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德州“新農人”徐如松紮根農村蹚出致富路:地上種桑樹 樹下養蚯蚓

5月1日,在夏津縣雙廟鎮清涼寺村300畝的沙土地上,8000餘株桑樹苗已長到1米高;樹下則是用於蚯蚓養殖的溫床,隨處可見蚯蚓爬行過的痕跡。面板黝黑的“新農人”徐如松,拿著小鐵叉穿梭其中,察看蚯蚓生長情況。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德州“新農人”徐如松紮根農村蹚出致富路:地上種桑樹 樹下養蚯蚓

“這是我畢業回鄉創業10年的‘作業本’,土坷垃裡也能刨出金子。”今年33歲的徐如松說,2011年臨沂師範學院土地管理專業畢業後,他回到家鄉創業,種過大棚蔬菜、養過家禽,最終選擇了收益最好的蚯蚓養殖。

2012年初,徐如松偶然得知,蚯蚓在製藥、做化妝品、處理汙泥等行業用途廣泛,且養殖風險小、收益高。“夏津縣氣候很適宜蚯蚓生長,清涼寺村周邊林木資源豐富,為蚯蚓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徐如松說。

打定主意的徐如松說幹就幹——起初是3畝、5畝小規模養殖,2014年擴大到30畝,如今達到300畝。他養的蚯蚓銷路很廣,夏津當地的汙水處理廠,天津、河南等地的化妝品公司與製藥公司,對蚯蚓需求量都很大。

2019年,夏津縣大面積推廣桑樹種植,雙廟鎮政府免費為徐如松提供了8000餘株桑樹苗,清涼寺村黨支部協調土地進行栽種。2020年3月,清涼寺村蚯蚓養殖和桑樹種植基地正式落成。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德州“新農人”徐如松紮根農村蹚出致富路:地上種桑樹 樹下養蚯蚓

根據徐如松與村委會簽訂的協議,基地每年收入的10%歸村集體所有。“村裡4個貧困群眾中,有2個依靠基地脫貧,1個負責糞肥運輸,年收入超5萬元;1個在基地上班,每月收入2500元以上。”清涼寺村黨支部書記徐夫聖介紹。

地上種桑,地下養殖;桑樹為蚯蚓遮陰,蚯蚓為桑樹供肥,這種良性迴圈讓土地價值發揮到最大,也讓養殖戶徐如松鼓了腰包。他為記者算了一筆細賬:“每畝一次性投入約9000元,可連續10多年有收益。根據這幾年市場行情,每畝養殖純收入在6500元至8000元,兩三年後,還可增加每畝1000多元的葚果、桑葉銷售收入。”

特別是蚯蚓養殖還為城市生活垃圾、農田垃圾的處理提供了一個渠道。“牛糞、豬糞以及農作物秸稈都可用於蚯蚓養殖,現在基地每年可消化牛糞1140萬公斤,按1頭牛每年產生牛糞1825公斤計算,相當於為一個6200頭牛的養殖廠上了一個牛糞處理設施,生態效益明顯。” 雙廟鎮副鎮長王堯說。

目前,徐如松還成立了雙廟鎮延瑞蚯蚓養殖合作社,吸引農戶加入,義務傳授技術。“希望透過自己和村委會的帶動,加上鎮政府的支援,能讓更多村民依靠蚯蚓養殖富起來。”徐如松說。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德州“新農人”徐如松紮根農村蹚出致富路:地上種桑樹 樹下養蚯蚓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記者|王德鵬 通訊員|鄧美平

編輯|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