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比秦始皇早300多年,就有人想拿走周朝的九鼎!

公元前614年,在位12年的楚穆王熊商臣去世,他的兒子熊侶即位,是為楚莊王。

由於當時楚莊王熊侶還不滿20歲,令尹成嘉獨掌朝綱,成嘉是楚國著名的若敖氏家族成員。

公元前613年,為了徹底消滅楚國叛亂勢力,成嘉率軍再次出征,派公子燮與同為若敖氏家族成員的申公斗克鎮守國都郢。

比秦始皇早300多年,就有人想拿走周朝的九鼎!

可誰知,成嘉大軍在前線浴血奮戰之際,鬥克等人卻宣佈郢都戒嚴,公然發動叛亂,派人行刺成嘉,但沒有成功。

成嘉迅速回師圍攻郢都,鬥克等人漸漸不支,挾持楚莊王從郢都突圍,準備外逃,途經廬地的時候,鬥克等人被廬大夫戢梁誘殺,楚莊王獲救,重返郢都。

這就是楚國史上著名的“鬥克之亂”,成嘉雖然及時平叛,但也受到了不小的驚嚇,很快生病去世。

成嘉死後,楚莊王任命鬥般擔任令尹,而鬥般正是前任令尹子文的兒子,還是若敖氏家族成員!

而若敖氏家族的另一名成員鬥越椒,則擔任司馬,這倆堂兄弟主宰了楚國軍政大權。

楚莊王把所有朝政都委託給了鬥般為首的若敖氏族人,自己則田獵飲酒,躲在深宮日日笙歌,致使楚國內外危機四伏。

公元前611年,在大夫伍舉、蘇從等人的多次勸諫下,楚莊王決定此後遠離酒色,親自處理朝政,留下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美談。

也就在這一年,楚莊王沒有知會令尹鬥般,獨自帶人乘坐戰車,和前方部隊一起攻伐反叛的庸國。

楚莊王督戰,令楚軍上下士氣大振,庸國很快不支,宣告滅亡,楚莊王取得親政以來的第一場勝仗,產生了北上圖霸之志。

公元前608年,鄭國以晉國無信義為由,於是背叛晉國,主動與楚國結盟。

楚莊王親率大軍,攻打與晉國結盟的陳國,接著又攻打宋國。

晉國大夫趙盾率軍與宋、陳、衛、曹等國軍隊在棐林會合,一同攻打鄭國來援救陳國、宋國。

比秦始皇早300多年,就有人想拿走周朝的九鼎!

公元前607年春,楚莊王命鄭國攻打宋國,間接打擊晉國,宋軍大敗。

同年夏,晉國大夫趙盾聯合衛國、陳國軍隊攻打鄭國,為宋國報仇。

楚莊王立即命鬥越椒領兵援救鄭國,趙盾不敢與鬥越椒正面交鋒,悄然退去。

公元前606年春,楚莊王親領大軍北上,以“勤王”的名義攻打陸渾之戎,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陳兵示威。

周定王姬瑜嚇壞了,趕忙派大夫王孫滿以“慰勞”為名,打探楚莊王的來意。

楚莊王一見王孫滿,就問他九鼎的大小、輕重,這讓王孫滿大為驚訝。

悅史君當然也很佩服楚莊王的勇氣,要知道,這九鼎可是夏朝的老祖宗大禹所鑄,象徵九州大地,夏、商、週三代都把它奉為傳國之寶,是天子權力的標誌。

楚莊王問九鼎,簡直就是把自己想取周朝而代之的野心昭然若揭。

王孫滿也沒在怕的,直接回了一句:“在德不在鼎。”

比秦始皇早300多年,就有人想拿走周朝的九鼎!

可馬背上打天下的楚莊王並不信“德”,得意洋洋地說:“子無阻九鼎!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

楚莊王的自信,就來自他背後身經百戰的楚國將士。

面對楚莊王的武力威脅,王孫滿深吸了一口氣,將“德”的威力上升到了天命的高度:“嗚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遠方皆至,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桀有亂德,鼎遷於殷,載祀六百。殷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必重;其奸回昏亂,雖大必輕。昔成王定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王孫滿顯然對上古歷史瞭然於胸,他透過對夏、商兩代興衰起伏的總結,以及周成王姬誦在位時的卜卦傳說,告誡楚莊王天命還在周朝,不可輕舉妄動。

楚莊王害怕了,他意識到虛弱的周朝或許不堪一擊,但還有很多人擁戴,一旦自己動手,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楚國就危險了,便下令退兵了。

然而,楚莊王的班師之舉,也並不順利,想知道後來的事情,請閱讀王世東先生的新書《大漢史家:班氏家族傳》,噹噹網、淘寶、京東等全網平臺都有銷售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