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牙叔憑什麼唱哭全世界,又何以偉大?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波西米亞狂想曲》用了一整部電影去解釋這個問題。但我最喜歡這個弗萊德講出的笑話:有一個記者問他為什麼不整牙,他說在英國要合群。

那一刻我覺得,這個多長了四顆牙齒的男人也太酷了。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在一個人人希望變得合群、完美的世界裡,這個男人選擇愛上了自己的不合群,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然後做出了宇宙中最牛逼的搖滾樂,並且一直到死都在做音樂。

還會有比牙叔更酷的男人嗎?沒有了。

相比這個男人和《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首歌,電影並不完美。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儘管它在全球收割票房8。79億美元,成為史上最賣座的音樂傳記電影。主演拉米·馬雷克也拿下了奧斯卡。但影片的爛番茄新鮮度只達到61?關於影片全靠音樂撐場面的質疑不絕於耳。

電影沒那麼糟,它只是優秀地與眾不同。

我接受對電影的各種批評,但依然認為即使導演換了好幾輪,電影還是保持了最核心的爆點:燃到停不下來,並且帶領觀眾重返1985年的那個夏天,在那場被流行音樂史永恆銘記的“拯救生命(Live Aid)”演唱會上,與倫敦溫布利體育場的七萬多名觀眾一同觀看了皇后樂隊完成了搖滾歷史上最偉大的表演之一。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看哭全世界的電影不少,但讓觀眾邊流淚邊跺腳的,就這個男人的,這一部電影而已!

這部電影講的啥?一部牙叔的史詩

一個在機場做搬運工的普通大學生,突然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搖滾巨星,在抵達巔峰之時驟然離世,這個男人的史詩,如何講述?

從齙牙開始。

在一個晚上,皇后樂隊(當時還不叫皇后樂隊)的鐵桿粉絲終於鼓起勇氣,拿著自己寫的歌來到酒吧的後院,找剛剛走了主場的樂隊成員搭訕。

這些在後來佛萊德的人生裡陪伴他到死去的隊員們,第一幕就把他給懟了。大家都嫌棄他的長相,尤其是齙牙不過關。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而他微笑著說自己可以當他們的主唱,如果他們盛情邀請,他會考慮。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從這一幕開始,影片的故事結構實際上被劃分為兩大部分。

一邊是皇后樂隊逐漸走向成功的過程,包括樂隊成員之間戲劇化的分分合合,這也是影片改編較大的部分。

另一邊則是這個孤獨搖滾天才完成自我認知的過程,與舞臺上光芒四射的他不同,這個男人有過失落、彷徨、迷失甚至整個組合都曾面臨解散危機。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而皇后樂隊的音樂作品,則串聯起了整個故事。需要說明的是,這部電影絕對不是皇后樂隊的傳記片,更不是紀錄片,而是主唱佛萊德的傳記劇情片。

所以電影也有很多有趣的細節,比如弗萊德有一天突然告訴父母自己改名了,母親還想緩和氣氛說,這就是藝名,結果他十分討打地說,我把護照和身份證都改了。

但在那個關鍵20分鐘到來之前,電影最吸引人的情節還是《波西米亞狂想曲》的誕生過程。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作為創作者,他們迫切地想要嘗試新的曲風,讓古典歌劇和搖滾完成一次跨世紀混搭。

但老闆(有人能看出老闆扮演者是上邊的哪一位嗎?)想要的是流行歌曲。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在耗時三週、燒錢無數之後, 他們將製作了完成的搖滾加上歌劇元素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交給老闆。

這段音樂放了有六分鐘老闆戴著墨鏡面無表情地聽完,然後說:我的上帝啊。然後開始叫囂。

弗萊德則面不改色地辯解:但這比當初承諾的還要棒,比其他任何人跟你承諾的專輯都要好,這是大師級的傑作。

老闆是崩潰的:這成本太高了,以至於,這個《波西米亞……狂想曲》,這是什麼?弗萊德說:是史詩。

老闆說這首歌有6分多鐘,這也太長了吧。弗萊德說:知道嗎?我們準備把這首歌做專輯主打歌。

老闆已經瘋掉了:這不可能,任何超過三分鐘的歌,連電臺都不會安排的,我話就放在這。

接著弗萊德就直接帶著隊友走人了,留下一句“你不發行這首歌,就意味著你失去了Queen。”

然後一隊人直接下樓,拿起石頭砸了窗戶玻璃。這是今年我看過最酷的一場戲。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樂隊成立之初的環美巡演也很燃。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我猜想拍了一大半走人的布萊恩·辛格為這部電影帶來的最好的部分,除了那個第一天拍攝的震撼大結局,就是這段由目不暇接的場景切換和充滿想象力的特效剪輯。配金曲的視覺蒙太奇。

每個演出現場,都是搖滾樂的盛大狂歡。

但這些足夠成就一部史詩嗎?不夠,所有人都知道這部電影最重要的是哪個環節——主演。當然是主演。

拉米·馬雷克能拿下奧斯卡,因為他這點和牙叔太像了

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馬雷克在獲獎感言中說,“或許我不是顯而易見的選擇,但我想這個選擇也算行得通。”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這不是客氣,而是這位《駭客軍團》男主對無數質疑的反擊。

任何人要把弗萊德在現實生活的羞澀和舞臺上的狂野,性格中的不羈和矛盾演繹出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外形、演唱、內心戲。

一點瑕疵,就會遭到樂迷們的瘋狂吐槽。

但拉米·馬雷克也知道,這是那種能夠成就偉大的角色。

然後,他hold住了這個幾乎無法演出的角色。

首先是復形。

這是原來的馬雷克。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這是電影裡的——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為了演好弗萊德,拉米·馬雷克反覆觀看皇后樂隊的演出影片,模仿每一個動作和手勢,提前帶上牙套,讓自己進入角色,後來還和搖滾樂隊一起生活了好幾個月。

從戴假髮、粘鬍子、到貼上假鼻子,馬雷克明天早上化妝就要用掉差不多兩個小時時間。扮演皇后樂隊貝斯手約翰·迪肯的約瑟夫·梅澤羅和他是老友,但回憶起第一次看到馬雷克變身成默克裡時說,“我看著他粘上鬍子,戴上假牙,簡直是親眼看著他變成弗萊迪。我看到他的服裝、動作……我都起雞皮疙瘩了。”

但更重要的是——還魂。

馬雷克能否“復原”這個偉大的搖滾巨星,這在馬雷克看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改變人們對於英雄的想象,而在於講述默克裡不為人知的那些故事:舞臺之下的他是怎樣的,他如何在掙扎中認清自己的,他如何面對孤獨?

孤獨可能是一群人的狂歡。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換句話說,從一開始他要演的就是人不是神。

與凡人一樣,弗萊德也需要再不同的身份中找到自己,認識自己。在此過程中他孤獨彷徨過,但正是因為完成了這場脫胎換骨,他才最終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佛萊德·摩克瑞。

有一場戲,是舞臺上猶如天神的弗萊德也初次登臺,怎麼也擺弄不好的麥架,臺下噓聲不斷,於是他乾脆一把掄起麥架,在舞臺上徹底徹底地放飛自我。

牙叔拿話筒的獨特手勢,絕對複製貼上。牙叔家的口音,獨一無二。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但更要緊的是,他演出了那股牙叔舞臺上耀眼奪目的騷氣。

就像他的名言“我成不了流行巨星了,我會成為一個傳奇!”

馬雷克真的演到了牙叔的靈魂深處,那就是:不是恐懼,而是熱愛自己的與眾不同。

但那個用聲音把天空捅破的男人,是經歷了無數痛苦掙扎之後,才重新愛上自己。甚至平靜接受死亡。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在牙叔去世二十多年之後,正是馬雷克攝人心魄的的表演,讓觀眾得以重新認識、審視牙叔和皇后樂隊曾經如何影響整個世界,甚至更加理解牙叔這個傳奇。

如果說牙叔活著的目的是生而偉大,那麼馬雷克的精彩之處,就在於重現了這場偉大的脈絡,不僅是讓觀眾看到這個男人多牛逼,還告訴了觀眾這個男人何以這麼牛。

牙叔在臨終前告訴皇后樂隊的其他成員,“做你們想做的,別讓我覺得無聊。”

皇后樂隊的音樂在他生後又震撼了世界20多年,沒無聊過,這個後來奪下奧斯卡影帝的男人表演,也沒無聊過。

這時候,這部電影就已經贏了。

沒什麼能永垂不朽,這個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因為“We Will Rock You”

但我們依然要回到最初那個問題,這個齙牙男何以了不起?皇后樂隊又何以了不起?

因為現在聽依然振奮人心的“We will Rock you”嗎?

在體育界的永恆經典bgm“We are the champions”?

還是—— 搖滾史上唯一一支,兩次發行都登頂英國流行音樂榜首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但在我看來,這都是隻是偉大的結果,不是原因。

當四個男人為自己取名叫“皇后”,就已經撕掉了身上所有的標籤,準備去震撼整個世界。

嗯,終於到了最重要的環節,也是這部電影給世界的最終解釋時刻——牙叔何以不朽?

電影的最後20分鐘,完美復刻了1985年拯救生命大型搖滾演唱會上,皇后樂隊長達20多分鐘豔壓全場的演出。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在此之前,牙叔找回了樂隊成員,對他們說,“如果我第二天醒來,發現我沒有參加這次演唱會,我可能會後悔一輩子。。。。”

然後,鏡頭穿雲破霧,也穿越了歷史,帶觀眾來到了演唱會現場,去聆聽一波高過一波的聲浪。

看到影片中皇后樂隊1985年Live Aid演出片段時,脫口秀主持人吉米·法倫想的是:“這是Live Aid現場演出片段剪出來的嗎?”

電影對當時的每一個動作,包括電線和飲料杯的擺放,都做到了畫素級還原。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但道具、表演、場面真的就能搭建當年那場全球140多個國家都在收看,總共吸引了將近15億的電視觀眾、贏得破百萬英鎊捐款的盛況嗎?

我覺得更了不起的是電影提供了另一種視角——帶領觀眾用傳奇的眼睛凝視傳奇。

當整個溫布利球場響起《WE ARE THE CHAMPION》、《Radio Ga Ga》時,我們知道,這是屬於皇后樂隊的時刻,也是屬於弗萊德音樂的巔峰時刻。。。

而這部電影,讓我們穿越時空去感受到這場30年前的傳奇。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那直抵人心的萬人邊合唱邊流淚邊跺腳的場面,我們沒有經歷現場,也永遠不會經歷了,但電影幫我們實現了。

沒有什麼風格可以代表他們,沒任何語句可以形容他們,因為皇后樂隊已經成為傳奇,而傳奇無法敘述。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這種體驗真的很特別。因為它超越了我們的現實人生,現實裡我們總要面對不可能,也可能拼勁全力才過上了普通生活。

但是沒關係。有音樂在,有你願意奮鬥的事情在,也就夠了。就像弗萊德沒有任何猶豫,張嘴就唱。

而他眼中,是星辰大海。

We will, we will rock you!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現實或許比電影更厚重。牙叔去世前不久,他完成了皇后樂隊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來自天堂》的人聲錄製。最後的歌他每拿到一句就錄一句,因為他認為自己無法活到歌曲後期製作完成那一天了。

他的隊友們一直陪伴著他,正如他預料的主打歌是由他留下的音軌合成——他自己確實沒能堅持到最後。

為什麼電影不用這個結局做結局,而是讓故事停在了牙叔一生的高潮時代?

當我坐在人群中看這部電影,突然理解了電影的安排:牙叔在現場演出的每分每秒,那些燃燒生命的表演,這是對他傳奇人生的最偉大謝幕。 也是在這一刻,這個齙牙男與皇后樂隊成就了他們的偉大。

最後一張專輯牙叔在歌詞中寫道:再沒有人,能夠將我阻擋。

《波希米亞狂想曲》沒什麼永垂不朽,這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是的,當那穿透電影院天花板的吶喊和跺腳聲穿越雲霄,這就是對那個問題的終極答案:牙叔何以偉大?

因為沒什麼能永垂不朽,這個齙牙男和他的搖滾除外。

搖滾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