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再次領先全球,“中國天眼”發現509顆脈衝星,比國外4倍還多

再次領先全球,“中國天眼”發現509顆脈衝星,比國外4倍還多

圖為中國天眼

自從中方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投入使用以來,就一直牽動著世界各國科學家的視線,截至現在這隻“中國天眼”已經發現了509顆脈衝星,比國外所有望遠鏡的成果相加的4倍還要多,脈衝星其實就是旋轉中的中子型,因為會不斷髮出電磁脈衝訊號所以得名,在1967年,一位叫作貝爾的女性研究生髮現狐狸星座有一顆會發出週期性電磁波的星,最終經過科學界研究後,根據其放出電磁波的特性命名為脈衝星,憑藉著這一成果,中方科學家在天文研究領域再次領先全球。

再次領先全球,“中國天眼”發現509顆脈衝星,比國外4倍還多

圖為天眼

所謂的中國天眼,其實是一架500米口徑的球面射電望遠鏡,從2011年3月開始建造,歷時5年才完全建成,面積比30個足球場還要大,更重要的是由於應用了多項創新,其靈敏度要比此前的世界第二大望遠鏡高出了2。5倍,以美國的阿雷西博望遠鏡來對比,由於其主鏡面完全固定,因此要想對宇宙中不同方向的電磁波進行接收,就得移動饋源和副鏡,考慮到它的重量達到了500噸,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國內的天眼則在鏡面上使用了主動面板技術,每一塊麵板都可以在促動器的驅使下向不同的方向運動進行上下運動,把鏡面從初始的球面形狀變成拋物面形狀,像一顆真正的眼睛一樣透過自我調整來鎖定不同的目標,因為這一技術,它的饋源倉重量相當輕盈,6根柔性索就可以輕鬆將其吊起。

再次領先全球,“中國天眼”發現509顆脈衝星,比國外4倍還多

圖為天眼俯檢視

中國應用這些創新技術打造全球範圍內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背後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太空當中的脈衝星,那麼尋找這種天體對人類究竟有什麼好處?從科研方面來說,當兩顆中子星這樣緻密的天體繞著彼此執行時,就會劇烈地攪動周圍的時空,進而以引力波的形式向外發射能量,同時消耗這個系統的勢能,讓彼此變得越來越接近,因此只要科學家能夠確定這一系統執行的軌道週期的變化過程就可以間接地印證引力波,進而檢驗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是否正確進行一系列的相關科研。

除此之外,當人類利用天眼成功地掌控了這些脈衝星的執行規律之後,那麼在幾百年後的未來這些天體還將發揮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進行星際導航,就像人類在地球上利用衛星相對不變的軌道位置進行導航一樣,透過對脈衝星進行週期性的監視,飛船可以隨時掌控自己的運動速度,進而推算出自身的座標,這就是脈衝星導航,可以說現在每找到一顆這樣的天體,就相當於為未來的探索者們找到一顆星海中的燈塔。

再次領先全球,“中國天眼”發現509顆脈衝星,比國外4倍還多

圖為天眼

簡而言之憑藉著先進的效能,簡而言之,在美國阿雷西伯射電望遠鏡倒塌之後,中國天眼成為全世界科學家能夠使用的最為先進且唯一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因此它每取得一個成果,就相當於中國為人類的宇宙探索作出了一項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