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農民挖出古代寶劍,劍長7.5米重達1539

農民挖出古代寶劍,劍長7.5米重達1539

說起劍,第一反應即是古代的五大名劍。這五大名劍指的是歐冶子所鑄造的五把絕世寶劍,分別為: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這些寶劍都是帶著自己的故事走出歷史,哪個不是徹頭徹尾的大劍,揮之舞之,劍氣縱橫!但今天要說的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劍”。

挖沙竟挖出7。5米的它

1988年的一天,一農民來到泗河的河道挖沙,幹得熱火朝天時,鐵鍬突然碰到了堅硬的物體,好奇心使然,農民便開始在這個物體周邊進行挖掘,越挖越深,越挖越長,隨之不斷地挖掘,這個不明物體終於嶄露頭角,在農民們的努力下,終於將其“全身面貌”一探究竟了,這個巨物竟是一把鐵劍。出土時,雖然村民對這把寶劍眾說紛紜,但不可置否,這是把有些年代的劍了,對於這些文物本就尊敬愛護的農民,隨即上報給文物保護的相關部門。

農民挖出古代寶劍,劍長7.5米重達1539

在專家到來後,也對這把劍進行了仔仔細細的測量和研究,經過測量,這把劍長7。5米,重達1539。8公斤!據專家說明,這把劍,無論是從重量還是長度上來說,這都在至今為止出土的劍文物中均為第一。所以說,這把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劍。

現今它儲存在山東兗州的博物館內,根據專家後續的研究中還發現了這把劍更多的“身份資訊”,劍柄上鑄有文字圖案,文字為:康熙丁酉二月知兗州府事山陰一鳳置,圖案是一怪獸頭,傳為龍王九子中的第二個兒子,名叫睚眥,此獸生性好鬥,所以會被作為裝飾繪製在兵器上。那麼此劍上的文字和圖案又有什麼意義呢?

鐵劍身份揭開面紗

因為這把劍體積實在太過於巨大,一看就知不是操練實戰用的,專家只能從鐵劍上的文字入手。“康熙丁酉二月知兗州府事山陰金一鳳置”,看到這,這把劍應該是出自清朝的康熙年間的山東兗州,在查閱過去的資料後,終於對這把鐵劍的來歷有了眉目。

農民挖出古代寶劍,劍長7.5米重達1539

《滋陽縣誌》中寫道:“康熙五十一年夏,泗河洪暴漲,沖決大橋中間三個橋洞,郡守金一鳳捐資修整加固此橋,並鑄三丈鐵劍以鎮之”。所以可得知,這把劍應是在康熙年間洪水氾濫之時所造成的。

據傳說,泗河的水每到夏季就會來的格外湍急,勢不可擋,到了汛期就更加無法阻止,暴漲的洪水淹沒了莊稼,沖毀堤壩,導致百姓民不聊生。

到了公元1712年,洪水更是兇猛,“肆無忌憚“的沖毀石橋,所以當時的郡守金一鳳為了鎮住水患,就請人鑄造了這把三丈長的鐵劍放在橋洞中。說來也是件奇聞異事,自打鐵劍置放在旁,兗州的洪水再無以往之勢,奈何鐵劍不敵歲月長,也不敵多次洪水的沖刷,還是沉入沙中,一睡便是300年,300年後這把鐵劍才重見天日。

農民挖出古代寶劍,劍長7.5米重達1539

從這把鐵劍的體積上就可看出,鍛造絕非易事,放到科技力量強大的今天,鑄造這把鐵劍也是有一定的困難的,更別說科技尚不發達的古代了。到底得花費多少人力物力才能鍛造此劍,這是我們永遠不能得知的秘密。

此外,鍛造鐵劍、修繕橋樑和加固大橋都是金一鳳自己一人承擔費用,哪怕他是一名官也必定是為國為民兩袖清風的官,鄭板橋詩人。寫過這樣一句詩:“烏紗擲去不做官,囊中羞澀兩袖寒”,用來形容金一鳳再合適不過。

農民挖出古代寶劍,劍長7.5米重達1539

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的華夏子孫面對兇猛的洪水也並不是束手無策,我們永遠有自己的智慧,鎮壓的鐵劍也是金一鳳對百姓的一份守護,三丈長的鐵劍,長不出金一鳳的掛念,1539公斤,也沒有比得上金一鳳對百姓沉甸甸的關心,有了這些感情的加持,這把鐵劍不愧為專家口中的“天下第一劍”。

背後的守職而不廢

金一鳳修整加固橋樑的費用都是自己所出,這也直觀的體現出當地官員一心為民的心情,雖然這把劍沒能一直佇立在橋旁,可是這把劍確是實實在在的證明了他對百姓的愛。除此之外,這能看出金一鳳作為郡守的稱職,詮釋了素書中所說的: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

農民挖出古代寶劍,劍長7.5米重達1539

正因為明白自己的任重遠,所以始終秉持著這樣的信念,金一鳳也信仰著自己的職業,為民服務使他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鐵劍背後的守職而不廢、愛民如子都讓人為之動容。可記得那句詩:“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現如今,鐵劍已然經過專業的鑑定部門鑑定,成為了國家一級文物,與越王勾踐的劍不相上下,越王的劍深藏曾經的苦與功名,兗州的鐵劍蘊藏著一位普通的官員對百姓的真心與真情。

賈誼的過秦論中寫道:“使秦復愛六國,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每位君主如這位官員一樣愛民如子,曾經的天下又怎會多次動盪不安。

農民挖出古代寶劍,劍長7.5米重達1539

從這把天下第一劍的“身世”中,我們能得知古代人民的智慧並不差於現在造出航空母艦的現代人,甚至在沒有過多科技的輔助下,他們的在某些方面的智慧可能遠超於現在。這把鐵劍在沙底斟酌了幾多歲月,又浮沉了幾處年華,與人世間久別經年,再與陽光相逢,雖不是以往的樣子,可它為現在的我們見證曾經深深的官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