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以為魚刺卡喉,卻查出食管癌

金山網訊 日前,76歲的周奶奶(化名)在吃魚時自覺被魚刺卡喉,就醫後被意外查出食管癌。老人這才驚覺,原來最近兩個多月持續存在的梗噎感,是食管發出的求救訊號。

兩個多月前,周奶奶常感梗噎不適,但因對生活影響不大,就沒太上心。直到本月初,老人在一次吃魚後,不適感明顯加重並伴疼痛。周奶奶以為是不慎吞下魚刺所致,幾日後到醫院接受了胃鏡檢查。檢查中,醫生髮現老人食管距門齒約27釐米管腔周圍黏膜充血、糜爛,隱約可見一異物嵌頓,根據異物形狀和周奶奶的自述,考慮魚刺可能。

由於“魚刺”所處位置緊鄰胸主動脈,糜爛段食管以下的腔管又較為狹窄,胃鏡無法進入,貿然夾取極易發生大出血,危及老人生命。為了避免意外發生,也為了更全面瞭解周奶奶的病情,為下一階段治療指明方向,醫生建議她接受進一步檢查。

幾日後,周奶奶來到江大附院胸外科,經CT及上消化道造影,給出了更加直觀和明確的診斷:食管中段一處長約7。5釐米的管腔狹窄性病變,伴有潰瘍穿孔,形成條索狀竇道,符合食管中段癌穿孔的表現。

江大附院胸外科主任醫師李峰介紹,當時,周奶奶食管病變段的周圍組織粘連嚴重,出現了明顯的水腫,當務之急是開展胸外科手術。然而術中可能存在的大出血、病灶切除、正常組織保護等難關如何克服,成了擺在醫生面前的一道道難題。

為了最大限度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在李峰的組織下,科室醫護團隊對病例進行了周密的術前準備,針對術中術後可能遇到的問題,制定了詳細的應對方案。12月8日,在李峰、蔣志華兩位主任醫師的共同參與和指揮下,一場“胸腔鏡輔助下食管切除術+消化道重建術”有條不紊地開展。

儘管經過了充分的術前準備,但是當病灶暴露出來時,情況還是遠比術前預想的複雜。“患者的食管腫瘤已經侵犯左主支氣管,我們先要在胸腔鏡下仔細遊離食管,同時保護左主支氣管、喉返神經、胸導管不受損傷。食管切除後,再將胃製成管狀,提至頸部,在頸部吻合,以此替代食道,可以說難度是相當大的。”蔣志華說,手術結尾,醫生對患者的食管進行了全面探查,並未發現魚刺,初步斷定造成老人長期梗噎感的正是食管病變。

經過4個半小時的努力,手術順利完成。經過對胃食管切除標本的檢測,周奶奶被確診為食管潰瘍型高-中分化鱗癌。

“老年人要是出現梗噎症狀就要意識到自己可能患病,及時就診,治療難度和預後都會大不一樣。”李峰說,江大附院胸外科每年都會接診100多例食管癌患者,其中絕大多數患者與周奶奶一樣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這一群體因為缺乏防治知識,出現症狀不加重視,等病情拖無可拖才想到就醫,而此時卻往往已經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醫生提醒,長期飲酒、吃剩菜剩飯、吃醃製食品、進食過快過燙等,都容易刺激、損傷嬌嫩的食管壁黏膜,長此以往,容易導致病變。此外,口腔感染會促使亞硝胺的前期物質轉化為致癌物質,增加罹患食管癌的風險,因此,對於口腔疾病,比如齲齒等,也應該及早治療,防患於未然。(楊泠 孫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