶妻嫁女,哪一個儀式能少得了酒?

幾千年的中華酒的歷史,薰陶出了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一點不為過吧。

當然,我是說我們的歷史。不像有的國家,想回憶回憶他們三百年前老祖宗是怎樣飲酒的,恐怕是舉國茫然:我們有祖先嗎?

這樣的鎏金大酒樽 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

回來再看這個大酒樽,浮想聯翩,我也快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