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鄂爾多斯高原地域遼闊、位置重要,為什麼秦國、趙國不去佔領它?

鄂爾多斯高原地域遼闊、位置重要,為什麼秦國、趙國不去佔領它?

中央之國的形成 [第121節]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單從鄂爾多斯這個名字來看,我們就知道這是一塊屬於遊牧民族的土地。如果從緯度上來看,鄂爾多斯斯高原與山西高原中的太原盆地——大同盆地一線,是屬於同一緯度。而高原西、北兩側分佈有西套、後套、前套三條水資源豐富,地勢平坦的平原帶。這樣看來,被黃河環繞的鄂爾多斯高原應該是很有條件成為農業文明區的,但我們所看到的事實上,即使是在自然環境遠勝於今天的戰國時期,華夏諸侯們也沒有企圖向鄂爾多斯高原移過民。而正是因為鄂爾多斯這片農耕民族眼中的“不毛之地”的存在,河套平原這條很有機會被華夏民族消化的土地,也變成了一塊“亞飛地”,並長期為遊牧民族所佔據。

鄂爾多斯高原地域遼闊、位置重要,為什麼秦國、趙國不去佔領它?

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最為主要的原因是“水”。水資源在河套內諸地理單元的分佈狀況,是存在很大區別的。如果我們觀察河套內部的水系分佈狀況,就會發現,南部的隴東高原、陝北高原都有相對密集,分佈均勻的河流存在。其中隴東高原的河流基本屬於涇河水系;陝北高原的情況稍顯複雜,其西部屬於洛水水系,而東部那塊呈三角狀,插入鄂爾多斯高原與黃河之間的土地,則擁有數條獨流入河(黃河)的河流,這其中就包括了我們所熟知的“延河水”(延安的母親河)。

整個陝北高原的形態,相信“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的我們,已經從無數革命教育片中熟悉了。基本形態就是被那些河流切割成壑狀,而那些呈西北——東南流向的河流,在為沿河居民提供水源的同時,也不斷的把陝北高原的黃土送入黃河,去支援華北平原的居民。要是不考慮黃河的存在,我們甚至可以認定陝北高原是呂梁山脈西側山地的延伸。這種認定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麼河西的陝北高原,與河東的呂梁山地,擁有類似的地緣文化。並且由於這種縱向切割的艱難,黃河在了陝北高原與呂梁山脈之間,未能形成類似河套平原那樣的種積平原,而是造成了“晉陝大峽谷”這樣的地形。

鄂爾多斯高原地域遼闊、位置重要,為什麼秦國、趙國不去佔領它?

河流對於陝北高原的作用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讓沿河地帶,可以有機會成為農耕民族的聚落區;另一方面卻也將黃土高原的黃土大量地帶走。當然,這筆帳並不能算在延河和它的鄰居身上,根本原因還是高原上的植被條件不好,蒙古高原帶來的風沙,和人類的過渡開發,都是影響陝北高原植被的重要因素(“成也蕭和,敗也蕭和”,陝北高原那麼厚的黃土層,也是從蒙古高原刮來的)。

與陝北高原的溝壑縱橫相比,鄂爾多斯高原就顯得要平緩許多。不過這種平緩,很大程度是因為它的腹地沒有什麼河流。鄂爾多斯高原所有的,那些常年有水的河流基本上都是分佈在邊緣地帶,這些河流在為隴東、陝北高原以及河套平原(包括西套)這些河套邊緣地區提供水源的同時,卻沒能滋潤鄂爾多斯高原的腹地。

腹地所有的一些小河,大都為時斷時流的季節河,根本無法支撐農業生產(在地圖上可以看見一些湖泊,由於沒有足夠的淡水補給,90%都是鹹水湖)。缺水加上來自蒙古高原的風沙的吹蝕,鄂爾多斯高原的土壤條件也很差,從發育程度上而言,大部分地區屬於“初育土”,顧名思義,也就是處在“石——土”轉換階段的土壤。

鄂爾多斯高原地表水資源的缺乏,不僅使得對水資源要求很高的農耕文明在上面無法紮根,也使得對水資源要求相對較低的遊牧民族,亦無法在其腹地找到高質量的草場(對於大部分植物生長而言,水多了總比水少好)。因此無論是遊牧民族,還是農耕民族,他們控制鄂爾多斯高原的方法都是爭奪前套、後套、西套這三個大“河套平原”。

誰控制了這三個平原,就可以聲稱自己控制了鄂爾多斯高原,乃至整個河套地區。反之,就算對手沒有進駐鄂爾多斯高原,你把控制線划過去也是自欺欺人,就象有些“歷史學家”,習慣在在繪製古地圖時,把某一個朝代的北國邊境一直劃到北冰洋一樣。

鄂爾多斯高原地域遼闊、位置重要,為什麼秦國、趙國不去佔領它?

當然,如果華夏民族在控制了幾個河套平原之後,還是會在鄂爾多斯高原腹地尋找幾個條件相對較好的點,建立行政機構的。不過這種設定完全是為了保障河套平原與南部的隴東、陝北高原的交通,基本屬於沒有自給能力的兵站性質。一旦河套平原有失,這個分佈在鄂爾多斯高原腹地的據點,會馬上被放棄的。

而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在穩定據有河套平原之後,他們也會去鄂爾多斯高原放牧。前提是那裡還能長草,相信在戰國時期,鄂爾多斯高原的植被狀況要比現在好得多,牧民們在那裡的生活也比現在要比現在滋潤。而現在如果你去那裡旅遊的話,會發現高原的大部分表面,已經被黃沙所覆蓋了,一如曾經的科爾泌草原變身為“科爾泌沙地”一樣(西北部最嚴重,已經沙漠化了,叫“庫布齊沙漠”。南部靠近隴東、陝北高原還好點,沙地草場相間,叫“毛素烏沙地”)。

如果從華夏民族的角度,希望控制河套地區的話,大同盆地是西進前、後套平原的支撐點。就戰國時期的情況而言,趙國在西出大同盆地,控制前、後套平原之後,再沿溯黃河而上,向西套平原滲透就非常困難了。這麼漫長的補給線,是趙國的地緣實力所難以支撐的。

而相比而言,渭河平原上的秦人如果想控制西套平原的話,區位優勢則會明顯許多,前提是秦人能夠先控制隴東高原。至於當時佔據隴東高原的邊緣民族,我們在秦霸西戎一節已經說過了,就是那個讓秦國用王太后施展美計的“義渠戎”。不過秦國滅掉義渠戎已經是公元前272年,再過50年秦國就要完成他的統一大業了。如果西套平原與隴東高原連在一起的話,相信秦人會一鼓作氣地拿下這片水草豐美之地區。問題是西套平原與隴東高原之間插入了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南角,這就大大增加了秦人北伐的難度。

秦人當然不會有我們今天這樣的技術條件,來分析鄂爾多斯高原的地理結構,但他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這片土地不能為他們北上的軍隊補充淡水。因此這片被秦人稱之為“旱海”的土地,成為了秦人征服西套平原的障礙。

對於秦人來說,如果確實覺得有吞併“西套平原”的必要,還是有能力完成這次遠征的。問題是吞併義渠戎之時的秦人,已經開始了東擴的步伐(吞併義渠戎是為了不讓後院起火)。而西套平原並不是東擴的必經之路,即使要防禦遊牧民族自西套平原發起的侵擾,在隴東高原北沿建一道長城也就夠了。

從獲得戰略補給地的角度來看,秦人倒也存在北據西套平原的動機,不過那時候秦人已經控制並開發了“蜀”地這個大糧倉,已經足以支撐他們在東部的戰爭了。至於說西套平原所能提供的“馬”資源,對於養馬出身的秦人來說,尚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鑑於上述原因,秦、趙兩國暫時都沒有對西套平原有什麼想法。鄂爾多斯高原也就成了兩國在河套地區的緩衝地。對於秦人來說,要想穿越鄂爾多斯高原這片“不毛之地”的難度固然很大,但趙人和遊牧民族要想由此南下,也是很困難的,特別是秦人和後世的華夏政權,沿隴東、陝北的那些河谷通道兩側,構築了有層次的防禦體系後(可以參見現在那些縣城的位置),渭河平原的北部安全級別,被大大的提高了。

夢想永遠是支援人類前進的動力,儘管從北部進攻秦國的難度太大。但偉大的趙武靈王在南勝魏國,東並中山,西收河套平原後,還是親自南下考察了穿越鄂爾多斯高原、陝北高原攻擊渭河平原的路線,只不過計劃尚未實施趙武靈王就被急於搶班奪權的兒子給餓死了。不過計劃沒有實施,對趙武靈王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最起碼不至於讓他以一場失敗的戰爭,來結束自己輝煌的一生。

與趙武靈王有同樣夢想的是更偉大的秦始皇。不過作為中央這國的新主人,始皇陛下所能集中的人力物力是前人所無法達到的。對於強大的秦朝而言,難度並不在於能不能夠透過一次戰爭,趕走河套平原之上的匈奴人。而是在於怎樣讓自己的核心區,也就是渭河平原與它們連線起來,讓河套地區長久地為中央之國所控制(控制了河套,匈奴人就失去了前進的跳板)。

想要在鄂爾多斯高原移民固然是不可能的,不過修建在那片高原上修建幾條可以快速透過的道路,以縮短河套平原與渭河平原的交通時間,倒是有可能的。於是在鄂爾多斯高原上,秦人所建築的高速公路——秦直道,在秦國統一中央之國後誕生了。

在我們以後的內容中,將要進入戰國的第三階段,也就是說秦國將要開始展開它的統一戰爭了(“秦直道”的具體結構,統一之後予以解讀。)在此之前,會插播對“中朝邊境”的解讀,以滿足對這部分歷史感興趣的朋友。

鑑於整個河套地區對於中央之國西北地區地緣安全的重要性,在民國政府所建制的塞外四省中,河套地區的大部分,也就是前套平原、後套平原、鄂爾多斯高原,成為了綏遠省的主要組成部分(陰南丘陵也被劃入)。為了應對外蒙古的分裂傾向,與河套地區相對應的那部分內蒙古部分的“蒙古高原”,也成為了綏遠省的一部分(和察哈爾一樣)。所謂“綏遠”,就是現在的呼和浩特,當時是綏遠省的省會。

鄂爾多斯高原地域遼闊、位置重要,為什麼秦國、趙國不去佔領它?

從地緣關係的角度看,如果不是當年山西人的“走西口”,以呼和浩特、包頭為中心的前套平原可能還是一片純粹的遊牧區。而如果作為內蒙古中部的地緣核心——前套平原,沒有足夠多的漢族人口進入的話,在民國之初,內蒙地區也很可能會定性為難以控制的邊緣地區了。只是這種結果的出現,我們並不需要感謝開放邊禁的清政府,因為不是他們的封禁,擁有強大人口基數的漢族農民,早就自然滲透入內蒙和東北地區了。

在綏遠省的西面,還有塞北四省的最後一個省——寧夏省。這個省的設立,是為了控制河西走廊以北,河套地區以西的內蒙古高原,只不過就象綏遠省需要前套平原這個地緣核心一樣,寧夏省也需要西套平原這個地緣核心(否則去掉了人口相對密集的西套平原,剩下那些草原沙漠根本無力支撐省一級的行政單位)。因此西套平原一如它在古典時期的地緣定位那樣,帶上其西部的部分蒙古高原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地緣板塊。

在建國以後,綏遠省和寧夏省都被撤銷了。前者基本成為了“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部分。而寧夏省在剝離了蒙古高原部分之後(這部分也交給了內蒙),成立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新成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雖然去掉了蒙古高原部分,但向南面的隴東高原延伸了部分土地,把位於高原北沿的“固原”地區給划進去了(原屬甘肅)。這樣做得直接後果就是,讓甘肅的輪廓線顯得非常怪異,其隴東高原部分(現在主要歸屬“慶陽”地區管轄)象是一塊飛地存在於寧、陝之間。

順便說一下,所謂塞北四海中的“塞”,指的是明長城上的那些關隘,或者說其南部是以明長城的主體為界線的。從這條分割線,大家也可以大致觀察出中央之國二千多年來的地緣博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