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太奇葩了!核潛艇被魚雷命中竟渾然不覺,直接帶著魚雷回到母港

原標題:太奇葩了!核潛艇被魚雷命中竟渾然不覺,直接帶著魚雷回到母港

核潛艇被一枚魚雷命中,插入潛艇外殼,但未爆炸,求該艇長的心理陰影面積。潛艇在水下來無影去無蹤,是海軍的最隱秘殺手。但其實潛艇在水下是“又聾又瞎”的,潛艇的偵測手段不多,僅能憑藉海圖和聲納探路,感知和判斷周邊環境的能力較差。所以自潛艇問世以來,各種事故就層出不窮。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魚雷命中以後,竟然渾然不覺,直接帶著魚雷回港了。

在1968年10月2日,蘇聯海軍的第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排水量5300噸的658型“旅館”級戰略核潛艇K-54號,與排水量4870噸的671型“維克托”級(V級)攻擊核潛艇K-178號進行反潛戰術合練。 在這次演習中,由於靶場導引裝置突然失靈, K-178潛艇發射的一枚重型反潛魚雷,一頭插進B-454號核潛艇的尾部。這枚脫靶的重型魚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號潛艇當作目標徑直奔了過來,並準確命中K-178號潛艇指揮塔後部約5米的艇身,並穿透了潛艇的外殼卡在K-178號潛艇的艇身上。好在,這只是一枚沒有裝炸藥的訓練操雷,不然這艘核潛艇就掛了。

658型由蘇聯的627型攻擊核潛艇和629型常規導彈潛艇混合發展而來,受制於當時蘇聯工業水平的限制,無法生產大直徑的潛艇耐壓殼,蘇聯的潛射導彈體積又普遍很大,所以,蘇聯採用了一個簡單粗暴的方式——把戰略核導彈發射筒和潛艇指揮塔融合起來,研製出658型核潛艇,指揮塔很大,裡面裝備了3枚R-13型潛射彈道導彈(後期升級為R-29型)。

太奇葩了!核潛艇被魚雷命中竟渾然不覺,直接帶著魚雷回到母港

出事的這艘658型“旅館”級戰略核潛艇,就是電影《k-19》裡核洩漏的K-19號核潛艇的同型艇。K-19號是658型戰略核潛艇的首制艇,該艇彷彿被詛咒過,一生十分坎坷,事故無數,甚至有反應堆爆炸和核洩漏,以及與美國核潛艇相撞,兩次嚴重火災,在美國電影中被謔稱為”寡婦製造者“。

潛艇挨魚雷插的烏龍,美國也沒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國海軍“淡水鯉”級SS-490“飛魚”號常規潛艇。在一次反潛演習中被美國海軍的“國王”號驅逐艦誤射的Mk44魚雷打中,魚雷插進“飛魚”號的指揮塔圍殼,這枚魚雷是安裝了戰鬥部的實雷,但萬幸的是魚雷的保險沒解脫,才沒有釀成大禍,全艇躲過一劫。

那麼,潛艇如果對抗魚雷的攻擊呢?主有以下幾種方法;水聲對抗,機動擺脫,噪聲干擾、反魚雷聲誘餌和氣幕彈為主。

太奇葩了!核潛艇被魚雷命中竟渾然不覺,直接帶著魚雷回到母港

(一)首先是要探測到魚雷的進攻;這是必須的,要防範魚雷的進攻就必須要知道魚雷的位置,航速,才能採取措施,實施規避;這一點並不難,這主要是魚雷的特徵決定的。

(二)釋放干擾誘餌;潛艇只所以能被魚雷追蹤,就是潛艇本身所產生的流體特徵訊號。特別是尾自流自導魚雷,就是追蹤潛艇的螺旋槳尾流特徵進行攻擊。

(三)發射氣幕彈。氣幕彈能夠產生大量的氣泡。而這些氣泡“咕嚕咕嚕”的能夠產生很大的聲音,而潛艇的探測是透過聲吶,聲吶又非常的靈敏,因此,這些氣泡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聲波干擾源,使探測的潛艇無法找到所要攻擊的潛艇的位置,使聲自導魚雷的探測聲吶失靈,從而無法對潛艇實使打擊。對於已經發射的魚雷只要堅持到其燃料耗盡就安全了。氣幕彈的原理就是遮蔽聲納探測,干擾敵方聲納工作;

(四)機動擺脫,機動擺脫也是傳統的反魚雷手段,直白的說就是利用大角度的左右,上下機動做出複雜的機動,一是擺脫,二是和魚雷耗時間,魚雷的工作時間有限,沒動力了也就沒用了,但這種方法對付直航式的魚雷管用,對付有制導能力的魚雷效果要差很多。

太奇葩了!核潛艇被魚雷命中竟渾然不覺,直接帶著魚雷回到母港

(五)主動攔截,潛艇的發展越來越先進,除了被動防禦,也會採取主動攔截的戰術對抗魚雷,利用魚雷對進攻的魚雷進行攔截,當距離破壞範圍內時,利用近炸引信使魚雷爆炸,所產生的水波壓力能使進攻的魚雷損壞失去作用,現代潛艇的聲吶系統非常先進,對魚雷的制導也很優秀。因此,用魚雷攔截魚雷變的越來越成為可能。

總之,潛艇對抗魚雷的手段通常是把以上的各種方法同時進行,畢竟魚雷只要一顆就會斃命,把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保命要緊。未來,潛艇和魚雷的較量還要進行下去,雙方的手段也會越來越先進越有效,這種矛與盾的較量會一直進行下去。

太奇葩了!核潛艇被魚雷命中竟渾然不覺,直接帶著魚雷回到母港

雖然有多種形式規避、攔截來襲魚雷的攻擊,但是面對效能越來越高的魚雷,一旦被鎖定攻擊,潛艇能夠全身而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自身靜音效能、降低被發現的機率,這也是各海軍強國重點研究的方向,先進型號的潛艇噪音水平已經與海洋背景噪音接近,潛艇戰與反潛戰這對“矛”“盾”的競爭將會愈加激烈。

申明: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