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智勇忠義銅錘將,為保少主而捐軀

古代用錘類武器的武將並不多見,因為由於個人以及某些原因,它並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並且受制於特殊環境,並不適合大類兵種的裝備。而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卻有一個慣使錘類兵器的武將,並且擁有智勇忠義的美譽,他就是後唐名將一一週德威。

智勇忠義銅錘將,為保少主而捐軀

周德威(?~918) 後唐名將。朔州馬邑(今山西朔縣)人。善用錘類武器,勇而多謀,能攻能守,文武雙全,是當時晉王李克用,少主李存勖的得意將領。官至授檢校侍中、盧龍節度使、封爵陽泉侯,食邑兩萬戶(即萬戶侯)。

周德威長得人高馬大,麵皮黝黑,人稱黑麵將軍。在與後梁名將陳章陳夜叉的戰鬥中,他叫部下佯敗,自己假扮小兵,而當時陳夜叉只顧追擊逃兵,完全沒有料到他會從陳夜叉從背後殺過來,只一錘便將他打下馬來,生擒活捉。這一仗,使得周德威的威名更大了,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以最小代價獲取最大勝利,便是成功。

智勇忠義銅錘將,為保少主而捐軀

潞州是交戰雙方的戰略基地,梁軍對於潞州失守大幹惱火,立即命大將李思安領兵十萬去收復,運用了一種叫“夾城”的戰略方案,在四周修築城牆將潞州整個圍困起來,密不透風。周德威為了報答李克用的知遇之恩,就親自帶兵救援潞州,以精銳騎兵衝擊梁軍雖說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但由於兵力相差太大,無法擊退梁軍,雙方維持了一年之久仍未分勝負,最後以李克用病亡之際,梁軍以為不會進攻,便放鬆警惕,誰知周德威受少主李存勖之命擔任先鋒,利用大霧的有利天氣,在前一天做好埋伏,第二天,領兵直撲梁軍的夾城,斬關奪寨,揮動雙錘,如入無人之境,殺敵無數,終於一鼓作氣解了潞州之圍,大敗梁軍。也算報答了李克用的心願了。

智勇忠義銅錘將,為保少主而捐軀

在柏鄉戰場上,李存勖認為在梁軍剛來,軍隊還沒修整完的時候進攻,只有周得威覺得梁軍士氣還盛,倉促開戰很難取勝,等到日落之後,敵人吃飯的時候,飢餓難忍,趁機襲擊,方能大獲全勝。最後如他所料,取得了柏鄉之戰大捷。在幽州城上,周德威領兵與契丹的三十萬軍隊決戰,契丹兵攻城長達二百天,也未攻下,為李存勖襲擊契丹取得契機,最終取得了幽州保衛戰的勝利。

智勇忠義銅錘將,為保少主而捐軀

後梁末年,李存勖認為時機已到,不聽周德威言不宜倉促出兵,應認真謀劃,尋機再動,而是想率兵直搗後梁首都。梁軍用疑兵,吸引了李存勖來戰,他命令輜重部隊先行,自己親自率領部隊跟進出擊。周德威覺得很無奈,老大都不聽自己的話,只好隨行保護。結果遭到敵兵主力的圍攻,李存勖急忙率兵衝擊突圍,結果輜重部隊在敵人衝擊之下慌忙中退入了周德威陣中,造成一片混亂,梁軍趁機掩殺過來,晉軍自相踐踏,無法整隊迎敵,周德威見到敵軍來臨,趕緊應戰,雙錘所到之處,必有敵人喪生,如神將再臨一般。但是,由於血戰多時,筋疲力盡,最後父子雙雙死在戰場之上。名喪胡柳陂。雖然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李存勖慟哭不止,對眾將說:“喪我良將,都是吾錯!”

智勇忠義銅錘將,為保少主而捐軀

如此有勇有謀的猛將,由於老大決策失誤而喪生,實屬可悲可嘆啊!雖說他戰死沙場,但是也成就了他的忠義之名。他這種忠心為主,護主,智勇忠義的精神,也值得我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