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高原肉搏!迷彩軍大衣厚實,不怕棍棒工兵鏟:防禦力遠超羽絨服

很多人總是以為,傳統的迷彩棉軍大衣不好看,傳統的棉軍帽不好看,還是歐美的羽絨服和滑雪帽洋氣好看。實際上從防禦角度來說,在高原搏鬥戰當中,傳統棉軍大衣和傳統棉軍帽的防禦力遠遠超過歐洲美國的羽絨服,衝鋒衣和滑雪帽。

高原肉搏!迷彩軍大衣厚實,不怕棍棒工兵鏟:防禦力遠超羽絨服

雖然棉軍大衣重一點,但是主要是坐車,倒也沒有什麼!其實,這就是我們祖宗傳下來的智慧。在明清時代,我國就開始裝備棉甲取代傳統的鐵甲。棉甲不同於布面甲,其內部沒有甲片,是用棉花壓制,內部混合其他材料製成。

明朝記載,棉甲以7斤棉花為骨幹製作,有的裡面還會增加牛皮等物品,加強防禦力。在《明史流賊傳》中有記載,李自成的騎兵:綿甲厚百層,矢炮不能入。一兵倅馬三四匹,冬則以茵褥籍其蹄。在明清主力“渾河橋之役”明軍的裝備為“執竹杆長槍、大刀利劍,鐵盔之外有綿盔,鐵甲之外有綿甲。”,這些明軍與清軍驍騎血戰,打出了明末最悲壯一戰。

高原肉搏!迷彩軍大衣厚實,不怕棍棒工兵鏟:防禦力遠超羽絨服

到了清朝雍正乾隆時期,清軍盔甲已經基本全部變成棉甲,因為更加輕便,更加舒適。因為,鐵甲,防禦火器不行,而且,還非常不靈活,同時重量太大,打仗的時候轉動困難。到清朝乾隆時期,基本上只有,督、撫、提、鎮、查閱營伍時。偶一穿帶。並不常用。

高原肉搏!迷彩軍大衣厚實,不怕棍棒工兵鏟:防禦力遠超羽絨服

同時,外國網站上有大量測試表明:厚度合格的棉甲,對於一般刀劍的劈砍的防護非常有效;對於切割形箭頭的弓箭也有一定的防護能力。

在防禦厚度差不多的情況下,皮甲和棉甲的防禦力差不多,而且棉甲還有緩衝作用,對刀劍劈砍防禦力,還要更好一點。同時,棉甲的靈活性非常好,也不會像皮甲和鐵甲那樣非常容易損失,維護保養非常困難。

高原肉搏!迷彩軍大衣厚實,不怕棍棒工兵鏟:防禦力遠超羽絨服

而且棉軍大衣還更抗風,我們再說說輕型關刀,或者說是輕型朴刀,輕型關刀的優點就是重量非常輕,長度適中,類似於宋朝的朴刀。畢竟是沒有劈砍盔甲的任務,小型刀身就足夠了,而且足夠輕的話,也不費力氣,一隻手就可以靈活掌握。在山地地區,一定長度就是優勢,當然這個長度不能過分長。

高原肉搏!迷彩軍大衣厚實,不怕棍棒工兵鏟:防禦力遠超羽絨服

朴刀殺人只是“搠”,而不是劈砍,朴刀刀身並不厚重,刀刃並不寬。搠與扎、刺等動作接近,因此,格鬥動作快,而且動作很小。既可以一對人,也可以一對多。在水滸當中,李逵遇到李鬼以後是,“挺起朴刀來奔那漢。那漢那裡抵擋得住,卻待要走,早被李逵腿股上一朴刀,搠翻在地。”

高原肉搏!迷彩軍大衣厚實,不怕棍棒工兵鏟:防禦力遠超羽絨服

這也說明啊,輕型朴刀使用非常靈活,再配合棉甲一樣的軍大衣,就可以在搏鬥當中,具有非常強的優勢。是一種1 1大於2 的組合。